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选官制度与士族的历史联系

2016-12-06 14:15魏雅琳
长江丛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士族皇权政治

魏雅琳

浅谈选官制度与士族的历史联系

魏雅琳

官员选举与考核制度历来是统治者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采取的重要的政治手段。士族作为历史上一股独特的政治力量,在它发展到衰亡的800余年间,中国的选官制度也经历了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可以说士族的每一次发展都伴随着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也反作用于士族。两者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可以体现皇权主流的历史发展大势。

门阀士族 察举征辟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一、士族的兴起与察举征辟制

士族阶层的形成是与汉时实行的察举征辟制度密切相关的。

汉时,中央和地方上的官僚根据考察,将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授以官职,或者直接划为自己的僚属。有权力的官僚可以借此培养自己的势力,荐主与被荐者之间在政治上形成类似君臣的关系,后者对前者存在着明显的依附关系。久而久之,官僚们通过不断地荐举士人,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以荐主为核心的私人集团。到了东汉,这种模式呈扩大趋势,察举征辟的基础乡闾评议逐渐为地方上的一些望门大族所操纵,选举大权也随之为他们所控制,以他们为核心组成的私人集团,亦逐步演变为以领导这一集团的家族为中心的士族集团,这就为士族阶层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所谓世家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光武中兴以来,政治舞台上主要活跃着两大政治集团,一是代表着上层豪强势力的外戚集团,一是代表着下层豪强势力的宦官集团,两者相互争斗,轮流执政,维系着东汉帝国内部的政治平衡。东汉后期,随着士族势力的发展,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些衣冠望族,尤其是那些门生故吏遍于天下的名门世家,也不甘寂寞地走上了政治舞台,成为第三种政治力量。起初,士族集团在政治上是依附于外戚集团的,但当外戚梁冀在与宦官集团的斗争失败后,士族集团便作为一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取代走向衰落的外戚集团,与当时不可一世的宦官集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战斗以袁绍趁乱带军入京,杀掉了二千余名宦官,彻底铲除了宦官势力为结束。士族最终上位。

余英时先生说过:“士族的发展似乎可以从两方面来推测,一方面是强宗大姓的士族化, 另一方面是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后,再转而扩张家族的财势。这两方面在多数情形下是互为因果的社会循环。所谓‘士族化’便是一般原有的强宗大族使子弟读书,因而转变为士族。”①从中也可窥见,世家大族的确立和巩固是在控制察举征辟的基础上,将经济优势转变为文化优势,以谋求政治地位。

二、士族的巅峰——门阀与九品中正制

步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局面再起。

出身于宦官家庭的曹操,是庶族阶层的代表,与士族集团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害冲突,故而始终对士族集团采取抑制和打击的政策,一再发布“唯才是举”令,选用那些不入士族之流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这样做逐渐改变了东汉以来由门阀士族主持乡闾评议和控制选举局面的局面,巩固了政权,从而为建立新的选举制度创立了条件。但这就使得门阀士族失去了操纵选举的特权,导致他们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地位受到了威胁,对曹操政权的反对之声也越来越盛。

曹操死后,为缓和与士族矛盾,曹丕在尚未代汉称帝之前,采纳了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其主要内容是:由朝廷任命的大、小中正官到所负责的地区去主持人物品评,并按一定的标准将人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上报吏部,然后由吏部依照人物品级的状况,授以相应的职务。

曹丕创制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实质上,九品中正制仍是东汉时期察举征辟制度的沿续和发展,士族集团通过九品中正制的实行,重新控制了官员的选举权,并将其进一步扩大化、官方化,从而保证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特权,为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门阀士族正式形成

张帆在所著《中国古代简史》中提到:“所谓门阀,本为‘家门阀阅’的简称,指家族的政治背景。魏晋时形成的门阀士族,虽然就社会阶层整体而言是东汉世家大族的延续,但就具体家族来看则都是当朝显贵,与祖先在东汉的官爵地位不一定有关。然而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推行,门阀士族也很快凝固成为具有封闭性、排他性的集团。”②从中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对门阀正式确立,最终达到顶峰起了助推剂的作用。

三、其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于品第评定的中正长期由士族担任

如《太平御览》卷肠引《傅畅自序》所记载“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少年复为此任。”③从中不难看出,中正职务逐渐被士族大姓把控,世代担任,成为世袭官职,并把它作为谋取政治地位,扩大势力范围的最佳路径。

(二)中正定品不重才能,只重家世,门品决定官品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九品中正条称“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④与之前官品决定门品的现象不同的是,由于中正长期由世家大族把控,使得血缘关系成为区分门阀高低的最重要甚至唯一区别。那些连续多代评为上品的家族就成为高门士族,而那些未能获得上品的士人家族,逐渐成为次等士族。长此以往延续下去,“门阀”逐渐成为门第的同义语。这也致使高门士族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壁垒,士族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受到影响,这显然与统治者“选贤举能”,巩固自身政权的初衷相左。

综上所述,九品中正制是在门阀士族的扶持和推动下形成并发展的,在它的运作过程中,门阀士族是其中的关键部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反过来,九品中正制巩固、发展了门阀。九品中正制本来是按德才选人,却演变成由中正根据士人门第高低来决定人才的高下。正是由于选官制度发生的这一变化,大大加速了东汉以来的世族地主向门阀士族地主的转变,并促使门阀士族在西晋时正式形成。世家大族通过控制的九品中正制,依照门第出身制定出严格的等级界限,从而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

但是,东晋高门士族长期把持朝政,使皇权反而趋于衰弱,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皇权政治的历史发展大势,注定了门阀的衰亡。

四、武则天对门阀的打击与科举制兴起

唐宗高时重修氏族录,改成姓氏录,“以后族为第一等,其余悉以仕唐官品高下为准,凡九等。”仕唐“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姓氏录打破了门阀和庶族界限,成为门阀走向灭亡的信号。

高宗后武则天掌权,受到了许多贵族、官僚和一些在政治上失意的人的反对。为巩固政权,她对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关陇集团进行诛杀,这其中也包括了一批关陇军事贵族,经过这次严重打击,他们对于政治的干涉作用也几乎失去。

武则天另一打击门阀,巩固统治的措施就是对于科举的改革和发扬。

科举考试是兴起于隋唐时期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才授官。这就与之前的察举征辟和九品中正有很大不同。

大开科举,使得许多次等士族得到了进入中央机构的机会。同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地方官吏选举的政治特权。这样做使得门阀赖以生存的晋升体系破坏,失去了政治上庇护,即使有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也很难再出现“累世公卿”的局面,对于门阀的衰亡起了重要作用。

科举制作为巩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措施,对于门阀有天生的互斥性,武则天借它打击士族势力也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也说到:“武则天的打击门阀贵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它的作用也是积极的。”⑤

五、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作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长河中的一颗流星,门阀政治具有短暂性和过渡性,它是皇权政治的一种变态,是皇权与士族势力的某种平衡,而这种平衡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平衡上,一旦皇帝经济力量增强,那么这种平衡就不可能存在。作为直达皇帝身边,关系到国家兴衰的选官制度,在由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到后来科举制的一系列变形,它巩固皇权的特性逐渐显露出来,并成为皇帝皇权统治的最佳工具之一。正是这两者本质特性的对立,决定了它们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由选官制度的演变与士族兴衰这一表象可以窥探出封建社会皇权不断加强的历史发展特征。

注释: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②张帆.中国古代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③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M].北宋.

④(清)赵翼.廿二史札记[M].苏州:凤凰出版社,2008.

⑤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参考资料: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猜你喜欢
士族皇权政治
君臣互动与汉代皇权伦理政治特征——以身体及亲缘关系比拟为视角
从赵郡李氏南祖房善权支几方墓志看唐代士族的中央化
南北士族协调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为何这么牛气?
天下第一行书
天无二日国有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