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锡昌
浅谈聂绀弩的诗魂风骨
覃锡昌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古典诗词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从进步与发展的角度看,古典诗词在当前乃至将来仍然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为了弘扬诗词文化,推动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华诗词学会、光明日报社、《诗刊》社、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湖北省文联、湖北省荆门聂绀弩诗词研究基金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等九家单位面向华语界设立了“聂绀弩诗词奖”,并举办“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旨在通过对聂绀弩这位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大诗人的研究,激发海峡两岸诗词爱好者研究中华古典诗词的热情,随着各项活动深入推进,当前聂绀弩诗词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呈现方兴未艾的态势,各地诗友在研究中也获得诸多新感悟。本人认为,深入研究其诗词更应该从研究聂绀弩本人入手,尤其应聚焦特定的历史时期,深层次贴近和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更能感悟诗人特有的卓然不群的风骨。
首先,聂绀弩所处的时代及他的经历都是历代诗人鲜能比拟的。从时代背景看,他是一个主动投身革命洪流的共产党人,经历过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经历了千难万险的考验和斗争的洗礼,最终成为一名党的优秀文艺工作者。
从个人经历看,当时他是鲁迅组织的“左联小组”五人成员之一,同鲁迅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以手中的笔为武器,惯以散文、杂文等形式敢冒统治阶层之大不韪,针砭时弊深刻揭露旧的世界;笔端翻飞、激扬文字旨在唤醒人民的觉悟;其后他又投身黄埔军校学习,并最终在党的感召和培养下成为一名终身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自我情怀的伟大诗人。
可以说,是艰苦复杂的斗争经历培养和造就了聂绀弩“果敢坚毅、耿介正直、情怀坦荡、豁达乐观”的特有风骨。历数唐宋元明清等诗人辈出的时代,诸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辛弃疾、苏轼、李清照等伟大诗人,固然“贴近人民”,但是他们或多或少受到时代局限,在观察事物的立场上往往带有自己阶级的局限性,他们的诗词最多是同情一下劳动人民的某些处境和遭遇,而聂绀弩与他们却截然不同,他首先是一个彻底的共产党人,其次才是一个革命文艺工作者。
其次,胡乔木曾说过“聂绀弩是继鲁迅后杂文及散文的第一人”。可见聂绀弩在这个领域的地位与影响力。后来,聂绀弩选择诗歌的形式作为自己寄情抒怀的主要手段,并将自己在散文、杂文上多年沉淀的功力运用在诗歌上,敢于将杂文的鲜明观点通过诗歌形式创新表达,可谓是大师级的创新尝试。建国前他很少写诗,他的诗词主要创作于文化大革命前后一个特殊历史阶段,这就又给他的诗带来几分特别思绪与情怀,也就产生聂绀弩特有的诗魂与风骨。纵观他的几百首诗词,大家都不约而同说他的诗词不拘一格,别开生面,多姿多彩,自成一体,即“绀弩体”。特别是在《北荒草》几十首诗,是在他被打成“右派”,处于人生最低谷时创作而成的,这些诗也最能反应聂绀弩的诗歌特色,所以我从《北荒草》中的诗词纵谈聂绀弩的诗魂风骨。
诗风是诗人笔风的真实体现,也是诗人的人格的必然反映,聂绀弩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圣贤老者。大家都说聂绀弩先生的诗别具一格,称之为绀弩体,这就是说他的诗与众不同,我们谈聂绀弩诗的异同也就必然要说说聂绀弩的人有何不同。我在开篇时已讲了,聂绀弩不同于历代诗人是因为他有着特别的人生经历,我们不单要从诗人层面分析和认识他,同时也要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的层面加以分析和研究。聂绀弩是在大革命时期投身革命的老知识分子,在前半生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他的无产阶级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如袁枚所论断的诗“有性情而后真”,“有学问而后雅”,聂绀弩的诗之所以通俗典雅滑稽幽默,就是因为他既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渊博知识为基础,同时能以杂文家和散文家的独特视野来观察和认知事物。
在如何吸收、消化和提炼民间诗歌精髓方面,聂绀弩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文化功底。他将民间的口语利用自己的渊博梳理升华使之合律成章,许多民间的谚语通过他的独特加工,显得既通俗接地气又典雅幽默,尤其是在北大荒劳动期间,那最著名的几十篇诗词中大都以口语成文成章,亲切风趣。
例如,《挑水》一诗中“这头高便那头低,片木能平桶面漪”,两句写实,白描劳动人民常见的挑水场面,虽语言通俗,但寓意深刻且富含民间哲理。第二联“一担乾坤肩上下,双悬日月臂东西”的对句更是运用李白“双双悬日月”这一典故,把这首诗从朴素民间哲理层面,提升到新时代的革命者与建设者那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博大气魄与胸怀,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境界。
再如《伐木赠尊棋》首联“千年古树啥人栽,万叠蓬山我辈开”,很通俗易解;第二联“斧锯何关天下计,乾坤须有出群材”,把诗意拉到“劳动者勇担新世界建设大任”的新境界,使其磅礴意远;尾联又以人们口头语收束:“四手一心同一锯,你拉我扯去还来”,表面上看语言很通俗,却形象逼真,将伐木写得声情并茂,寓意只有“同心协力的合作方可达成”。首联和尾联的“话糙理不糙”,配合中二联直抒胸臆,做到了让粗浅的语言绽放出高雅的火花。
还如《伐木赠张先怡》:“湖南儿女不知愁,完达山中雪作裘。百日皆夸茅屋暖,一冬尽与赤松游。大呼乔木迎声倒,小憩新歌信口流。痒煞烹调能手技,替人风里煮猴头”。该诗似乎是伐木工地大家歌颂张先怡的顺口溜,诗人按律诗要求规整后则显得特别恢谐可亲、朗朗上口。可以说来源于生活,但不盲目高于生活,依旧贴近人民,不失本味,不失本调,不失本心,难能可贵。
聂绀弩先生的诗之所以这样通俗易懂、和睦可亲,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心中有人民,有同志,有朋友,有生活,有感情,接地气。这也是他的个性所致。
聂绀弩经受了长期艰苦复杂的革命斗争考验,造就了他坚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他既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的共产党人,又是一个讲政治守纪律有原则的贤达老者。
他才华橫溢,有着旷达的革命情怀,被朱希称之为“论武略可以为将,论文才可以为相”之人,但因种种复杂政治原因,他不仅没有被委以重任,反而错判为“右派”及反革命分子而送进监狱。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政治局面,他从不丧失立场迷失方向,对革命对生活从不气馁,对个人得失和处境遭遇从不悲观和失望,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
正是对革命理想和前途的信念坚持,凭借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在动荡时期,主动请缨,到祖国最边远的北大荒接受劳动锻炼。也正是他这一颗对革命、对生活的火热之心,在北大荒用自己多年来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通过敏锐的视角,以诗词为载体,终于找到一个新天地,迸发出新的艺术光彩。通过手中的笔,聂绀弩对新人、新事进行热情讴歌,他对社会、对事物、对组织、对人是那样的充满激情,他的诗中,看人、看事、看生活的视角总是高人一筹。
他独特的诗德诗风令每个读者为之感动,他从不以个人得失和处境的优劣而丧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不因为个人受到某种打击和遭遇而心存不满,以诗词发牢骚,以私念打扰自己的理性思维;从不动摇自己对劳动、对劳动者的热爱与敬仰。
我们仔细研读一下,他在北大荒创作的近60篇诗词中,无论是写劳动观感,还是写自己参加劳动的过程,或是写劳动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及劳动成果,总是那样的愉悦乐观,阳光向上,把歌颂劳动的主旋律敲击得清脆悦耳,感人至深。
如《刨冻菜》一诗,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白菜隆冬冻出奇,明珰翠羽碧琉璃。故宫盆景嵌珠宝,元夜花灯下陇畦。千朵锄刨飞玉屑,一兜手捧吻冰姿。方思寄与旁人赏,堕地惊成破碗瓷。”这首诗充分反映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成果的一种愉悦心情。白菜冻出奇,奇得如明珰翠羽,碧玉琉璃,似故宫的盆景与珠宝,如元宵夜的灯笼。他爱,他赞美,他亲吻,还有心寄给远方的朋友来欣赏。我们也从白菜冻出奇折射出事物的另一面,北大荒的气候真冷,条件真恶劣,在这样的环境中劳动该是多么的艰苦,但诗人却一字未提,此处无声胜有声,诗人在此种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劳动,却从不气馁,从不叫苦怨恨,只有愉悦乐观的道德情操,反映了诗人的豁达与坦然。
又如《给马飞天送饭》一诗:“昼夜人停车不停,大田漠漠铁牛耕。风高能卷千重土,月黑惟看两盏灯。车上姑娘和汗下,雨中芍药让人清。馌羹捧献心惭绝,君自飞天我地行。”诗人在北大荒几年,牧马放牛,挑水种菜,锄草搓绳,送饭打更,各种杂活都干过,这首诗是写一个女拖拉机手的精神风貌和劳动态度,诗人通过“月黑”“风高”四个字把女拖拉机手的豪迈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诗人高超的语言能力。诗人还以“飞天”与“地行”做对比,表达他对劳动者的由衷赞美,“飞天”双关敦煌石窟的女神,大大丰富了劳动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与内涵品味。
再如《柬周婆》一诗:“龙江打水虎林樵,龙虎风云一担挑。邈矣双飞梁上燕,苍然一树雪中蕉。大风背草穿荒径,细雨推车上小桥。老始风流君莫笑,好诗端在夕阳锹”。这是以诗代信,写给夫人周颖,告知夫人他正在黑龙江从事挑水打柴的劳动,艰苦的生活,一经诗语道出,便有一股豪迈的雄气外溢,兼以龙虎地名的巧用,使纸墨生辉。又化用杜牧“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和陆游的“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来表现自己在北大荒的劳动景象,淡化痛苦和忧愁,强调诗画一般的劳动景象与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实属文之功,人之情,诗之德。
综上所述,聂绀弩别具一格的诗风,来自于深厚的文化功底与正直的、高雅的人格品质;他独特的诗德,出于他坚毅乐观的人生理念与阳光耿直的道德情操。
几十年革命生涯,聂绀弩经历了许多风雨,受尽了百般挫折打击,这一切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阅历和知识面。艰苦复杂的社会实践历练,造就了他思想的睿智,气度的恢弘,胆魄的雄浑,眼界的高瞻,目光的敏锐,胸怀的豁达和才思的机敏。我们赞赏聂绀弩的诗魂精髓,是不是应该从他的人生历程和人品个性及思想道德情操的角度,深深的感悟他的诗词情怀呢?
聂绀弩为人做事很脱俗,没有杂念私心,率真耿介,是什么就是什么,敢想敢说,他自己曾经说:“我未学诗,并无师承”,“均前人所不耻者,一为以文为诗,一为野狐禅”,“诗以穷工”,“当人穷到可以更深刻地领会一些所谓的人情,更能接触到通常人们所不留心的人、生活、阶层,得到许多诗的资本”。就是心有所思,诗有所言,发乎于心,形之于诗,就是“我以我诗行我法,不为人弟不为师”。这就是他所说的以文为诗,行野狐禅,说破了,就是超凡脱俗,达到了坐禅脱俗的思维与境界,这也就是聂绀弩的诗词之魂吧。
对于其坐禅脱俗的境界,从《放牛》一诗可见一斑:“生来便是放牛娃,真放牛时日已斜。马上戎衣天下士,牛旁稿荐牧夫家。江山雨过牛鸣赏,人物风流笛奏夸。苏武牧羊牛我放,共怜芳草各天涯。”诗人本是放牛娃出身,为了报效国家,年轻时他豪情满怀,跃马扬鞭,总想为国家干一番大事,现在在蛮荒之地放牛,看到了雨后的江山美景,不由激起了报国的壮志,现在姑且再风流一把,把自已当做年事已高的老牛倌,鸣笛自乐,美美地自勉一番,这是多么洒脱!此时的他又想起了西汉苏武牧羊的故事,虽然时空相隔几千年,共同的期盼却是能为祖国奉献一点力量,这是多么忠诚!短短一阕诗,折射出诗人多么美好的愿望啊,这不正是诗人的诗德所在吗?
又如《脱坯同林义》一诗:“天晴日暖水澌澌,要起高墙好脱坯。看我一匡天下土,与君九合塞边泥。万方俯首归行列,广厦萦心定作为。倘晋文公来讨饭,赏他一块已丰施”。诗人自得其乐:“看我吧,把天底下的一筐一筐的土填进坯模里,同大家把北大荒的水和土都搅和一遍,这些土坯也听从我们的摆布,规范有序,排列整齐,再绘制蓝图,有了坯砖,就有广厦万间了。”这时的诗人没有因年事已高,从京城到北大荒挖土和泥坯生怨言,而是胸怀国家,他还想起管仲匡扶齐桓公,会盟天下的故事,写出了胸中大志,抒展忧国忧民的一身正气与期盼,这是何等的气度与坦然!
再如《瘦石画苏武牧羊图》一诗:“神游忽到贝加湖,湖上轻呼汉使苏。北海今朝飞雪矣,先生当日有裘乎?一身胡汉资何力,万古人羊仅此图。十九年长天下小,问谁曾写五单于。”诗人开篇就道出了对爱国英雄苏武的深深思念与追怀。接着问道:北海漫天飞雪寒气逼人,先生当年有裘御寒否?一声问候,道出了诗人的殷切关怀。接着诗人又追问,先生你一生为汉,坚守在胡地,是那样的坚贞不屈,靠的是什么力量呢?诗中自答是爱国的情怀。历史怎么会忘记你呢?那就破例一下,画一张人和羊的图,犒赏与你吧,让天下的人永远记得你。天下的画家没有描画过显贵的五位“单于”,然而历史是公正的,爱国英雄千秋万代,为人敬仰,诗人由画及人,赞美苏武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诗人渲染什么,提倡什么,一目了然,诗的感染力何其深,何其妙,何其美也!
(作者系湖北省荆门聂绀弩诗词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荆门市诗词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江 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