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谢红 插图:贺子钰
如何提高“见警率”
本期主持人:谢红 插图:贺子钰
谢红,二级警督,现供职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特警五支队,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先后发表小说、诗歌、散文、通讯、评论等1000余篇。曾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多次获得自治区及市级优秀通讯员称号。
提高街面上的“见警率”,让群众随时能看到警车、警灯和警察,这样既能有效地震慑犯罪分子,降低发案率,也能让群众切身体会到警察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有保障的。警察数量、勤务时间和空间位移速度等,都是影响“见警率”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街面“见警率”?民警个体如何提高巡查效率,为“见警率”添砖加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是新的想法,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淮舜分局 朱宗保
提高街面“见警率”不仅是群众寻求安全感的呼声,也是公安机关加大震慑力度,打击和降低街面违法犯罪活动的“利器”。然而,受基层警力紧张、业务工作过多、装备配备不统一、巡防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想要真正提高街面“见警率”,就必须成立专门的巡防机构。
成立专门巡防机构可以收到以下实际效果。一是让巡防工作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科技化、常态化转变,建立专门指挥系统,制定切合实际的巡防规则,成立各区域巡防队伍等。二是让巡防警力从其他繁琐的公安业务中解放出来,使巡防工作由“副业”变为“主业”,且具有专业性。这不仅可以抓好日常的街面治安管控,还能在第一时间处置警情和突发事件。三是和治安、刑侦等部门一样,专门巡防机构会在绩效考核、评先竞优、表彰奖励等方面具有独立、规范的相关制度,这会从根本上调动民警积极性,激发民警的巡防热情,在提高“见警率”的同时,增强“管事率”,切实让街面警力发挥实际作用。
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郧阳区分局 张君
让群众常见到“警车、警灯和警察”是以往提高“见警率”的重要措施,我们分局将这“三见”进行了升级:
一是提高“路上见警”,就是以“老三见”为基础,实行“X+N”的巡逻方式。我们通过对“X”个固定的重要场所路段定点执勤,并在“N”个不定点的警情高发区、偏僻路段,设置巡更打卡点,这些点是通过每月的分析研判得出的。
二是提高“网上见警”,就是通过互联网构建与群众交流、网络舆情引导、信息搜集的阵地,提升群众在网络上的“见警率”。除开通官方微信、微博外,全区20个派出所均建有服务群众的QQ群、微信群,还建立了各类行业群,并安排民警实名加入辖区社会群,做群众身边的“网警”。
三是提高“心中见警”,就是通过加强公安对外宣传,打造法在身边、警在身边的软环境。
河北省定州市公安局政治处 郑浩
提高“见警率”最直接就是增加警力,但现实中因各种条件限制不容易实现,在现有警力下只有从软硬件上做好保障,从而提高“见警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加硬件投入,灵活提供警察“载体”。首先就是增加制式警车的数量并配备到一线,并对车辆进行科学分配;其次就是按需配备交通工具,比如偏远的山区配备摩托车,胡同多、街面窄的老城区可以配备警用电动车或自行车。
二、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科技资源提高“见警率”。一是增加电子警察的数量,也就是电子监控设备、电子报警设备等。二是规范网络社会虚拟警察建设,“线下”“线上”提高“见警率”,利用网络技术,QQ、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虚拟社会的警察公共号,让群众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都能见到感受到警察的存在。
三、制定配套的激励制度,促进有限的警力发挥最大的效能。基层民警任务重、事情杂、压力大,如果一味地只讲提高“见警率”,并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应该在要求提高“见警率”的同时制定相应的配套奖励制度,如下乡民警发放补贴、民警提职需要以一定的巡逻工作日作为必要条件、巡逻走访加班后给予适当的倒休等等。制度只有完善、科学、可操作性强,才能真正提高“见警率”。
河南省宝丰县公安交警大队 范军朝
现在,不少城市都是治安警亭、交警岗点星罗棋布,并且实现了“全天候”有警力值守。可相对而言,在街面和公共场所部署的警力往往不足。群众在固定的岗点可以看到经常有警察值守,而固定的岗点之外的“见警率”就不是很高了。而不少治安案件和交通事故都发生在离警方固定岗点较远的区域。治安岗亭和交警岗点的民警如果可以不定时出来流动巡逻,每个岗点负责一片区域,就可以使管控面更大,形成“点面有机结合,动静合理互补”的管控模式,群众的“见警率”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这种模式可以明显让群众感受到警察的存在。固定警亭、岗点可以让群众就近报警求助,流动巡逻管控则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有关警情,二者结合就会使群众的安全感大幅提升。
重庆市开县公安局 汪文勇
提高见警率,就是显性用警,是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在老百姓看得见的地方,增加与现行犯罪的碰撞几率,归根结底是为了压低发案率,增强公众的安全感。为此,我总结了以下三点意见:
一、明确辅警力量的职能定位,正式民警要主动作为。从当前的工作实践来看,辅警力量在街面过多地“抛头露脸”,或多或少会削弱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所以,要规范辅警管理,发挥其“辅助”作用,杜绝正式民警做“甩手掌柜”的现象。
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实现街面上的“见警”,更要在虚拟时空里巩固警民联系的纽带,在互联网等媒体上也要提高“见警率”。警务微博、微信、“网上警务室”等都是提高网络见警率的重要形式。
三、在警力、警车数量等硬件指标无法实现显著增长的条件下,可以从改革警务运行模式入手,让基层单位去机关化,回归实战。巡逻对公安机关来说是一种勤务方式,而且是各实战警种主要的勤务方式。所以要最大限度屯警街面,让巡逻勤务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安全感自然会随之增强。
哈尔滨铁路公安局三间房站派出所 张向东
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只知道起初仅是所里几位老同志的饭后漫步,为的只是拥抱健康。但随着我们这些陪走人员的不断增加,行进线路的逐步固定,特别是队伍整体风貌的不断完善,“暴走”小分队,俨然成为我们辖区一道风景。
“暴走”的时间很固定,每天中午的12点到13点整,刚好一个小时;“暴走”的人员组成很简单,除了当天的值班领导和备勤民警,剩下的同志们基本上都会参与;“暴走”的路线也很清晰,环厂公路外加一条主要街道,辖区内的车站和居民区全都能照顾到;“暴走”的内容很丰富,看看车站的秩序是否良好,瞅瞅站区有没有闲杂人员进入,找找站场有没有自然口子,顺道检查下平交道口的通行情况。
并不是每一次“暴走”都能进行到底,恶劣的天气会阻止我们当天的脚步,出警任务常常让我们半途而废。但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离开办公室,来到广场,走上街面,努力和辖区的每一个人混个脸熟,尽量让每一名过往的旅客都能看到我们的身影。
“暴走”的效果真的很好。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了,辖区的治安也更好了,一旦有什么案子,走访上线索也更容易了。或许,唯一的缺点就是午休的时间没了。
三言两语:
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区分局刑侦大队 张剑峰 说起提高路面见警率,我觉得我们市的“警灯工程”值得推广。具体做法是在市区及流动人口众多的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地区、路段设立有人值守的岗亭。到晚上,打开岗亭的警灯,红蓝色的灯光大老远就能看到,群众见了有安全感,嫌疑人见了不敢在附近作案。“警灯工程”不增加基层派出所负担,而是由机关民警去值守,每位机关民警大概两到三周轮到一次值守,也不会太累。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公安局民建派出所 张志宇我认为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见警率有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充分利用所内辅警的力量,以分组的方式由一名民警带领一至二名辅警进行不定时巡逻,每天每班轮换一次;二是充分发挥交警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对辖区内重要路口、人口密集区路段的车辆进行检查;三是在日常警务训练中可以进行分组训练,参训警员统一上街巡逻或锻炼;四是以饭后休息为契机,组织所内民警、辅警以散步方式对辖区内的街面进行巡查。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公安分局兴安派出所 郭军峰 在有限警力的条件下提升“见警率”,需要我们公安部门有“钻”和“挤”的精神。“钻”就是要我们有走街钻巷的意识,我们市局就在全市每条街口都设立了警务站,警务站的民警经常不定点儿走街钻巷地巡逻,这种巡查方式使很多犯罪行为被扼杀在萌芽阶段。再说“挤”,就是要根据情况挤时间,不定时安排民警开警车巡逻防范。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 马晓灵 走好两步棋提高见警率:一是实行巡处一体化,把警力摆在街面上,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见警率”,而且可以提高“管事率”,同时可以提高警务效能。二是实行社区民警专职化。尽量减少社区民警的值班以及其他警务的处理,同时给社区民警配备一到两名辅警,尽量引导社区民警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扎得深的社区警务专门力量。
吉林省敦化市公安局民主派出所 张波 基层单位工作任务繁杂,指望派出所等单位将全部警力铺到街面上,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全局民警总动员,实行“大巡逻”机制。具体办法是对治安复杂场所、案件易发区域由机关科室的民警以及基层实战单位的民警包片轮流巡逻,巡逻时穿警装、开警灯,这样既解决了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见警率”,实现了“双赢”的目标。
宁夏石嘴山市公安局指挥部公共关系科 吴全礼 我们市局以交巡警联巡、联动工作为依托,打破了“交警不管治安事,巡警不管道路堵”的各自为政的警种界限,将交通管理和巡逻防控融合在一起,以勤务改革弥补警务工作的不足。实现了“打击犯罪更彻底、服务群众更到位”的双赢效果。由“一警一能”向“一警多能”转变,采取步巡与车巡相结合的方式,屯警街面,大大提高了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
广西全州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蒋珊珊 在目前警力无法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公共场所的“见警率”,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调动群众的治安积极性,群防群治。俗话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辖区派出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发动辖区内的热心群众,组建义务治安巡防队伍,统一服装,协助民警开展巡逻防范、调处纠纷等工作。
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下陆分局 董刚 制式警车是警务活动的一部分,如果警车能够做到随时接受群众的报警和求助,就无形中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有警察在身边就意味着安全,群众的安全感高不高,很大原因取决于平时在自己周围能看到多少警察,他们是不是都在忙碌着。把路上行驶的警车纳入处警的序列,相当于多了许多流动的派出机构。向路过的警车报警和求助,不仅让群众获得更多的方便,同时这种模式也能够提高公安机关的“处警率”。
主持人评述:
提到“见警率”,我的脑海中一下就蹦出部老电影来,没错,就是《今天我休息》。影片主要讲述的是警察马天民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位派出所民警,他每天走街串巷为群众解决问题,哪怕星期天休息,急着赶去赴约会,也没有拒绝任何一位群众的求助。而对群众来说,身边的警察能和自己打成一片,不管是否需要警察的帮助,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警察,就会由衷地产生安全感。这就是警务工作“接地气”,更深层的含义则是群众需要这样不走形式、心贴心的“见警率”。
三百六十行,没有哪个职业像人民警察这样,做事既低调,同时又想方设法主动让社会看到自己在做什么。片警、刑警、交警等等,每一个警种都用自己的方式去走近群众、服务群众。
“见警率”的提高会让群众得到实惠,可是让具体实施的警察来聊“见警率”这个话题,肯定有不少心里话想说。提高“见警率”,具体体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以,最直接并且能马上能见到成效的办法就是增加警力。
不过,现实情况下,公安工作繁琐且责任重大,许多民警由于工作任务繁重而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短时间内增加警力肯定不现实。因此,公安机关只能从内部挖掘潜力:或充分利用现有的特警、交警等警力资源,在完成自身工作任务的同时,加强街面巡逻防控;或在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巡防机构,由专业民警针对辖区状况开展巡逻;或摆警上街,警务靠前,方便群众报警和求助;或增加固定式治安服务站、岗亭,同时把这些资源按区划分,以网格化的形式加强巡逻,让群众能够看到身边的警察;还有不少地方把警车、警灯、视频监控以及网上警务纳入到提升“见警率”的拓展空间,尽可能地利用公安机关现有的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感受到身边警察的存在。
警方不管是采取何种方式提高“见警率”,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安全。在提高“见警率”这个问题上,我们既需要传统的走街串户和卡点加岗亭的巡逻防控,同时也要结合当前的特点,合理利用现有警务资源,包括辅警力量和社会防控体系,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思路,把提升“见警率”与群众的关注度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解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