戴 蔚
(湖北民族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电视新闻编辑意图表意的符号学分析
戴 蔚
(湖北民族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新闻节目;编辑意图;符号学
新闻编辑是一个符号化过程,编辑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但同时也深受语境和受众期待等因素的影响。为实现编辑意图的有效传播,防止编辑意图在传播过程中被分散、弱化和误读,电视新闻编辑可通过意图定点将受众的解释意义终止在所希望的点上。从符号学角度剖析编辑意图表意的过程和实现策略,既有利于编辑把握新闻传播活动本质,又有利于电视新闻传播活动的改革与创新。
电视新闻传播是电视媒体运用符号传播意义的过程,传播学“把关人”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机构进行新闻传播有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只有那些符合一定规范和价值要求的信息才会进入传播渠道并最终送达到受众。新闻编辑作为传播媒体的“把关人”,依据编辑意图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选择和编排,以实现传媒的经营目标、宣传目标和社会目标。本文试图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对电视新闻编辑的意图表意过程进行分析,探究在新闻节目传播过程中编辑的意图意义如何有效实现,以求为电视新闻实践及创新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与思考。
传播是意义的交流和扩散,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以媒介为工具,以符号文本为介质发生的意义交换,是符号被传送、接收和解释的过程。符号学家赵毅衡教授认为,在符号表意过程中存在三个意义环节:发送者的意图意义、符号信息的文本意义和接收者的解释意义,如图1所示。
图1 符号表意过程的意义环节
意图意义、文本意义和解释意义在符号过程中依次出现,不可能同时在场。携带文本意义的符号存在于发送者与接收者相距的时空之间,由于将意图意义赋予符号的发送者并不在场,加之受符号片面化、符号文本噪音等影响,文本意义与意图意义开始表现出不一致;接收者在感知符号携带的文本意义时,受外部语境以及自身成长经历、文化素养等因素影响,其解释意义与文本意义之间进一步歧出。因此,在意义传播环节中,三种意义之间的流动和交换不可能完全一致地、简单地依次交接。
电视新闻编辑意图表意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三个意义环节。蒋晓丽、李玮在《从“客体之真”到“符号之真”:论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一文中剖析了客观事实的信息传播要经过的多次符号化过程:“第一符号化过程常常发生在‘客体事实的当事人/目击者——客体事实’之间……第二符号化过程常常发生在‘客体事实当事人/目击者的解释——新闻传播者——新闻符号文本’之间……第三次符号化过程常常发生在‘新闻符号文本——新闻受众’之间”。〔1〕细察新闻工作环节我们可以发现,记者将新闻事实采集上来形成符号文本后实际上并不能直接进入到大众传播的信息流通环节,而是要首先经由新闻编辑“把关”后才能面向大众传播。因此,在“第三次符号化过程”发生之前,新闻传播还有一个重要的符号化过程:新闻符号文本——新闻编辑——新闻节目符号文本之间的符号化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电视新闻传播符号化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编辑依据编辑方针及编辑思想,将意图意义通过符码编织于节目文本之中,使新闻文本意义、新闻编辑意图统一于合一的时间和意义向度上,以符号文本为介质在编辑与符号接收者(受众)之间进行意义交换。
与符号表意过程中的意义传送一样,当文本意义替代编辑的意图意义进入到新的符号化过程中,“一旦摆脱了说话者的当下性,文本可以超出由说话者——听话者这种语境所有的历史的、心理的和社会学的限定”〔2〕。符号文本的形式成为了意义所在,新闻节目的语言方式、结构形式以及表现技巧等影响和制约着意义的产生;新闻体裁、节目风格以及副文本形成新闻节目文本自携的元语言,文本与社会千丝万缕的关系形成语境元语言,这些元语言帮助文本指向意义,因此文本意义并不等于编辑发送的意图意义。解释意义是由接收者运用能力元语言对符号文本意义进行的解释。皮尔斯注意到符号意义解释和再现的“无限衍义”现象,指出接收者在解释某个符号意义的同时,解释项就变成了一个新的符号,又开启了新的符号表意过程,因此符号表意过程是绵延不休,难以穷尽的。艾柯进一步揭示出意图意义、文本意义和解释意义三种意义未必能在符号表意过程中实现对应,他认为在符号衍义链条中,假定衍义已从A到E,“一旦我们认识E时,关于A的想法已经消失。内涵扩散就像癌症,每一步,前一个符号就忘记了,消除了”〔3〕,在艾柯看来,当新的符号替代原符号后,原符号就已经被遗忘和消除,对于之前的衍义过程,新的符号接收者可能未必感知。
皮尔斯与艾柯等深刻揭示出在符号化过程中,意义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时空距离与意义隔膜,而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这种距离与隔膜更加显著地存在于信息传受双方之间。当受众解释新闻节目文本意义时可以不必感知或未必能感知到编辑意图的存在,新闻编辑的意图意义有可能被受众感知,也有可能被受众忽略,而一旦出现受众解释意义与编辑意图意义相反,则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效应,诸如影响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媒体公信力,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等。例如新闻编辑意图实现媒体对社会的监督而曝光社会一些违法违规现象,这些报道在实现编辑意图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部分群众对现实社会安全状况的担忧以及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形成社会的悲观失望情绪;更有甚者,所曝光的内容可能成为一些违法违规人员学习效仿的范本。当下社会“倒地老人无人扶”“报复社会”等事件频频发生,与部分新闻接收者解释意义与编辑的意图意义出现背离不无关系。当下社会媒体形式多样,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编辑如何有效传达意图意义,实现受众解释意义与编辑意图意义基本对应的目标,以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任何符号表意和解释活动,都需要从一个意义源头出发。这个意义源头,就是符号表意的主体”。〔4〕新闻节目编辑作为符号表意的主体,其编辑意图表意主要受到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语境
语境是符号的使用环境,是意义构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在受众解读符号意义时起重要作用,而且在符号发出者构筑意义时也形成重要的环境条件。语言学对语境分类的研究尚无定论,但语境包含与语言相关的外部世界特征的观点已基本达成共识,即言语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民族习俗等都会对言语活动产生影响。影响新闻编辑符号表意的语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编辑语境和受众语境。编辑语境包含三个层面:编辑的个人语境、媒体语境和社会语境。编辑的个人语境主要指编辑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思维方式、专业能力、新闻敏感等,它决定着编辑的价值观、新闻态度和业务能力;媒体语境指媒体的党性原则、管理体制、经营目标、收视率目标等,它要求编辑实现一定的传播目标、履行一定的传媒功能;社会语境指社会各层面对媒体的要求、媒体公信力、受众对媒体的印象和评价等,它要求编辑思虑周全、权衡利弊、创新工作,履行社会责任。由于新闻传播活动对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编辑的个人语境在编辑意图形成中只起着基础性作用,而媒体语境、社会语境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受众语境是受众运用语言符号阐释新闻文本获得解释意义时所处的环境,主要由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构成。内部语境是受众自身成长、教育、生活经历以及所秉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外部语境既包括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民族习俗等,也包括媒介通过信息传播给受众营造的媒介环境。
由于编辑与符号接收主体(受众)在意义传递过程中存在时间、空间及对象距离,新闻节目符号文本处于编辑与受众之间,其意义的解释需要通过主体间的互动来完成,新闻编辑与受众因此也具有“交互主体性”特点,即新闻编辑在意图表意时必须考虑受众的存在,受到受众语境的影响和制约,针对受众语境确定和调整新闻节目编排的结构和技巧。正如同一个新闻编辑面对国内和国外受众,或面对少儿和成年受众这些不同群体时,其编辑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会有较大差别,意图意义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
(二)受众的“意义期待”
新闻节目编辑意图表意还要受到受众“意义期待”的影响。因为新闻编辑与受众存在着“交互”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以对方存在为“自我”存在的前提,因此在表意过程中,受众作为能动的符号主体并不总是处于被动的位置,他们会通过传播行为表达对新闻信息的“意义期待”,编辑在符号表意时应将受众的意义期待纳入考量范畴,并积极予以回应和满足。在意义传播实践中我们发现,受众对于不同的信息内容有着不同的态度:那些与受众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信息,如天气情况、出行指南等服务性新闻信息,灾害、灾难信息,惩治贪污腐败、打击违法犯罪等信息能引起观众的收视热情,而各种会议报道、领导人活动、工作经验或成绩等信息常引起观众的反感,有时甚至是抗拒。由于受众态度直接影响新闻节目的收视效果,在当前传媒市场竞争激烈的媒体语境下,编辑在意图表意时会慎重对待受众反馈,及时调整其意图表意以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如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大量减少对领导活动和会议的报道,改革此类报道的方法,增加关于普通百姓的报道,开展“走基层·百姓心声”主题调查等活动以贴近民生,引导社会风尚,就是该栏目对受众“意义期待”的积极回应与互动。同时编辑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对受众的“意义期待”进行恰当引导,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事件信息在被受众接收之前,意义在不同环节上不断被解释,又不断产生着新的意义。由于接收者的语境不同、能力元语言不同,意义在衍义过程中还会出现“分岔衍义”现象,即同一个符号可产生不同的解释项,同一个接收者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同一符号可能解释出不同意义等。为防止表意过程中编辑的意图意义被分散和弱化,甚至被误读,编辑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操作符号文本,让目标受众暂时终止衍义并防止衍义分岔,进而将受众的解释意义定位到编辑希望的那个点上。虽然编辑的意图定点无法针对所有的新闻受众,但是如果编辑意图定点成功,大部分意义接收者会把意义解释终止在编辑希望的点上。从符号学角度来看,新闻节目编辑在进行意图定点时主要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利用与构建受众语境
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常常试图操纵语境来实现交往目的,诸如使用符合语境的话语,构建有利于自己的语境。前面提到受众语境包含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两个层面,相较形成于受众生活过程的内部语境,编辑主要在外部语境方面掌握着较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编辑可从三个方面利用受众语境来组织新闻报道,事半功倍地实现意图定点。一是组织与受众语境相符合的新闻报道,实现意图定点。如依据受众劳动生产规律、民风民俗特点,把握季节、节日、重大活动等这些语境,实现意图定点。二是使新闻传播符合受众所处的外部语境,尤其是当受众所处外部语境发生重大变化时,编辑应积极调整新闻传播策略实现意图定点。如2016年3月19日,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发现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多个省市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后,不仅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还导致了人们对疫苗安全的强烈质疑,造成社会对疫苗使用的不安和警惕,这种情绪广泛蔓延,成为受众在该时间段内阐释新闻信息的重要语境,编辑在相关新闻传播中需要积极调整策略,使新闻话语符合并针对受众外部语境的变化,准确实现意图定点。三是编辑可通过构建受众的媒介语境实现意图定点。以中央电视台2014年推出的“家风是什么”主题调查为例,调查中,记者深入生活通过采访让人们反思家风,通过播出采访的内容引发全社会在对家风问题关注的同时,思考家庭教育应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编辑通过海量采访大家谈的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记忆与反思氛围,为实现建设文明社会风尚的编辑意图构建了受众语境。同年2月,央视又推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主题调查,该调查让大家停下生活中匆忙的脚步回顾人生,编辑将这些主题调查精心剪辑编排起来,表现出亦庄亦谐的风格,使之既具话题感和趣味性,又为实现编辑意图——建设中华文明,构建和谐美好理性的家园——营造了良好的受众语境。
(二)凸显与意义相关的事物品质
编辑是否能清晰、明白、准确表意,是决定接收者的解释意义能否到达编辑意图定点的关键。赵毅衡认为:“作为符号载体之物必须能被感知,但是被感知的不是物本身,也不是其品质,而只是物的个别品质。物不需要全面被感知才携带意义,让物的过多品质参与携带意义,反而成为表意的累赘。”〔5〕在这里,赵毅衡指出事物在符号化过程中存在片面化的特点,即人们在赋予对象物含义时,忽略了其与意义无关的品质,只选取了与意义相关的品质并将其片面化,以达到精确表意,避免出现符号表意累赘。编辑意图符号表意片面化是对编辑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抓住与意义相关的事物品质,才能避免其他无关品质对符号表意的干扰,避免所述意义不清或不明。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为例,两会新闻报道视角长期以来局限于会议的流程和领导人活动、讲话,电视观众对“两会”新闻的感受是:时间冗长,内容空洞、抽象、不得要领,画面单调没看头,难以清楚了解和掌握“两会”实质性内容。从2004年开始,《新闻联播》不再延长播出时间,并且在规定的时间框架内努力探索报道改革,围绕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新闻报道,新闻视角改大而全为具体化、个性化,着力挖掘“两会”独特品质。经过十余年的改革与创新,“两会”报道在新闻点的抓取上更加具体,关注的问题更加贴近民生,思想也更具锐度。“小撒探会”“老外看两会”“聚焦两会·看图知两会”“聚焦两会·数字两会”等栏目,着重抓住了“两会”的热点内容和突出变化,实现编辑意图精确定点。报道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是每个电视台都要面对的题材,如何把这类新闻报道好而不流于会议和活动的流程,编辑应要求记者从符号表意片面化入手,即忽略与表意无关的事物品质,只抓住那些与意义相关的内容,提高受众对事物的认知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编辑意图定点。
(三)利用前文本的文本间性辅助编辑意图定点
文本间性又称文本互涉,最早由法国文艺理论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镶嵌品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转化”〔6〕。前文本是指一个文化中先前的文本对此文本生成产生的影响,对符号表意和解释意义起着重要的文化背景作用。对新闻编辑来说,前文本是其符号表意时受到的全部文化语境压力。因新闻具有时效性的特点,文本从编辑到受众的时间不长,影响编辑符号表意的前文本对受众解释文本意义也能起到文化背景的作用,产生文本间性。因此新闻编辑在意图定点时,可以利用前文本的文本间性,使受众在解释符号文本时与编辑的意图意义对应。如2014年2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播出了《本周特写:警察‘撞’大爷》,对“扶不扶”问题进行了讨论。什么是“扶不扶”,为什么要扶,为什么不扶?如果不知道“前文本”,可能会觉得这个新闻节目所讨论问题有点无聊,文本间性将节目与前文本联系起来:热心帮助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老人倒地,要扶;但2013年发生了一系列倒地老人被扶起后“讹人”的事件,人们不敢扶;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扶不扶》把社会的困惑逼真地表现了出来,引发全社会的共鸣与思考。这些前文本不仅是这期节目意义生成的伴随文本,也是观众进行意义解释的伴随文本,它存在于文本之外但却帮助文本指向意义。《新闻周刊》节目前文本所涉文化问题的敏感性、重大性促成了编辑的意图表意,而电视观众愿意观看这个节目并解释节目意义也是基于前文本的影响,此时观众的解释意义与编辑的意图意义因前文本的文本间性而顺利对应。
(四)巧用“刺点”吸引观众到达意图定点
巴尔特在其著作《明室》中提出一对概念“Studium”和“Punctum”,赵毅衡将之译为“展面”和“刺点”。“展面”即文化或艺术的正常化,展面常被视为文化的正规,具有均质化特点,受众难以把握其特征。刺点是结构上的反常,是对常规状态的破坏,刺点“经常是一个细节,一个独特的局部,或一篇独特的文本”〔7〕。刺点与展面是和谐统一的关系,没有展面就无法形成刺点,正如“红花还要绿叶配”一样,如果刺点是红花,那么展面就是绿叶。刺点的使用可以给受众以强烈的刺激,避免审美疲劳造成的倦怠。新闻编辑可利用“刺点”吸引观众对内容和形式的关注,并进行意图定点,实现节目的创新突破。
我国各级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因其官方性质和一以贯之的严谨工作态度,在观众心中既保持着高度的公信力和权威感,同时也因其长期不变的节目格式、程式化语言、四平八稳的报道风格深受观众诟病和批评。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使传统媒体的新闻话语权受到冲击,随着新闻话语主体多元化,话语方式大众化、互动化,各级电视台《新闻联播》也应积极探索突破“展面”的路径,如果在节目中运用一些“刺点”,可以大大刺激电视观众对节目的关注,提高节目的关注度,逐步改变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
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先例,如2013年2月在报道李克强总理走访棚户区的新闻中,一个光屁股小男孩从衣柜中溜出来抢了镜,新闻编辑没有像以往那样将这个与新闻主题无关甚至有点破坏主题表现的细节处理掉,而是让其成为节目展面的“刺点”,播出后引起观众广泛关注和好评;同年11月9日,中央台《新闻联播》重播时突然插播亚冠决赛下半场比赛实况,这一创历史之举再次让全国观众惊讶不已。这些“刺点”让那些对《新闻联播》审美疲劳的受众再次打起精神来关注节目,讨论其在内容和风格方面表现出的新鲜变化,编辑利用“刺点”成功地实现了传播目的。
(五)“出位之思”:编辑意图定点的大胆突破
英国艺术哲学家瓦尔特·佩特将“出位之思”定义为艺术“部分摆脱自身局限”〔8〕的倾向,赵毅衡进一步解释出位之思是“在一种体裁内模仿另一种体裁效果的努力,是一种风格追求”〔8〕。一般来说,出位之思不太可能出现于非艺术的体裁中,尤其是对于体裁限制较为严格的新闻节目来说,其准确性、时效性和真实性的体裁要求,使节目编辑突破新闻体裁寻求另一种体裁的表达方式似乎有点冒险,但其实这并非绝对是难以逾越的禁区。当前电视新闻编辑努力探索节目的改革创新,一些“出位之思”的意图和尝试取得了显著成功,不同体裁风格的新闻作品让观众耳目一新,为实现电视编辑意图定点创新了新的手法。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有两条被观众热评为“卖萌”、“煽情”的新闻就是“出位之思”的典型范例。被观众称为“卖萌”的新闻是2014年2月4日播出的新闻《大熊猫宝宝拜年啦》,这条新闻以大熊猫宝宝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熊猫家庭,并向观众拜年。画面上是漂亮可爱、调皮活泼的4个熊猫宝宝,背景音乐喜庆欢快,新闻表现形式成功突破了新闻体裁的客观、冷静、严肃语态,而带上幽默诙谐的自我介绍体裁风格。另一条被称作“煽情”的新闻是2月5号播出的《新闻联播》结束语,该结束语抒写了新年的第一场降雪和难舍的离乡之情。之所以把这条结束语的表现手法称之为“抒写”,是因为它完全没有了新闻的体裁风格,而是表现出浓郁的电视散文特点:没有以往刻板的格式和干瘪的新闻语言,而是在舒缓深情的《春节序曲》旋律里,用不同画面呈现出祖国各地的美丽雪景,播音员以抒情的语调深情道来……所有音视频符号此刻营造出留恋不舍、情意绵长的离别氛围。此后,中央电视台在2月6号播出的一条《全家福》,也是“出位之思”的精彩之作。
综上,电视新闻节目有着丰富的语言符号和表现方式,符号学视野下的新闻节目编辑意图表意和新闻节目改革创新有着较大潜力,新闻编辑应当对意图表意过程深入了解,以利于在新闻活动组织、新闻节目编排上更加游刃有余,同时从更深的层次思考新闻节目改革与创新的突破路径,也有利于增强新闻节目的竞争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1〕蒋晓丽,李 玮.从“客体之真”到“符号之真”:论新闻求真的符号学转向〔J〕.国际新闻界,2013,(6):15-23.
〔2〕刘江华.文本意义的建构机制〔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2,(2):46-48.
〔3〕Umberto Eco.TheLimitsofInterpretation〔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31.
〔4〕赵毅衡.符号学与主体问题〔J〕.学习与探索,2012,(3):131-134.
〔5〕赵毅衡.符号表意的两个特征:片面化与量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15-119.
〔6〕Julia kristeva.Word,DialogueandNovel〔C〕∥Toril Moi.TheKristevaRead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37.
〔7〕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8,136-137.
(责任编辑:陈艳艳)
Analysis of the Intention Expression of TV News Edi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DAI Wei
(SchoolofLiteratureandMedia,Hube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Enshi445000,China)
news programme; editor intention; semiotics
The process of editing news is semiosis in which editor implement his intention and is affected by the contexts and audience expectation, etc. To effectively disseminate and to prevent the intention from being dispersed, weakened and misunderstood, editor of TV news can stop audience’s interpretation at a certain point he designates.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intention express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will help editors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news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TV news dissemination.
2015-12-03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高校传媒类专业校地协同育人实践与研究”(2014B167)
戴 蔚(1971-),女,湖北宣恩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学、传媒文化研究。E-mail:736540308@qq.com。
G222
A
1009-4474(2016)03-0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