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岩
高校德语多模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张 岩
目前我国高校德语教学中,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本文将“多模态”与“翻转课堂”这两种教学模式融合于高校德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与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能力,对高校德语教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性意义。
高校德语教学 多模态 翻转课堂
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还停留在平面教学领域改革,深层次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尚未完善建立,层级建构以及评价机制不完善,理论性和系统性不强,实践性较弱。
近年来,多模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许多高校外语教师的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一直是高校关注的问题。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满足德语教学个性化需求
多模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分享、教师补充延展为主,教师教学为辅。提高对德语学习鲜活网络资源利用,第一时间接受最新的德语语言信息资源和文化知识,汲取书刊报纸等传媒的实事内容,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德语实践教学活动,满足其个性化教学需求。
(二)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德语实际应用能力
多模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更自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语言天赋。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足的发展,对自我价值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而且能有意识地运用现有的学习平台加以实践。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课堂互动中不断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三)有利于创新德语教学模式、成绩考核机制
重新构筑了学习流程。“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同时在素质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模式、项目教学、德语测试以及跨文化教学等方面做出客观的分析。
(四)更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德语学习资源
目前,由于互联网终端越来越多样化,轻便化,德语教学模式也可采用手机幕课、微信课程等灵活形式进行。同时,要加强同国内外德语教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与联系,随时分享更新德语教学最新研究成果,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把传统课堂转化成为课外、移动、数字化学与教的新型教学平台,甚至可以实现在互联网上共享德国大学的教学课程。
(一)传统德语教学观念行为顽固
要推行多模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先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入手。行为的改变远比观念的改变要困难得多,教师可能要花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课堂中实践,才能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中走出来。
(二)增加一线德语教师教学负担
教学资源与其他一些学习材料是提供给学生并直接支撑学生学习过程的,因此需要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教学。有些教师本身承担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还有任务以及课题需要完成。这都会打消高校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缺乏多元化的评估机制与考核机制
在评估考核机制上,创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即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阶段的多元化,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养同时进行评价。在评价标准上,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项目教学的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在每次活动中的进步程度。在评价主体上,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四)硬软件技术水平不足,教学资源分享不畅
多模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较高地互联网硬件设施装备,硬件水平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多模态教学模式单一化”。而在软件方面,教师往往对翻转课堂教学软件操作不熟,无法掌握软件应用技能。还存在着德语教材陈旧,教学资源分享不畅的顽疾。
视阈下模式研究是一种有价值的德语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德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虽然此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但随着外语教育理念的更新,硬软件设施的升级,以及互联网资源的不断分享,只要遵循外语教学规律,大胆创新改革,这些问题都会逐一解决,实现德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互动,提升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1]曾庆敏.多模态视听说教学模式对听说能力发展的有效性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72.
[2]张点.基于"翻转课堂"的多模态化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模式个案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73.
[3]罗琳.浅论德语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68.
[4]薛松.德语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四川教育学报,2007(10):51~52.
[5]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黄国文.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1.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本文系大连外国语大学校级重点项目《多模态视阈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5Z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