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教学结构 创新教学手段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016-12-06 14:15:16薛丽华
长江丛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式

薛丽华

调整教学结构 创新教学手段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薛丽华

新课改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培养他们在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听,从而使教学处于被动的状态。做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为出发点,把学生放在教学任务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通过优化教学结构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 教学结构 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新课改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提倡探究性、合作性、趣味性学习,在此基础上,导致小学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积极调整语文的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单调。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单调,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疲倦,而且还会降低语文的教学效果。其次,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对教材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表现为教师教学的方法单一,对课本内容的讲解缺乏新意。最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足。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主要是对课文和写作方法的教学,教师大部分时间在讲解课本的知识点,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进行总结与记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写作的教学,教师通过讲解一定的写作模式,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写作,学生一味的接收教师所讲的知识,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减弱。

二、优化小学语文结构的方法和措施

(一)调动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对于知识内容的接受能力较为有限,其心理接受状况往往会被一个小小的爱好所影响,例如喜爱的颜色、声音或是画面等。因此就必须采用简单明了,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较为容易的接受,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合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之中,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兴趣引导、激励的不足,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的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为出发点,把学生放在教学任务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通过优化教学结构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好玩、好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往往很难理解一篇课文的内涵,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出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减小课文的难度,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内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综合考虑以上方面的因素,例如在教授《春天在哪里》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春天的各种动物、植物,并排练出《春天》的话剧,在排练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培养他们在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听,从而使教学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儿童正处于对所有事物都好奇的阶段,可以说这个时段的他们正是想象力、创造力提高起来最快的时候,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比如:早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乌鸦喝水》的课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变化,抓住了“口渴”“到处”等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想象“乌鸦四处找水”的情景,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的着急心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同时,让学生观察瓶中水量的变化,并要求学生用手来比划,思考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感受乌鸦的心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利用做媒体资源,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中,语文知识亦是如此,在某种程度上语文是我们人类生活的一个文字化的剪影。在新课改的要求中,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之中应采用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信息技术就能够有效地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可以通过采用播放动画短片、制作PPT教学课程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方式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也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三、结语

当前,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过于死板,结构体系不合理,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甚微,引起了学校、教师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强化教学结构,提升小学语文质量的具体办法与措施,如创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等,希望能起到参考的作用。

[1]潘玉进,林崇方,周晨红.小学语文教学结构优化的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02).

[2]廖明会,黄春英.审美教育: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4).

(作者单位:吉林省敦化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