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京京 李海红
商务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应用
邵京京李海红
【摘 要】概念隐喻是语言修辞学中最为常见的语言现象,近年来更是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青睐,然而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可谓知之甚少,所以本文就将通过商务语篇中的实例来总结归纳出三大概念隐喻。语言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概念隐喻也不例外,它不但源于生活,同时又对其产生极大的反作用;人们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将其转化为抽象概念,然后应用于日常交往和学习科研中。因此,准确地掌握概念隐喻能够有效指导英语学习者对商务语篇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商务语篇 概念隐喻
在语言学中,概念隐喻这一语言现象,自产生之日起就已经成为各界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并且已有诸多著作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和推论,也使人们对这一抽象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概念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虽然它相对于其他修辞手段来看,作用甚小并不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却起着修饰和美化语境的作用,不可小觑。从概念隐喻这一概念问世以来,用处最多的地方也莫过于语言学中。文学爱好者在创作时也时常要用到这种新方法对作品进行润色,语言学者也在对其进行研究,由此可见,人们想要设法惯用这种修辞已达目的。故而,当人们初学一门外语时,若要准确掌握和运用这一门语言,概念隐喻则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0年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George Lakoff (乔治·莱考夫)和语言学教授Mark Johnson(马克·约翰逊)[2]在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将概念隐喻正式提出,开辟了认知语言学领域研究的开始,成为认知科学领域中又一项重大发现。而人们也将其运用于日后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之中,并得到了正确的认知。根据 John M.LAWLER[3]在《语言学》一书中所言:“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每一页上所展示的,关于隐喻,最重要的是去体验它。当读者和作者双方的概念结构同样在经验中得到反映射,这些观点才会发扬光大”。因而,人们将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并令其心生感悟的事物和理论在人们的头脑中进行再加工,而后将其转化为抽象事物,再发掘出诸多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产生了映射。
现今阶段,人们也将概念隐喻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之中,所以就概念隐喻只适用于语言修辞学中的一家之说显然有些不妥,虽然它的使用历史久远,但并不是只服务于少数群体,它被人们所创造并被人们发现和加以运用,就单单从其适用范围之广来说,它便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因此,其使用领域也不应受到限制,相反则更应属于所有群体。譬如人们就很好地将其运用在商务领域之中,并有所研究和发现。
美国语言学家Mc Closkey[4]曾经针对商务领域中的概念隐喻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道:“承认隐喻在人们思维中的作用并不影响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相反能够使语言更富于理性、更客观,因为它把更多说服人们的内容至于理智的考虑之下。”从其本质上来说,概念隐喻就是要求我们要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分析另外一种事物。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过程便是理解和分析的过程。因此,概念隐喻不单单是修辞学的研究范畴,更是思维领域的问题研究。因此,我们也不难发现,是思维在支配人们的各种日常活动,无论是与文化相关和与情感相关、还是与人生课题相关和社会相关的活动,都是与概念隐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例如,当我们分析Argument is war.时,就可以运用概念隐喻来分析和理解这个句子,显然人们在这个认知的过程中融入了战争的概念,人们把辩论视如战争,用解决战争的方法来对待辩论,使辩论在概念上与战争形成了对应。除此之外,经济学家也破除了有理有据、逻辑思维的固有习惯,较为频繁地运用概念隐喻进行表述,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隐喻,如Adam Smith[5]在《 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当中以“invisible hand”(无形的手)来比喻市场力量。再如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爆发经济危机后,出现了bubble economy这一经济概念,随即stock market bubble(股市泡沫)也陆续出现。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更是出现了credit bubble(信誉泡沫),trade bubble(贸易泡沫)等概念。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看,人们早先将bubble视为水中的泡沫和肥皂泡,而现在则广泛被应用于经济领域中,人们将经济、股市、贸易和信誉比作泡沫,则是在向我们暗示了一个道理,纵然现阶段我们经济发展呈良好态势,实际上却也如水中的泡沫一样一触即破且难以修复。由此可见,概念隐喻促使了人们对这类晦涩难懂的经济理论的理解和接受。
(一)概念隐喻理论的概述
George Lakoff (乔治·莱考夫)和语言学教授Mark Johnson(马克·约翰逊)于1980年在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这一理论。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他们把这样的隐喻称为概念隐喻。概念隐喻不单单是独立于人们头脑之中的一种概念,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比如说当外语初学者初学一门外语时,学习者为了形象生动并牢记词汇就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并不相关的词汇通过联想实现映射源与目标源之间的对应。
概念隐喻,这一语言现象就从其自身来看,它具有语言独立性,是一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思维认识,通常人们对其并没有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也就难以获得相对深刻的认识,难以明白概念隐喻的特殊作用。但是众多语言学家的出现使问题迎刃而解。当概念隐喻这一语言现象其被语言学家及研究学者加以分析运用时,它便被赋予了语用修辞功能的特点,便存在于语言学范畴之中,为语言学提供了一种新的修辞手段,继而也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来看,概念隐喻这一概念更应分化为语言学研究范围内,但是殊不知概念隐喻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并不单一只是服务于语言学和修辞学,尤其是日常交流和商务活动等领域用之甚广。鉴于此特点,我们显然不能就其各个方面进行面面俱到的研究。因此,在这里我们就将对概念隐喻这一语言现象在商务语篇中的应用实例进行理解分析,为语言研究学者,特别是广大语言学习者提供一种崭新的语言学习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概念隐喻是人们在无数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从人们头脑中所产生的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机制,它不仅能够协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语境,而且也为外语初学者学习语言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学习手段。法国解构主义大师Derrida[1]曾说“哪里有文字,哪里就有隐喻。”由此可见,隐喻无处不在,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如果说一幅画所表现的是一种意境,那么展现这种意境美感的恰恰就是隐喻。Ellen L. Mather就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幅画的确可以抵得上千言万语,而在脑海中能唤起一幅画的隐喻却是具有更大的威力。它和绘画一样,能刺激视觉想象,激起感情反应,而它对注意力和感情的导向作用则比绘画更为显著。因此,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同时也是具有认知功能的语言机制。
(二)商务英语中的概念隐喻
在日常的商务英语使用中,人们得出了隐喻是正确解读和分析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认知思维中的产物,并不断地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和总结。下面为三种概念隐喻范例:
(1)战争隐喻。商品贸易的繁荣发展催生出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人们也将经济竞争视为战争,于是有了这样一个经典的隐喻“商场如战场”,Trade is war或是比作Business is a bombing mission“市场像碉堡。”人们用对待战争的方式来理解商品贸易,说明了商品贸易中的部分概念与战争是相对应的。而商业竞争的方式就如同在战场上角逐较量,同样也有对峙、进攻、防守、反进攻、输赢等形式。从以下例子中就可看出商业与战争的对应关系:
A.商业竞争亦是战斗
①Global institu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ight with protectionism.
②The North was easily able to defeat the South by starving the South of weapons through a near total blockade.
③As we plan to launch more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attract them, the infrastructure will be maturing, and the local economy is growing at a fast speed.
B.商场亦是战场。
①The protests sparked concerns that a erupt between Asia’s two largest economies.
②The company launched an advertising campaign touring its commitment to privacy.
③They are sure to win the project.
(2)水的隐喻。水乃生命之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替代。世间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水也毫无例外。水可以细水长流、奔腾不息,也可百纳成川、滴水成冰。而人们也根据水的流动和变化特点联想到了经济领域的目标域,形成了映射。例如:
①Protective trade s associated with legislation designed to preserve jobs and cash flow for domestic businesses and consumers.
②The new export sector creates has a ripple effect throughout the economy.
③The importer should have sufficient balance sheet liquidity or be confident of obtaining working capital by way of import for financing.
④These business-savvy merchants have gained more steam for their commercial expansion in China.
⑤Electric goods fall within the scope of our business activities.
(3)情感隐喻。情感可以说是构成一个完整人格的一个重要分支,没有人甘愿做一个“无情”的人,脱离情感而活。而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更是以不同的声音诉说着不同的话语来传情表意,隐喻的出现恰恰使人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情感表达,如:
①Our products enjoy great popularity.
②The China-Africa trade structure has been gradually optimized.
③Kan has com under fire from domestic critics over his handling of territorial rows.
④Higher equity ownership can provide managers with greater freedom to pursue their own objectives without fear of reprisal.
通过上文总结出的三大概念隐喻在商务语篇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人们便可以对概念隐喻这一抽象概念有了准确清晰的认识,理解了虽然因地域差异人们对文化的理解迥然不同,但是就如世间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更有其独特的相关性,而概念隐喻即是这其中促使人们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的一种手段。如此,于是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人们来说概念隐喻就成为了其更好的与人交流、传情达意的方式之一。并且也为广大语言学家、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美化语境的修辞手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语言修辞学。对于从事金融领域工作的人士来说,概念隐喻所体现的作用更是难以言喻,不单单是使商务信函更加生动简明的传达其潜在内涵,也同时解决了商务信函语言单调乏味和难以理解的问题,使商务信函阅读起来不再味同嚼蜡,反而妙趣横生。
本文通过从概念隐喻中的三大隐喻入手,举例分析了概念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具体应用,并得出结论,概念隐喻无处不在,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现如今人们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已经不再仅局限于对修辞学领域的研究,而是扩展到了其他许多领域;从人们最初对具体事物的词汇的应用中获得了抽象思维的能力,然后将这两种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应用到认知领域并找到了他们的对应关系,概念隐喻发挥了极大作用。
在当今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概念隐喻的作用和其实际应用价值更是不容忽视。显而易见,概念隐喻在商务英语中具有文化交流作用,同时又是认知学领域的重大发现,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好地揭示了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而今天我们利用概念隐喻进行分析的经济理论概念所取得的成果更是有目共睹。通过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概念隐喻不单单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反也在同时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指导着我们更加准确认真地分析和理解经济理论、翻译经济文章并且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扮演商务角色和出席商务活动。
参考文献:
[1]Derrida.Margins of Philosoph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31.
[2]Lakoff,G and Johnson.M Metaphor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WLER John M,HELEN Aristar Dry.Using Computers in Linguistics: A Practical Guide[M].London:Routledge,1998.
[4]McCloskey,D.Metaphors Economists Live by[J].Social Research,1995.
[5]Adam 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M].Modern Library,1994.
作者简介:邵京京(1994-),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李海红(1975-),女,山东海阳人,硕士,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