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浅议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王红梅
【摘 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当前社会和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不在只停留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这一层面,而是越来越注重人的职业价值观这一标准。为了中职生的顺利就业,更为了中职生的职业发展,学校有必要分析当前中职生的现状,分析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帮助中职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关健词】中职生 职业价值观 影响因素 策略
目前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为:
(一)独立性、自我意识增强,有强烈的成人感
他们认为社会应当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满足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希望社会能给予人人发展自我潜能的机会。他们渴望个人理想的实现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对社会进步、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二)认同以集体主义思想为主的社会价值观
他们乐意帮助他人,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希望能对社会负责。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喜欢多变的、有挑战性的、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和工作,这些有助于他们将来不断进行智能开发和探索新的事物。
(三)重视周围人际关系的和谐
他们希望在严格、规范、人性化管理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理想的工作单位应该既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为其提供广阔的成长发展空间。
(四)认同职业情感态度
他们相信“态度决定一切”,愿意努力学习和工作并能理性地对待现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但他们又认为所选的专业与工作适合度不高,而且自己的职业能力也不强。
(五)不注重自身独立性、创造性才能的发挥
原因是一方面目前社会用人单位对人的独立性、创造性要求不太高,另一方面当前学校教育还是以被动服从、模仿记忆为主,忽视了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六)不重视安全价值
他们对工作环境条件的好坏、工作是否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的安全稳定等考虑不多。一方面这是我国社会转型、产业升级对技能人才需求、就业政策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是他们能够正视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现实,积极探索职业。这个显现出学生思想、心理的不成熟。
(七)经济报酬、社会地位,和专业学习、职业的未来发展相比较,学生们更为关注后者,更为注重如何做人做事和如何劳动创造
他们认为自己当前学历不高、职业能力低,还无法从工作中追求较高的薪资待遇。受鄙视体力劳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目前对社会地位这一问题也考虑不多。
(一)家庭因素
孩子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的价值取向、对职业的评价和选择与其父母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有关。孩子的择业倾向与其父母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有关。而且孩子的择业标准会因父母的职业不同存在差异。
(二)学校因素
教育的不同使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差异。比如学生的择业倾向和其在学校接受的专业教育直接相关。学生的职业认识会受到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评价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因素
职业价值观具有时代性,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职业结构就会随着进行调整,相应地人们的职业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会对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主导价值和社会舆论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四)个人因素
人的职业价值观和其性别、年龄、兴趣、性格、能力、专业等方面有关。首先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价值尺度是不同的。其次学生往往从兴趣出发选择专业,或从事的职业。这也会导致他们职业价值观的差异。另外,性格对职业适应性也有一定影响。学生的性格不同,对职业的适应能力也是不同的。
(一)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清事物本质,而且有助于中职生自觉思考人生意义、明确前进方向,切合实际地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且将其付诸实际,为之不懈努力。
加强对中职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对中职生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的教育。使中职生认识到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命运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进而能够正确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帮助中职生在职业选择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刻感觉受企业文化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引入企业文化,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营造职业氛围和职业环境。这样学生不用离校就可以对企业的特点、性质和岗位要求等有所熟悉了解,为将来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打下基础。
深化校企合作,在企业实习期间,中职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工作,对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会有更深刻地了解。而通过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学习规范的操作技能,中职生又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行为,确定是否真正喜欢做这份工作,有利于职业方向的正确选择。
(三)寓教育于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就是让中职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各种义务服务。现在的中职生是独生子女的多,很多家庭物质条件好,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结果导致了孩子自私、任性、冷漠、不关心他人和社会,缺乏奉献意识。这些都是中职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不利因素。通过参加社会活动,可以鼓励、激发中职生的公益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责任心。
(四)在家庭教育的中,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家庭是中职生个体成长的首要环境,家长是中职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引路人,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第一家长只有不断提高并完善自身素质,才能为孩子成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第二,家长恰当合理的期望是孩子顺利就业的前提。所以在对孩子择业倾向提供指导时首先家长要合理定位,正确评估。第三,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注重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家长通过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第四,注重孩子独立、自强自律精神的培养,注重孩子优良个性的培养。第五,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和睦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在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尤为重要。所以和睦温馨、平等互敬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五)引导学生积极发挥自我教育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这些都只是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外因,中职生个人因素是内因。所有的外因必须通过中职生的自身的内因才能起作用。中职生应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机会,利用校企业合作和社会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发挥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分析自身优劣,从而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才能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仲涛.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2]匡英.论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职业教育,2009.
作者简介:王红梅(1975-),女, 山西省大同市雁北煤炭工业学校基础教研室,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