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阳
医学类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孙 阳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许多高等院校纷纷进行了相关课程的改革。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等医学院校。众所周知,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场所,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部门对于医学上的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高等医学院校则是为国家培养医务、医疗、医护等方向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所以做好医学院校的课程教学至关重要。而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在保证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体育项目的培养,则变得至关重要,这是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医学类高等院校 体育课程改革 实践探索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校的体育事业则是高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做好体育教学,才能够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不断提升,这也是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高等医学院校而言,其对体育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正确合理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将锻炼身体养成一种终身习惯,并且将体育锻炼的思想牢记于心,如此,才能够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下面,本文结合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多数人缺乏对于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观念;教育观念是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如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才观以及教育质量观等,都是由于人们对于教育事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念而分类形成的。而体育教学观念则应该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的各种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自从建国初期,我国就形成了各种体育教学观念,而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体育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完备的体系。但是,现阶段有些教育工作者则缺乏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他们普遍认为做好体育教学对于医学教学并不会起到明显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资历较老的教师而言,他们甚至都不支持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始体育课程,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许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也有很多的欠缺;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高等医学院而言,必须根据办学需求与办学特点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然而,许多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则做不到这一点,许多医学院校都是将其他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照旧搬过来用,而且许多医学专业的并没有专门的体育教材,所使用的体育教材大多数是普通院校使用的。最后,在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课程的开设都缺乏全局性,而且多样化程度不够高;众所周知,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只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而目前,许多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公共体育课的课改要求和评价上则严重缺乏创新因素,进而导致教学内容不能够适应教学现状。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而加强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在每个人的成才道路上,强健的身体都是保证其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身体不够健康,那么就 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和生活,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高校体育教育都必须把“健康第一”当作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标准和基础,让学生从心底产生要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其实践教学,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掌握体育教学的要领,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方位的发展。其次,还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学院校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监督者和指引着,所以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就必须重视教师力量的培养;许多老师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应该加强对体育老师的在职培训,让老师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到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而且还应该设立奖励处罚制度,鼓励老师们能够参与各种教学评比活动等,进而提升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进而促进体育教学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再者,还应该结合医学院校的教学现状,丰富其教学内容;为了促进体育教学的全方位发展,可以采用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方法来实现,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且体育项目的开设一定要结合办学现状,可以增添一些与医学相关的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以及八段锦等,这些体育教学项目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中西医进行良好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最后,还应该建立并且不断完善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保障体制;医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体育教育的保障机制,为此,应该通过聘用专业人士进行体育管理工作的指点,进而加强医学院体育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还应该建立并且不断健全体育文化活动的相关规章制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以增强自身的体质。
综上所述,对于医学院校而言,做好体育教学至关重要;因为学生只有不断学习体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够正确的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和体育活动,为此,加强体育项目的训练,是每个医学类院校都应该不断重视的内容。
[1]杜林颖.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探析[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2]鲁磊,储娜.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改革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8).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