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怎样结“扣子”卖“关子”

2016-12-05 06:50余俊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扣子老大爷悬念

余俊

清人但明伦说:“文忌直,转则曲。”意思是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转折跌宕才能曲折有致。清人袁枚在《小仓山房尺牍》中就很幽默地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写作叙事性作品有时是需要一点儿腾挪跌宕的,因为平铺直叙罗列过程,那便和文学无缘了。要使文章转折跌宕,设置悬念当为首选。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暂不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兴趣和急切期待的心理,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悬念法一般运用于叙事性作品中,通常在叙事过程中有意结下一个“扣子”,以引起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急切关心。这种写法容易引人入胜,形成波澜。悬念的设置一般要有三个环节:第一是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谜面,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第二是利用“悬”而有“念”的心理因素,使读者产生急切求解的心理;第三是拨开密布在读者心头的疑云,即解决矛盾,揭示谜底,让读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艺术上的享受。

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标题法。即是利用标题设置疑问,制造悬念。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件事是谁干的》《妈妈称职不称职》等。

二、倒叙法。即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最精彩的部分特意提到文章的开头,使读者产生一种追根溯源的欲望,然后再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例如《一场误会》的开头:“今天早晨,在水东街上,一位初中生正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后面,一位老大爷在紧紧跟随。转眼间,这位初中生迅速地闪进了学校,径直朝班级走去,老大爷也急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要跟踪这位初中生呢?这还得从上个星期天的下午说起。” 老大爷为什么要跟踪这位初中生呢?读者自然就带着疑问迫不及待地读下去。

三、插叙法。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以此制造悬念。如鲁迅的《故乡》,当写到“我”回故乡准备拜访亲戚本家时,情节突然中断,插入一大段回忆少年闰土的文字,制造了悬念——“我”拜望亲戚本家了吗?闰土为什么很想见“我”一面?读完插叙的内容以后,我们不禁又要问:“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闰土现在怎样了?我们见了面,闰土还会口若悬河,无话不谈吗?悬念一个接一个,一环扣一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宕起伏,读来趣味横生。

四、误会法。利用误会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如《刘老师!你要小心一点》的开头写道:“刘老师!你要小心一点!”读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居然有学生恐吓老师,谁这么大的胆子?读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是班级的一位女生为了提醒老师不要感冒而写的一张字条,没想到引起了大家的误会。

五、欲扬先抑法。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加以贬抑,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进行颂扬。运用此法,能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如《为老师打分》一文这样写道:“是啊,是啊!我们终于可以‘整老师一回了。我一定给我们的班主任打个低分,谁让她对我们这样“狠”呢?”先贬抑班主任对学生“狠”,而文章最后写道:“老师啊,是我们错怪您了!您的严厉,您的训斥,您的辛劳,您一切的一切不都是为了我们吗?”学生由“怨恨”转为“理解”,文章由“抑”升华为“扬”。原来作者是想利用前文的“抑”衬托后面的“扬”。

六、设问法。即是运用设问制造悬念。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开头用妈妈的一句问话造成悬念: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做什么?这样,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引出下文的故事。这种写法,要比直接陈述事件的经过更让人兴味无穷。

需要指出的是,设置悬念要注意四点:第一,设置悬念贵在巧,巧于藏而不露,即设置悬念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而故弄玄虚,就会显得虚假而不可信,也就失去了设置悬念的作用。第二,设悬要早,解悬要迟。在情节起伏变化的过程中,“起”后不必急于求“伏”,而应有意识地步步铺垫,再步步解疑,则能产生更加感人的叙事效果。设悬早,抓住读者就早;解悬迟,便可以从容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第三,仅为追求行文过程中的曲折多变,而刻意设置悬念,使材料与现实严重不符,失去材料的真实感和可信度,终将导致弄巧成拙。第四,设置悬念后,要记得适时解开悬念,切不可让悬念一悬到底,这就如说相声一样,须先尽力“卖关子”,最后不忘“解包袱”。

【一试身手】

两个失眠的人

河南省信阳市第五中学如月文学社

吴明洁

静夜,和风轻拂,树影婆娑,万物皆睡在夜的深处,偶尔传来一阵■的声音。有两个满心愁云的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一直兢兢业业工作认真负责的胡老师,终于批改完作业,躺在了床上,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今天的工作终于做完了。”她取下眼镜,揉揉眼睛,想合上疲倦的双眼却怎么也合不上。微弱的灯光同样伴随着她的思绪:“今天上午媛媛真是太过分了,竟然穿着高跟鞋浓妆艳抹地到学校来了,这不是明摆着向校规挑衅吗?我批评她几句,她居然还和我顶撞,唉……这孩子以前不是这样的啊,现在怎么……”

月光依旧映入帘里,似流水洒落一地。

“媛媛这孩子也真够可怜的,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又有痴呆症,她根本得不到太多关爱。我今天批评她时说得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她哭得好委屈,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啊,这样做真的有些过火。嗯……可是……”

胡老师把被角往上拉了拉,她之前脑子里虽然想了很多,但此刻却不想再想了。她抬头望望窗外的明月,她就一直凝望着,那双灵澈的眼睛仿佛要洞穿整个月球。

一直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的媛媛最近显得有些反常。她不再按时完成作业,也不帮奶奶分担家务了,甚至还与奶奶顶撞。用媛媛的话来说,她正处于叛逆期,就应该这样。媛媛把今天早上梳的“爆炸头”又梳回了原来的样子,把高跟鞋脱掉,皱起眉头看看那红肿的脚,还洗掉了浓妆。媛媛躺在床上,无奈地合上双眼却怎么也合不上。微风伴随着她的思绪:“今天胡老师真是太过分了!她怎么可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那么说我!凭什么那么多同学都可以得到父母的关爱而我就不能?我就是个没有爸妈的孩子,我就可以放荡不羁为所欲为!我……我……”媛媛真的怨胡老师“太过分了”吗?媛媛真的认为自己可以“放荡不羁,为所欲为”吗?

媛媛把头埋进被子里,泪水划过脸颊浸湿了枕巾。

“听同学说,胡老师为人和蔼,教学严谨,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上一次我生病了,还是胡老师带我去看的病。唉,我这样做的确不好,不仅违反了校规,还让自己在同学面前难堪。胡老师这样做也是为了我好呀,我真的不该……”

这两个失眠的人在这一夜仿佛都真正意识到了什么。

第二天清晨。媛媛梳了一个清爽的马尾辫,穿着一条带有碎花的连衣裙和一双藏青色帆布鞋。媛媛看着镜子里干净大方的自己,就像一朵冰清玉洁的百合,会心地笑了。

学校里,两人先后到达班级,胡老师正准备找媛媛,媛媛却已经站到了胡老师身旁,她们一起抬起头。“胡老师——”“媛媛——”

【教师点评】

我们在写作中常常疏于悬念的设置,作文显得平直松散,缺乏匠心。本文在设置悬念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首先,题目就吊起我们的胃口——是哪儿两个人?她们因何失眠?接着往下看,文章开端一下子又扣住了读者的心弦——这“两个满心愁云的人”为何而“愁”?又是什么让她们“彻夜难眠”?再往下读,悬念又起——疲倦的胡老师为什么合不上眼?媛媛为什么“向校规挑衅”?为什么还和胡老师顶撞?胡老师的做法是不是“真的有些过火”?再读下去,我们似乎愈陷愈深,前面的悬念还未解开,又陷进新的悬念之中——媛媛真的怨胡老师“太过分了”吗?媛媛真的认为自己可以“放荡不羁,为所欲为”吗?本文就是这样通过层层设置悬念的方法,使情节一环紧扣一环,吸引读者带着浓厚的兴趣一口气把全文看完。巧置悬念,让本文起伏有致,尺水兴波,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扣子老大爷悬念
扣子歌
巧设悬念增魅力
测试听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奖励
买草莓
给我一个扣子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