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下行压力增大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

2016-12-06 14:15:16高占鑫
长江丛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大学生质量

高占鑫

基于下行压力增大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

高占鑫

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反衬出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不足、工资待遇不景气、就业对口率持续下降、就业功利性的增强,造成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持续走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需要顶层设计好、高校服务好、教师疏导好、企业参与好,积极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高校 大学生就业 质量问题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直接关乎社会发展的状况,是国家重点关注的群体。由于高等教育的急剧扩招,高等教育的优质化进程相对滞后,高校培养规格与方向与用人单位存在差距,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因素,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出现明显的下滑,就业质量的下行压力显著增大。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不足

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与社会成长环境,导致其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在就业问题上突出表现为稳定性的不足,随着外部社会就业压力的普遍增大,这一问题被进一步强化。“《经济日版》曾对离职情况进行报道,65%的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持续时间不到一年,仅9.3%的大学生能坚持两年以上,‘闪辞’现象在当前就业难的背景下,已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一大瓶颈,同时员工忠诚度已成为公司用人最大疑虑之一。”

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态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风险性,致使其心态出现较大波动,甚至出现浮躁的状态,导致大学生频繁换工作,而高校本身以追求就业率为准则的目标追求也造成大学生稳定性不足。

(二)大学生工资与待遇的持续走低

高校的持续扩招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的相对滞后,导致中低端技术与管理人才的过剩,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职业往往因为人才过剩而拥挤不堪,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职业往往因为难以负荷而无人问津,这种较为极端的现象并不利用大学生整体就业水平的提升。随着低端市场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企业给的薪资待遇偏低,但门槛却越来越高,许多高学历的大学生都来竞争低端工作岗位,无形中降低了高学历人群的薪资水平,加之现实和预期差异对毕业生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对工作问题极为敏感,并逐渐成为了影响工作质量的核心因素。大学生薪资待遇的走低,反映了其从事工作的技术性不断下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产生的危害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持续走低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其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初入社会的心理状态及人格的健全程度。在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时期,在心理素质与承受能力较差的状态下,低质量就业极易增大大学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落差,激起大学生对社会的厌世程度,如果预防与控制不当,便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极端行为,甚至出现仇视社会的现象,增加了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持续走低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是掌握先进技术与社会动态发展理念的人力资源,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够为社会经济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但是,在我国被分割为高级和低级劳动力市场的二级劳动力市场环境中,由于体制、模式、方法等原因,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持续走低,造成高级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供不应求,而低级劳动力市场却出现供严重大于求的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结构性矛盾。“就业质量下降的直接危害可能会减少人力资本投资,而最终必将影响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型与高级管理型人才,高校大学生的低质量就业无法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就业优质服务

政府、高校、社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顶层设计主体,应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搭建平台。首先,高校与用人单位应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中介作用,提供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让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的动态与外部就业环境,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与整体运营情况,并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的优势与缺陷,明确就业的具体目标与要求,寻找自身素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差距,及时弥补不足,提高就业质量,同时也为用人单位带来高素养的人才。

(二)高校应加强针对性,强化就业指导服务

高校应充分履行自身职责,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能力培养及心理测验,帮助大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基础上,为将要毕业的大学生举办相关的职业知识讲座,为他们提供更多地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其充分掌握良好的就业技巧与综合能力。

[1]王霆,张婷.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26~30.

[2]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趋势下行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3):168~171.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猜你喜欢
大学生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新大学生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质量投诉超六成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
石器时代与质量的最初萌芽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