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增长与建筑行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天津为例

2016-12-06 10:34:16李文忠孙素娟
天津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工资水平建筑业建筑行业

◎文/张 颢 李文忠 郭 航 孙素娟

农民工工资增长与建筑行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天津为例

◎文/张 颢 李文忠 郭 航 孙素娟

本文主要对农民工工资增长与建筑行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本文梳理了天津市1995—2014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主要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借助单位根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得出结论:建筑行业应注重长期政策来保证对农民工工资增长的正向提高;产值利润率对农民工工资影响将长期处于微弱且较平稳水平;人均技术装备率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增长产生了较强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宏观政策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建议。

工资增长;建筑行业;工资保障;企业管理

从 2012年至 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逐年出现回落。根据《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增长1.3%。2015年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比重为21.1%,下降1.2%,约5854万余人。一方面农民工数量变化:本地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占 19.4%,下降1.3%。外出农民工从事建筑业占22.8%,下降0.9%。另一方面农民工收入变化:建筑业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508元,较上年增长6.6%。同时,在2015年建筑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比重为2%,较2014年提高了0.6%,约117万余人,且高于农民工集中就业的其他行业。因此,从区域范围内分析农民工工资增长与建筑行业发展关系,这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对影响建筑行业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因

素进行分析以及研究建筑行业发展水平与农民工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为防止出现伪回归,第一步,将采用考虑性残差项序列相关的单位根检验,用来测量各个变量平稳性,然后对非平稳的序列,研究采取对序列作差分的方式进行变换使其变得平稳。第二步,基于此,本文进一步运用自回归模型避免了由于结构建模中对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变量进行建模的问题,并着力体现出 “让数据自身说话”的价值。第三步,在自回归基础上,采用脉冲响应分析,对不存在长期相关的关系进一步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并借助方差分解对变量关系进行解释。

二、指标选取

(一)农民工数量和工资水平的计算

对于农民工工资概念,毛学峰和刘靖基于厘清概念和统计口径,识别和筛选相关资料,对中国的农民工工资进行了匡算,且选用固定观察点衡量农民工工资对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全面认识。张建设等对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水平进行了修正表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还存在提升空间。姚俊认为从最低工资制度和人力资本投资两方面入手来改变现有农民工工资制度。类似研究还有:谢勇。另外,李伟采用薪酬调查法来测定样本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水平。

在统计天津市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数量时,第一类学者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 (按照三次产业分类)减去城镇就业人数(按照城乡分类),将其差值作为农民工的就业数量。第二类学者将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作为农民工数量。本研究采用第一类学者的计算方法,根据天津市历年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得出农民工的数量。但是由于国家统计局在对建筑行业人员数量进行统计的时候,并未区分来自城乡的就业人员,我们只能在计算出天津市农民工总数的基础上,按照建筑行业从业总人数所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较为粗略地计算出天津市建筑行业从业的农民工数量。

翻阅大量的资料,并未发现天津市统计局《天津统计年鉴》上曾有对“外出务工”这一概念的定义,故本研究默认为“外出务工”与国家统计局使用的概念一致,即在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可根据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中来自非农部门的收入乘以农村总人口,再除以农民工总数得到。

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测算:将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乘以农村总人口再除以农民工总数计算得到。天津市建筑业农民工的数量,采用从业人员总数/建筑业从业人员数=农民工数量/建筑业农民工数量,进行估算得出天津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平均年工资。(注意: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工资是根据天津市统计年鉴计算出来的行业平均值,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会受到连续性和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忽略不同工种之间工资的差异性。)

(二)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指标

由于获取数据的难度,研究最终选取了规模指标和经济指标共四个指标来测量天津市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第一,规模指标:建筑业总产值(亿元);第二,经济指标:劳动生产率(元/人)和产值利润率(%);第三,技术指标:人均技术装备率(元/人)。(注意:通过对天津市统计年鉴的分析发现,2015版本和2014版本中,建筑行业产值、劳动生产率、人均技术装备率之间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分析对比历年的数据后,最终选择了2015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三)变量和数据说明

文本的数据资料来源于

历年《天津统计年鉴》,取样时段1995-2014年。其中,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相关原始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本文分别对变量取对数进行运算,即对建筑业农民工打工收入(元)(JS)、建筑业总产值(亿元)(JC)、劳动生产率(元/人)(LS)和人均技术装备率 (元/人)(RJ)进行对数运算后的数据。仅对CL代表产值利润率(%)不进行对数处理运算。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文本选取了Eviews5.1软件,对全部变量运用单位根检验法(ADF检验)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非平稳序列JS,JC,LS,CL,RJ在经过二阶差分后趋于平稳,研究得出JS,JC,LS,CL,RJ均为二阶单整,其表达式为:JS~I(2),JC~I(2),LS~I(2),CL~I(2),RJ~I(2)。

(二)向量自回归模型

表1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增长和建筑业发展水平的原始数据

由于上述变量均为单整,本 文 将 采 用 △2JS,△2JC,△2LS,△2CL,△2RJ数据来建立自回归VAR(P)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进行解释。根据SC和AIC取值最小准则,本文将变量的滞后期确定为1-2阶。并将△2JS,△2JC,△2LS,△2CL,△2RJ滞后1-2期的值作为内生变量,采用OLS法对该模型进行估计。运行的结果见表3,方程如下:

表2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3 VAR模型整体检验结果

本文是基于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增长角度进行的分析,故只分析了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增长的影响因素,所以其他的方程均略去。从表达公式可以得出:估计的大多数系数都是显著的。仅有个别的不显著,是由于变量的多个滞后值产生了多重共线性所致。但是整体看来方程的拟合度较高。从各项系数的绝对值可以看出农民工工资增长(JS)主要与建筑业总产值(△2JCt)有较大关联,同时也受到农民工工资增长(△2JSt)滞后一阶值的影响,还受到建筑业产值利润率(△2CLt)的影响,但是受其他变量滞后值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但对建筑业农民工工资(△2JS)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来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三)脉冲响应分析

文本基于VAR(2)和渐进解析法模拟的脉冲响应曲线,选择了对 △2JS,△2CL,△2RJ三个变量进行分析,对响应函数追踪器设定为10年。对农民工工资增长与建筑业发展水平各项指标间的相应分析,得出结论:农民工工资水平对其自身的信息,总体上呈现出了较强的正反应。当前农民工工资增长与其滞后值存在较强关系,但是这种关联处于弱化且趋于稳定状态。

方差分解分析。通过分析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对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增长的响应关系,得出结论: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对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增长将长期处于一个微弱、较平稳的影响。通过分析人均技术装备率对建筑业农民工的收入的响应路径,得出结论:当前建筑业人均技术装备率对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增长具有较强

的关联性。

(四)格兰杰因果分析

由脉冲响应图就可以看出来,JS与JC,LS这三者变量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关系。所以本文将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三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研究假设:△2JS不是△2JC的格兰杰原因,其概率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拒绝原假设,得到研究结论: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增长是引起建筑业总产值的格兰杰原因。这可以解释为在一定时期内,农民工在建筑业获得纯收入增多后,就会有大量农村农民进城在建筑行业进行务工,从而促进了整个建筑行业总产值的提高。

由于本文得出了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增长是引起建筑业总产值的格兰杰原因。我们进一步运用方差分解技术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JS与JC的自回归模型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结论:总体看来,建筑行业总产值是由自身发展所引起。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增长是由建筑行业总产值所引起的。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增长与建筑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建筑行业在促进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时,应当注重其长期的政策来保证正向拉动作用。建筑行业的产值利润率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资影响水平长期处于一个微弱的较为平稳的影响。建筑行业人均技术装备率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收入具有较强的影响。

(二)建议

1.宏观政策方面。第一,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通过施工企业缴纳职工工资保险、签订劳动合同,在出现欠农民工工资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能够及时从银行取到工资保障金;通过行政主管部门和媒体介入对建筑行业企业进行信用评定和归档登记。依靠政府建立保障应急周转资金,媒体的宣传和举报办法来确保农民工能够获得与劳动相匹配的工资水准。第二,加强对农民工就业信息的跟踪服务管理。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信息体系建设。支持社会中介职业介绍机构的服务作用,也是促进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之一。

2.企业管理发展方面。第一,推进企业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较长期限的劳动合同,同时双方可利用相对较为稳定的劳动关系回避来源于劳动市场的人才流失和员工失业的风险。此外,企业应构造劳资良性循环,即“就业的稳定预期——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企业发展的平稳——员工收入的增长——融入城市机会的增加”。第二,促进建筑企业BIM资产与设施运营维护管理。此外,建筑企业应当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借助国外“工业4.0”发展经验来提升人均技术装备率,同时也是实现劳动力资源高效化的有效途径。

[1]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2016.

[2]毛学峰,刘靖.中国农民工工资:概念澄清与数据核准[J].北京社会科学,2016,01:113-120.

[3]张建设,侯芳,徐悠,张玉.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水平分析[J].建筑经济,2014,11:30-33.

[4]姚俊.流动就业类型与农民工工资收入——来自长三角制造业的经验数据 [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53-62.

[5]谢勇.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工资效应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人口与发展,2009,04:32-36+12.

[6]李伟.农民工工资水平测定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

责任编辑:孟 力

F407.9

A

1006-1255-(2016)10-0025-0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研究”;“BIM协同项目管理及共享信息服务云平台”创新示范项目。

张 颢(1970—),天津市宁河区政府区长助理。邮编:301500

李文忠(1966—),天津城建大学教授。邮编:300384

郭 航(1990—),天津八里洲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邮编:300350

孙素娟(1986—),天津大成建筑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邮编:300457

猜你喜欢
工资水平建筑业建筑行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海峡姐妹(2020年6期)2020-07-25 01:26:06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9年6期)2019-08-13 06:49:34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与工资水平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安全(2015年8期)2016-01-19 06:19:42
HAIR AND NOW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图解:数说2014年平均工资
文苑(2015年19期)2015-01-04 0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