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视角下天津市“双自”联动的发展研究

2016-12-06 10:34◎文/金鹿
天津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自创开放式层面

◎文/金 鹿

开放创新视角下天津市“双自”联动的发展研究

◎文/金 鹿

本文以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双自”联动的内涵,以及“双自”联动的三个层次和四方面的内容,构建了基于开放式创新的“双自”联动概念模型,并提出了螺旋驱动、共生演化、内外协同和叠加区域先发四个运行机理,并据此模型设计了天津市“双自”联动四方面内容在三个层次的不同联动发展策略。

开放式创新;“双自”联动

2014年12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支持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明确指出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定位是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开放创新示范区。同年,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批复建设。天津继上海后,成为同时拥有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城市。如何利用两大战略机遇,实现自贸区与自创区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联动发展,成为地方政府部门与科技管理领域学者的热点研究问题。自创区建设要义是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自贸区则是通过开放制度设计倒逼改革。目前,关于“双自”联动的研究内容与政策文件仅停留在两个层面。一是明确了“双自”联动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在操作层面出台了一些打破了一些原先制约两个区域内企业发展的政策障碍。但仍然缺少对于如何推进“双自”联动的整体思考。“双自”联动的内涵是什么?“双自”联动的路径和模式是什么?如何在天津的“双自”联动发展中形成系统化、整体性的工作思路?

由于创新与开放的融合是两个区域建设的题中之义,因此,本文尝试利用开放创新

的理论视角对“双自”联动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揭示“双自”联动的维度与层次、要素与内容;二是建立基于开放创新视角的“双自”联动模型;三是根据“双自”联动的模型,给出天津市“双自”联动过程中,不同层面的联动模式与联动策略。

一、“双自”联动研究概述

开放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切萨布鲁夫(2003)提出的,他认为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可以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有价值的知识来加快内部创新,并且利用外部的创新来拓展市场。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研发成本的剧增与产业生命周期的缩短,开放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新的创新范式。在2010年8月,开放式创新也当选麦肯锡公司归纳的全球十大创新趋势之一。从开放式创新的提出,该理论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学界关于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主要涉及开放式创新的内涵与动因,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划分、开放式创新的实证研究以及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管理策略等方面。随着开放式创新研究的深入,开放式创新研究对象也日益多元化,从最初的高技术大企业扩展到中小企业、从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在研究层面上也从关注企业拓展到产业和区域层面,维姆.范哈佛贝克(2010)在赛马德和韦斯特关于开放式创新中组织间关系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从价值网络层面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解。严建援,杨银厂(2015)提出了区域层面的开放创新体系功能要素框架模型,并提出了内外同效、螺旋驱动、协同推进、循环反馈和资源优化5大区域层面开放创新体系的运行机理。何郁冰(2015)在对国内外关于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区域层面开放式创新的研究将成为该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议题。

2014年12月,上海自贸区扩区,作为上海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张江高科技园纳入自贸区范围,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率先提出自创区与自贸区“双自”联动概念,开启了关于自创区与自贸区叠加机遇与优势的研究。上海学者郑海鳌(2015)首次对“双自”联动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双自”联动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从狭义的物理空间视角看,“双自”联动可以理解为自贸区与自创区叠加区域的直接联动,以及非叠加区域的辐射联动。从广义上看,“双自”联动可以理解为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联动,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与创新转型的联动。同时他还给出了促进跨境研发活动便利化等4条“双自”联动的具体措施。周晓波(2015)提出了功能协同联动、金融延展联动等“双自”联动措施。“双自”联动是随着自创区、自贸区建设的新经济背景下提出的新课题。笔者以“双自”联动、“双区联动”、“自贸区自创区联动”为题名在中国知网 (CNKI)查询,发现经济管理领域中尚未有国内学者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与学术界尚未对“双自”联动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对比的却是上海、天津等地方政府层面对于“双自”联动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持续关注。上海市将“双自”联动列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专题研究内容,浦东新区促进“双自”联动方案即将出台。天津市也举办多场关于推进“双自”联动的专家研讨会议,表明实践层面对于“双自”联动研究的需求不断升温。

综上可看出,目前对于“双自”联动的研究还仅限于对于内涵的粗略阐述,以及对于特定区域“双自”联动具体政策措施的制定。理论研究缺乏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双自”联动的本质内涵、联动路径、发展模式等。本文试图从区域层面开放式创新这一视角对

“双自”联动进行深入分析。

二、开放创新视角下“双自”联动概模型的构建

(一)“双自”联动的基本内涵

“双自”联动是指自主创新示范区 (以下简称自创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的联动发展,即围绕自创区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自贸区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核心要义,发挥自创区科技创新要素密集、高技术产业资源丰富和自贸区链接全球创新要素、对接国际投资贸易标准的优势;通过自创区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实际需求拓展自贸区服务贸易开放新领域,自贸区开放的资本市场和全球高端服务资源支撑自创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微观主体创新效率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完善的跨区域创新发展模式。

(二)“双自”联动的模型结构

表2 “双自”联动内容分析

相对于区域层面的开放创新以及“双自”联动的研究尚不成熟。因此,本文在借鉴创新生态系统、跨区域创新体系、开放创新等相关领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对自创区、自贸区建设管理部门、科技服务机构、区域内企业调研,以及科技管理领域、自贸区与国际贸易领域研究专家座谈,确定了“双自”联动的四方面内容,分别为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制度与创新文化。

“双自”联动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自创区与自贸区物理空间重叠区域的直接联动;第二个层次是自创区与自贸区其他区域的辐射互动;第三个层次是将自创区与自贸区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该区域边界与外部的泛空间化互动发展。

通过自创区、自贸区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制度和创新文化这四方面在自创区与自贸区叠加区域、非直接叠加区域以及超越自创区、自贸区物理边界的虚拟联动区域三个层面的互动、协同、反馈、强化将推动自创区与自贸区所在的更大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逐步完善,从而实现“双自”联动的目标。

(三)“双自”联动概念模型的运行机理

基于开放创新视角的“双自”联动概念模型有四个运行机理:(1)螺旋驱动机理:两个区域的创新主体通过内部和跨物理边界的互动,形成了一个由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相互作用的螺旋状力量,推动自创区的融合、协同发展。(2)共生演化机理:两个区域的创新主体、要素、

环境和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逐步形成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功能的体系。自贸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环境将实现自创区产业、创新的全球同步,同时自创区各类创新主体的诉求也将进一步推动自贸区高端服务开放进程;(3)内外协同机理:区域内外两种资源同样重要,两个区域间频繁的知识溢出、技术转移、信息交换共享、人才流动不断打破传统区域边界限制,在区域间加快选择和优化配置;(4)叠加区域先发机理:以自创区与自贸区物理空间重叠区域为“双自”联动的率先发展区,进行区域联动发展对接模式的探索,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支撑性作用,以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为纽带,推动创新主体的整合、合作,从而促进物理非重叠区域以及更大区域的协作发展。

图2 开放创新视角下“双自”联动的概念模型

三、天津“双自”联动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创新主体聚集

政府、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在三个层次联动发展侧重点不同。第一,加快自创区与自贸区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对接,形成两个区域的一体化战略布局;其次,积极推动 “双创特区”建设,在中心商务区率先形成承接创新创业资源的众创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核心载体,形成为创新体系;第三,围绕自创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部署一批研发、转化、生产与市场化集成的重大项目,用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支撑产业的国际化;第四,推动“双自”联动区域成为京津冀面向全球的桥头堡区域,积极推动外资研发机构、国际化组织落户,引导各个分园链接全球创新高地。

(二)优化创新要素配置

一是,推动滨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形成专业化国际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商;二是,推动人才特区建设,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三是,实现自创区、自贸区政府、海关、统计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搭建统一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增强跨区域创新主体实际交互能力;四是,搭建一批服务于“双自”联动的公共平台,包括创新研发产业交易平台、研发设备保税展示平台、保税知识产权交易所、技术产品出口退税或免税交易平台、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以及集服务海外高技术企业、跨国创业团队、国际性行业组织等海外创新主体集中咨询、一站受理、联动办理的便捷高效服务平台。

(三)形成制度联动机制

一是,形成资金投入协同机制[9],重点关注自创区主导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载体建设,筹建自创区与自贸区联动发展基金,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建立跨境研发便利化机制,优化海关监管与检验检疫流程,完善保税研发政策,支持保税研发测试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全产业链保税监管制度;三是,形成利益共享协同机制,重点围绕交通、医疗、教育、商务服务配套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建立共同规划、投

资监管的利益共享机制;四是,形成联席会商制度,一方面常态化自创区和自贸区两个区域各个委办局间的会商制度,通过互派联络员等进行日常信息沟通;另一方面形成两个区域与天津市政府、京津冀协同领导小组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五是,建立保税仓储运营机制,建立公用型保税仓库及特殊产品进出口监管服务平台;健全保税仓储服务政策,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外企业设计研发、生产加工、物流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表3 基于“双自”联动概念模型的天津“双自”联动发展策略梳理

(四)培育开放文化氛围

开放文化氛围是随着“双自”联动不断深化而逐步形成并强化、反作用于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以及制度环境。在天津“双自”联动发展过程中,第一,应树立与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匹配的“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观念;第二,通过企业家培训、政府管理机构与国外相关地区互访交流等途径,培养各个创新主体的国际化视野;三是,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以及区域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价值观念。

[1]切萨布鲁夫.开放创新的新范式[M].陈劲,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严建援,杨应厂.基于区域层面次的开放创新体系研究:行为主体功能要素框架模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 37-45.

[3]何郁冰.国内外开放式创新研究动态与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3):3-12.

[4]郑海鳌.“双自”联动解析[EB/OL].[2015-02-03].http://www. dfdaily.com/html/8757/2015/2/3/ 1234092.shtml.

[5]周晓波.上海自贸区与自创区“双自”联动及对天津的其实[EB/OL]. [2015-5-11].http://nkbinhai.nankai.edu.cn/html/bhzl/jyxc/3363.html.

[6]解学梅,曾赛星.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研究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1):9-17.

[7]魏建漳.区域开放创新:欧洲EU RIS经验借鉴[J].开放导报,2014,117(6):103-106.

[8]高丽娜.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内涵、方式及空间特征[J].学术论坛,2012(12):134-138.

[9]杨亚琴.上海自贸区与张江示范区“双自”联动现状与建议[J].科技发展研究,2015,401(8).

责任编辑:方学敏

F124.3

A

1006-1255-(2016)10-0020-05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基于自贸区制度创新和“双区联动”的国际化技术转移和跨境研发的对策研究》(15ZLZLZF00880)

金 鹿(1985—),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邮编:300011

猜你喜欢
自创开放式层面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短视频平台抖音宣布启动2019“抖音看见音乐计划”并推出自创音乐作品专辑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无中生有,“裸剧”也精彩
小学作文课进行开放式教学的探究
不确认自创商誉之新解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晨星开放式基金业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