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偏异行为及其矫正策略

2016-12-05 07:10李丽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家长心理幼儿

李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66-01

偏异行为一般也可以把它叫做心理行为偏差。一般是指个体及群体存在偏离大多数正常人所具有的心理行为的某些现象。那些没有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幼儿缺乏道德感等的行为我们可以称他为偏异行为,有时这些行为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和不利。偏异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的,也就是攻击型行为。其主要表现为做事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学习提不起兴趣,常常违反纪律,行动过于粗暴,有些比较严重的还会欺骗家人和老师等。一类是内向性的,也就是退缩型行为。主要表现为话很少,有点胆小退缩,孤独离群,不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或者比較听话,但是容易激动,患得患失,躁动不安,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在严重一点的话,就会变成情绪性行为。

1 偏异行为产生的原因

1.1 客观因素

幼儿偏异行为产生的客观因素包括:父母精神有障碍,如他们经常酗酒,有时还有神经症;母亲分娩的时候不是很顺利,导致幼儿轻度脑功能障碍;家庭环境不良,如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的婚姻状况,经常性打骂、训斥孩子;或者是对孩子过分的宠爱、放纵;学校教育不当,比如教师态度比较冷淡,不尊重、不关爱学生,处理问题不公平、不公正等;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和小伙伴的不良行为也会引起幼儿的问题行为。

1.2 主观因素

幼儿偏异行为产生的主观因素首先有意义障碍。幼儿头脑中本来有好多自己的思想、需要等,这些思想、需要大部分都能被他们自己所接受、理解,但是有时如果你讲了某些方法、规则之类,幼儿又不能够清楚的理解,这样就会出现意义障碍,也就影响到他的行为表现。如任凭你苦口婆心地在那边讲,他却什么感觉都没有,甚至认为你是“存心整人”或者“虚情假意的,然后他就采取对抗行为。然后是心理冲突。有的幼儿在动机选择的时候往往产生心理冲突,儿童的心理冲突一般是由于学校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一致造成的。此外,儿童自己在满足需要与抑制需要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生心理冲突。其次就是挫折。有一些儿童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然后采取行动,但是在行动过程中会遭受到挫折。如幼儿交往失败,就会从中感到自卑,有时在与别人的接触中发现和别人的差别和不同,幼儿都会感到不适应,然后出现偏异行为。

2 幼儿偏异行为的矫正策略

对于某些幼儿具有偏异行为,我们应采取哪些方法策略来改善和矫正他们的行为呢?下面一些指导方法,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1 教师的指导策略

2.1.1 指导时不动声色,能巧用言语暗示

对于不太严重的幼儿行为问题,一方面,教师最好能够在发现问题的那一瞬间不动声色地加以指导,尽可能做中性判断;另一方面,老师应在事后认真分析幼儿做出这种行为原因,改变固有的思考习惯,多给予幼儿一些关注,能用转移注意力和暗示的方法逐渐改变幼儿的偏异行为。

2.1.2 仔细观察,辨明原因

有很多行为问题,幼儿经常出现,我们不能够仅仅命令幼儿改正或者口头提示,有时通过其他方法转移其注意力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教师就应该从问题入手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如果幼儿在某些技能方面优缺点,教师就应该选择恰当的方法培养和指导,发展他们的动作技能。

2.1.3 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和谐发展

适当减少环境中产生偏异行为的刺激。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空间、丰富的活动材料,安排合适的活动场地,并与幼儿一起来制定活动规则,就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与冲动,从客观上就有助于减少幼儿的偏异行为。

2.1.4 尊重和爱护幼儿,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与幼儿交往,成人要本着和幼儿平等的态度,哪怕幼儿犯了一点点错,成人也不能因此喝斥和打骂他们,而应当正面加以引导,充分尊重和爱护幼儿。

2.1.5 家园合作,巧用期望效应

对于某些问题行为比较严重的幼儿,老师一方面要帮助家长,让家长知道幼儿行为问题的存在,还要劝导家长耐心等待,不要认为一下子就能解决问题,这得慢慢来。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利用期望效应,让孩子感觉到自己非常棒,然后渐渐的有所改变。

2.2 家长的指导策略

2.2.1 父母更新原有的态度与观念

幼儿成长过程中有一大特点就是善于模仿,尤其是小班的幼儿,大部分时间幼儿模仿对象主要是父母,所以父母应教育子女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使幼儿能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

2.2.2 父母关心子女的生活行为和学校生活

现在一些好的幼儿园,不仅仅只是运用家校通联系家长,在班级还设置摄像头,家长随时监控,老师还建立QQ群,随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联系,上传幼儿照片供每个家长观看,以使家长随时关注幼儿的动态。如,大班举行的广播操比赛,老师拍了很多幼儿做操时的照片上传在家长群中,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这种家园联系的方式不仅方便简单地让家长随时了解到有关幼儿的信息,还增进了家长与幼儿的感情,让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都是有成就感的。

3 结语

幼儿的偏异行为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与生活发展,影响国家民族素质的提高。人们理应引起关注,现在开始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大力开发此项工作。教师和家长应该团结合作,充分运用已有的能力帮助孩子改善和纠正他们的偏异行为,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完美的体魄和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庞建萍,柳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2).

[2] 杨晓晶.家园共育,改善幼儿行为偏异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14).

[3] 郭力平,王希,王隽,曾智,徐启丽译.早期儿童教育指导-基于问题解决的方法[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家长心理幼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