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朝阳
钓鱼捉鱼
牛街地处川滇边界,东经 104°,北纬28°,属中亚热带、北亚热带两种气候类型,河谷地区年均日照近900小时,江岸气候温和,夏季比较炎热,降水十分丰富,独特的气候类型造就了牛街丰富的渔业资源,白水江适合细鲢鱼、黄辣丁、木杠子、桃花鱼、石巴子乃至娃娃鱼等各类淡水鱼或者两栖动物的生长,牛街河鱼味道鲜美,无论是油炸还是糖醋、红烧,都是上好的美味佳肴。多年来,许多勤劳的牛街人也会利用闲暇的时间下河捕鱼、钓鱼,贴补家用,甚至有打鱼人以打鱼为生。那时候白水江不但寄予了大爱无私的馈赠,对于我们白水江的娃儿,也一点都不吝啬,白水江的娃儿照样拿起鱼竿,钓起一条条肥美的鱼儿,钓起一次次无邪的童趣。
小娃咡当然不能和大人相比,大人可以使用渔网捕捞,一网撒下去,一条条鱼咡尽收网底,那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我们小娃咡虽然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和技术,但是我们用我们的鱼竿照样可以钓起鲜美的鱼儿。钓鱼首先得有一根好的鱼竿,讲究一点的到竹林选上一根又直又细又匀称的竹子,或者把弯的地方用火烤的办法让竹子变直,在竹竿前端绑上一个我们牛街娃咡称为“跑子”的圆圈以供我们称之为蚕筋的鱼线穿过,尾端再安上一个我们称为“车盘咡”的轮盘来收放蚕筋,蚕筋的前端再系上鱼钩,好的鱼钩还要买那种有倒刺的,这样鱼儿咬钩了就逃不掉了,当然,我们更多的时候就是买一颗针来烧红自己就把它弯成鱼钩了,在离鱼钩一拃左右的地方还要系上一个“坨”来让鱼钩沉底,一般我们是拣一些牙膏皮高温熬制而成,实在不行,系上一块石头也可以。现在想起来,虽然没有现在商店里面出售的成品那么高大上,可是单单这个制作的过程就充满了无穷的乐趣了。鱼竿做好了,跑到阴暗的地方挖一些蛐蟮咡——也就是蚯蚓,到河边往鱼钩上一穿,往水里一扔,然后就是河边上耐心地等待,眼睛盯着鱼竿前端的蚕筋,见到蚕筋一紧,甚至还拉动了鱼竿,那就说明是鱼儿咬钩了正拖着跑呢,赶紧提起鱼竿、收起鱼线,嘿,一条鱼儿就出现在水面了!当然有时候提起来的是一只破草鞋,原来是水中的破草鞋拌着鱼线拖动了鱼竿……记得小时候每到假期,我们弟兄几个就会到文家桥也就是菜籽沟入江口哪儿去钓鱼,下午爸爸下工了,他就会带着蒸好的馒头来找我们,和我们一起钓鱼,带着我们洗澡,那是我童年生活中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光……天快黑了,我们把钓到的鱼穿成一串,挂在鱼竿上,像得胜回朝的将军那样一路满脸自豪地回家了,回到家中,妈妈指挥着我们剖去内脏、腮,然后放在油锅里炸得脆脆的、酥酥的,撒上盐巴、海椒面,那味道,简直不摆了!当然有的时候简单一些,除去内脏和腮,洗干净抹上一点盐,用菜叶子裹起,放在火边慢慢地烤,不一会儿,烤熟了,剥开菜叶,伴着阵阵蒸汽,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怎一个爽字了得!要是运气好钓到大一点的鱼,那就舍不得拿来当零食了,放在水盆里喂起,第二天,做成一锅鲜鱼汤,那又是饭桌上的一道美味了!
关于鱼儿的记忆,还不仅仅是钓鱼,水性好的,还可以摸鱼呢,也就是直接在水里捉鱼,一个“命头”扎下水去,往石缝里寻找,发现了鱼儿,悄悄游过去,伸开双手,一只手奔鱼头,一只手奔鱼尾,奔鱼头的一只手稍稍快一点点,双手前后一圈,前后圈住鱼儿,鱼儿往前往后都跑不了,然后举起鱼儿,往岸上一扔,嘿,那鱼儿就是你的菜了!
摸鱼那是高手的活儿,我们干得更多的还是撮鱼,对,就是用撮箕来撮鱼。或者就在河边拣一个烂撮箕,或者专门从家里带上撮箕,就在水边就可以开撮了,一手拿着撮箕屁股,一手还要在水里划动,好把鱼儿赶到撮箕里面,一撮箕下去,往往就会有好几条鱼呢,只是撮箕撮的鱼儿很小,一般不能吃,只能够拿来装在瓶子里玩玩,当然要是遇到涨水,水流浑浊湍急,看不清哪里有鱼,有的时候运气好还能撮到大鱼呢。要是条件好一点,水浑的时候就无需使用撮箕了,直接用“舀子”来舀了,所谓舀子,其实就像今天小朋友们捕蝴蝶的那个网,只是舀鱼的更加的坚牢,网眼也要大些。浑浊的水中,一舀子舀下去,运气好的话,一条大鱼就起来了!
那时候河里的鱼儿可多了,只要你下河,无论是钓鱼、撮鱼还是舀鱼,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然而现在多年来的毁灭性的捕捞、电麻、药毒,水体的污染,加之近年来梯级电站的修建不利于鱼类的回游繁殖,导致白水江的河鱼少而又少,许多鱼类几乎绝迹,今天的牛街娃咡再也体会不到钓鱼的乐趣了,只能在街边塑料盆盆里用吸铁“钓”起一些塑料鱼了,回到家乡,想重温一下儿时钓鱼的乐趣都不可能了,只能在江边吟诵一首清人叶如椿的七言诗来怀旧了——“白水江头泊钓舟,得鱼沽酒乐长流。不须更买渔家傲,红叶黄芦一笛秋”。
人世沧桑,小镇牛街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都变得快要认不出来了,只有滔滔白水江还勉强保留了当年的轮廓,只有白水江水还在每一个思乡的夜晚流进我的梦中……
冬日暖炉
寒冷的冬天,我总是想起家乡的地炉子了!
那时的老家牛街,没有高楼大厦,一般都是瓦房,要不然就是草房,通常就一两层,三层的极少,木质楼板,生火,自然就只能在一楼了,所谓地炉子,通常就是在屋内地面挖两个坑,一大一小,小的圆形,一般直径35公分左右,做成炉膛,我们老家称之为炉芯,高与地面相平,简单一点的就用黄泥巴,稍微讲究点一点的,就去那些煤厂挖一些黑色的泥巴,我们称之为洱泥巴,洱泥巴的粘性要好一些,将泥巴用铲锄不停地和匀,使之粘性十足,然后就用泥巴把这个小坑做成炉芯,一般内径25公分左右,深两尺左右。当然再高级一点,那就是请石匠师傅用砂石打成一个整体的炉膛,填在这个圆形的小坑里。与炉芯相连的还有一个两尺见方的深坑,我们称之为火坑,与炉芯相通,用于炉芯通风,还可以积存炉芯下面刨出来的煤灰,你可别小看了这些煤灰,那时候可舍不得扔了,积存到一定的时候,就用撮箕撮出来用筛子筛,筛出来的细煤灰拿来卖给那些修房造屋的人家拌上石灰抹墙面,粗的煤渣也舍不得丢,得把没有烧烬的煤块择出来继续使用,这种没有完全燃烧的煤块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叫炭花咡。记得那时筛煤灰特别好玩,用一条高板凳竖起来,筛子就放在上面的板凳脚上,煤灰倒在筛子里面就开始稳着筛子摇板凳,然后细煤灰就漏下来了。那时候我家不是特别困难,卖的钱不需要上交给家里,我们几弟兄可以拿去学校买一分钱一勺的炒豌豆,花自己的钱买来的东西,吃起来当然特别香啦。继续说这个煤坑吧,煤坑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母鸡下蛋的鸡窝,那时候的人家都喂鸡,尤其是母鸡,鸡快要下蛋的时候往往都会东找西寻,我们一看就知道快要下蛋了,于是我们就把盖火坑的木板掀开,母鸡心领神会,一下子就跳进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母鸡开始啼叫报喜了,我们就知道,鸡蛋已经有了!于是我们就掀开火坑版,母鸡就一下子跳了出来,于是我们就抓一把包谷子来犒劳它,然后把鸡蛋拣出来向爸爸报喜去了。当然,对大人而言,火坑有更大的用途,比如用于豆豉发酵、甜酒发酵、农村还可以用于储存红苕种等等。有时候小猫也会来凑热闹,跑到炉芯下面去取暖,烧地炉子烧到一定的时候,需要把炉芯里面的灰烬刨出来,等你用火钩一捅,小猫就会“喵”的大叫一声突然冲出来跑开去,我们一看它一身烫卷了的毛就乐得哈哈大笑。更有甚者,有时候煤坑里面没有煤灰的时候我们几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有时候也会有人躲在里面,另外的小朋友发现了就不动声色,假装找不着,故意把凳子安放在火坑板上不让他出来。火坑一般就是用几块木板盖起来,要是板凳脚刚好安在某块火炕板边沿,坐的时候稍微着力不均匀,火坑板就会被压翻,板凳脚就陷下去,板凳一歪,人就会仰面跌倒在地,于是旁边的人就乐得呵呵大笑。甚至,我们有时还会故意将火坑板的一端靠在火坑边缘,别人一踩上火坑板就会往下掉,我们称为"闪脚坑",看别人掉下去的狼狈相,我们在旁边又是一阵大笑……
儿时的冬天,早上放学回家来书包一扔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地炉子边上,其实我们的方言说得更省事儿、更形象,说跑到火边,用火钳把糊在火上的煤粑拨开,一串串蓝色的火苗直伸出来,我们急忙飞快地把手伸进火苗,然后又飞快地缩回来,这样觉得特别过瘾,这样用不了几下,就可以把冰冷的手烤得热乎乎的。然后就把小手伸到一个最佳的高度,让手能够感受到最大限度的温暖而又不至于把手烫伤,时不时地使劲搓着手,手烤得烫烫的了,就把手紧紧地贴在脸上,贴在鼻子上,让冻僵了的小脸也享受享受。有的时候,趁着大人不在,干脆坐在凳子上,双脚骑在火上烤,一边偷偷地用眼睛瞅着大人来的方向,这个姿势不雅观,被大人看见了准会挨骂的,说怎么把胯裆都弄在火上烤了!
地炉子的功能可不仅仅在于取暖,身子暖和了,于是就有了更多追求了,趁着大人在厨房里忙活,我们偷偷地拿来了几根粉条,性急的话,直接把粉条拿来接近火苗,粉条马上膨胀变粗就可以吃了,香味可口、入口即化,妙处难与君说;有时候粉条很短,用手拿着不好烧,那也有办法,那就放在火炉的边上,在高温的烤烫之下,粉条慢慢地变黄变脆,吃起来更香更脆,要是大人不在,那就更放肆,找来一个破瓷钵钵,把长长的粉条弄断放在破瓷钵钵里面,然后慢慢地在火上炒,炒得黄黄的,吃起来那个香啊那个脆啊,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等大人把饭做好了,一声令下,我们弟兄几个把桌子脚架端来骑在火上,把桌面安在脚架上,饭菜端上来,一家人就开始围着炉子吃起饭来。那时候我爸爸特别讲究营养,我们经常吃蒸鸡蛋,通常爸爸把蒸鸡蛋划成几块,每人一块,从小的开始选,记得我们吃鸡肉也是这样,先说好弟兄几个每人几坨,然后也是从年纪小的开始挑选,只是那时候小,不懂事,不记得爸爸吃了没有,我想,就算是吃了,也肯定是我们挑过了。那时我们不喜欢吃猪肝,可是爸爸说猪肝营养好,非得要我们吃下去。这种烧煤炭的地炉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暖气十足,大概是由于热量的散发和地热的辐射吧,整间屋子都特别暖和,一顿饭吃到最后,都是热气腾腾的,觉得全身都很暖和,根本不会觉得后背冷。
到了晚上,该做家庭作业了,地炉子上的桌面已经被烤得热烘烘的了,做着作业,有时候觉得握笔的手或者是翻书的手冻僵了,于是就把手一直使劲地按在桌面上取暖。就在这火炉边,就在这桌子上,我完成了那些什么相遇问题、什么追击问题、什么水管进水出水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问坐在旁边的爸爸,记得有时候他讲来讲去我都不懂,他就会特别凶,这个时候我就会特别害怕,当我把问题搞清楚了他就会特别开心、特有成就感,我也会特别开心,到现在他都会时不时地对小辈讲起,以前辅导我们弟兄几个学习,他不懂得就会一直思考,等到半夜想起来他就一下子翻身起来记下来等着第二天给我们讲。我想起了小时候写“8”字,开始的时候我上下画两个圆圈凑在一块儿,他发现了就开始教我,从哪儿下笔、从哪儿绕上去、从哪儿绕下来……就在这火炉边,我还学会了打算盘,我那时总觉得学打算盘很有趣、也很神奇,到现在我还会打三盘清、七盘清,还会打加法,可惜现在都用计算器了,我的算盘技艺算是无用武之地了。
每天我们最盼望的时段是晚上做完了作业的那段时间。这时候大人们一天的活儿也忙完了,我们的作业也做完了,于是大家就把饭桌端开,把火烧得旺旺的,时而蓝蓝的火苗伸得老高老高,映得满屋子都是蓝蓝的,有点霓虹灯闪烁的味道;一会儿蓝蓝的火焰缩了回去,红红的炉火映得人满脸通红,时明时暗的。地炉子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是埋在地下的,和地面连成了一体,所以炉子周围的地面温度很高,大家围炉而坐,踩在地面的脚就特别暖和、特别舒服,人们烤得暖哄哄的,似乎忘记了这是在冬天,因此人们的心情也似乎格外的好了起来。
这时候,爸爸卸去了一天的工作,卸去了一天疲劳,开始兴致勃勃地给我们摆龙门阵了,他给我们讲起了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给我们讲甘罗十二岁当宰相、给我们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给我们讲李自成潼关突围、给我们讲岳飞精忠报国……我们弟兄几个一边翻烤着火上的红苕,一边竖起耳朵听着爸爸讲的故事,一边仰着头看着爸爸讲到激动之时的动作、姿势,不一会儿,红苕熟了,掰成两半,剥开皮,阵阵香味飘出,伴着精彩的故事,我们大家几个吃得津津有味、听得津津有味,此时此刻,炉芯里的火熊熊燃烧,爸爸讲得兴高采烈,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动听的故事我们从冬天听到春天,从童年听到少年。有时候,天气不算太冷,火烤得全身出汗,我们就会换一种玩法,,把火弄小一些,在炉芯周围放上一圈红苕,然后把一个坏了不用了的瓷盆反扣在火上,不一会儿,香味飘了出来,红苕熟了!这种弄法红苕不是靠火烧熟的,而是靠瓷盆里面的热气焖熟的,更熟更香更好吃!
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读书,该睡觉了,于是我们弟兄几个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地炉子洗脚睡觉了。
不过到了这时候关于地炉子的记忆还没有结束,等我们睡了爸爸又会把事先焖好的红苕拿来放在火边,经过一夜的烘烤,红苕里面的水分烤干,红薯皮皱皱的,我们称之为炕苕咡或者干苕咡,吃起来很有韧性,得慢慢嚼,特别甜,我们特别喜欢用这个当早点。
睡觉的时候,大人会把我们的鞋、鞋垫放在地炉子旁边,借着地面的热力,等第二天起来穿在脚上,暖暖的、舒服得很。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烘笼,用竹子编的,我们睡了之后,大人会把我们的外衣、外裤、春秋衫、春秋裤拿来铺在烘笼上放在地炉子上烘着,等第二天穿在身上,一身都舒服、一身都温暖!有时候穿上喜欢穿的衣服不舍得换,于是大人就只好晚上给我们洗干净连夜给我们烘干,这样第二天又可以穿了。那时候大家的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有的孩子甚至没有换洗的衣服,于是也往往这样,头一天晚上洗干净,用烘笼在地炉子上烘干第二天就又可以穿了。
到了过年,地炉子就更是我们全家人的中心了,妈妈每年都要蒸黄粑给我们吃,有时候灶头不够用,于是就只好使用地炉子,不过一般都是趁着我们睡了才敢使用,因为一大口锅,高高的蒸笼,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老家不叫蒸黄粑,叫旱黄粑,这个“旱”的意思就是要长时间的蒸,等第二天我们起来,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于是我们弟兄几个就迫不及待地围着地炉子,一边看着铁锅的边缘伸出长长的火苗子,一边等待着妈妈说的那一声“好了”,等蒸笼打开,看着热气腾腾的蒸汽,我们的眼睛都几乎要伸进蒸笼里去了……
今天我们有了各种高大上的取暖器,可是面前烤得发烫,后背冻得冰凉,我更加怀念我家乡的地炉子了!我忘不了家乡的地炉子,忘不了那些关于地炉子的往事……
激情龙灯
到了正月十二,咱牛街人的年俗大戏就要开场了,那就是耍龙灯。
那时候牛街的龙灯通常是一街二街三街三条街道出龙灯,有时候武庙还会出一条龙,一般每条街往往都有那么几个热心人,他们组织起来,挨家挨户贴一张比32开的纸稍小的红纸条,上面写着大大的“龙灯奉贺”及各自的街道名,然后就挨家挨户的去募集资金,取决于自愿,出多少都可以,不过大家一般出钱的时候都会看一下“簿子”比照着经济条件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家出钱,出了钱还要张榜公布,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很透明。
匠人早早的就开始编制龙灯,龙灯最重要的是龙头,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比较考匠人的手艺,我们牛街的龙灯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龙头上,头比较大,几乎有一米的直径,非常豪放粗犷,张着大大的口,气势逼人,没有外地的那么精致,也没有外地的那么小器,记得龙头的眼睛是用两只电筒做成了,光特别强,就像龙王爷咄咄逼人的两道目光。其次就是中间的“节子”,说简单一点就是竹制的蔸蔸,还有就是龙尾稍难一些,要编成龙尾巴的样子,每一节都由一根不到两米竹竿支撑着,然后是用长长的布画上龙鳞,不像其他地方是做成圆筒状,这样显得更简捷。布的边上剪成三角形状,这块长布将各节子连起来就是长长的龙了,那时候武庙出的龙是老龙,胡子可以是白的,一街二街三街的龙胡子是黑色的。此外还有一对元宝,咱牛街人比较省事,就直接称之为“宝”,可以转动。还有就是鱼兵虾将,一般有小鱼、小虾、螃蟹,甚至还有兔子、蛇以及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之类字样的牌子我们称之“牌灯”,此外还有各式竹编灯笼。牛街的龙灯和别处不同,别处许多地方的龙灯都是白天表演的,我们牛街的龙灯是晚上的,所以每一节里都会有“捻子”,所谓“捻子”,其实就是灯芯,浸了菜油的,晚上出龙了就把龙节子里面的捻子点亮,那时候没有电灯,更不会有路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黑暗中亮着灯的龙灯是多么的显眼。
一般情况是正月十二开始耍龙灯,我们称之为“出龙”,夜幕降临,龙灯就出龙了,队伍的最前头是请来的吹鼓手,一般有唢呐,还有锣、罄之类的,我们称之为“锵锵磁”,接下来是小孩子们举着鱼兵虾将和写了字的牌灯,再往后就是年轻的小伙子们举着龙节子,小伙子们穿着崭新的运动衫,那时的运动衫可没有现在这么高大上,更不会有现在这些品牌,简单地说就是春秋衫在手脚的两侧缝上两条近一公分宽的白色带子,不过那时候这样打扮起来已经令很多人羡慕了,和今天相比,那时候的肯定是纯棉的,因为那时候化纤的比较少、更贵。小伙子们头上戴着尖顶盖,所谓尖顶盖就是咱们牛街人蒸饭用的竹编的尖顶的盖子。正月十二这一天主要是到咱们牛街的各处庙宇的遗址去拜年,一般是小河沟的文昌宫,遗址在二中的万寿宫,还有武庙、禹王宫等等,这一天其实算是一种宣示,表示龙灯出龙了,龙灯大戏从今天开始了。还有就是向各个机关单位和人家户拜年,首先拜的是“区上”的牛街镇政府,然后是一些单位,再是街道的人家户。每到一家人家户拜年,一般就是龙头在这家门口,大家高呼“龙灯奉贺”,这个“贺”字拖得特别长,很有味儿,然后专门有人说一些“封赠”的话,所谓奉赠的话也就是吉利的话、祝福的话,然后主人家可以随喜的给一些钱或者几包烟,有的人家大门比较宽的,还会邀请龙灯进屋转一圈,当然一般只是元宝和龙头进去最多二节子跟着进去走一圈,然后走的时候喊一声“龙头点三下,人财两发”,那会子计划生育政策还不严,所以可以这么喊。又开始去下一家。这一天偶尔会有人对着龙灯“虚花”了,所谓“虚花”也就是用硝酸钾、铁末、硫磺、木炭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兑成火药装在竹筒里,有竹节的一端钻孔留引信,火药装填好之后用黄泥将另一端筑紧。用一根对折的竹片套着竹筒点燃虚花对着耍龙灯的人喷射焰火,威力更猛的称之为“板凳花”,因为威力更猛,“虚花”的时候爆炸的可能性更大,不能拿在手上喷射了,于是就绑在板凳的四只脚上,一筒一筒的“虚”,“虚花”的时候,竹筒发出呼呼呼、轰轰轰的声音很有气势,也十分刺激,再加上唢呐声、锣鼓声、鞭炮声,真可谓是响声震天、万炮齐鸣、锣鼓喧天,令人叹为观止。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龙灯》写得很形象:“纸作皮儿篾作胎,龙灯到处户齐开。穿街入巷人多少,岂为看灯到此来。”“虚花”能够给人一种排山倒海的感觉,但见火星闪闪,硝烟弥漫。到了十四这一天,“花”越来越多了,牛街的街道有比较窄,“虚花”的人就心照不宣地组织好,先从街道的一端对着耍龙灯的小伙子虚花,等他们跑向街道另一端,另一端的虚花的人又开始对着他们虚花,这样一来两头夹击,只见到处金花闪闪,虚花人穷追不舍,小伙子们无处可藏,一般他们就会利用手中的龙灯节子来抵挡,尽管有时身上被“虚”得起“果子泡”,但大家还是乐比不疲。
耍龙头的龙头很重,不过因为龙头特大,很容易就挡住焰火的熏烤了;龙头的摆动特别大,所以二节子最受牵制,最容易被“花”“虚”着,所以最考验勇气和技巧的就是二节子;耍宝的人最划算,虚花不厉害的时候,耍宝的人拿着宝去承受着虚花,虚花厉害的时候他就跑在边上躲开了,可是遇到调皮的人,却要专门对着耍宝的人虚花。等一个地段的花虚完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很冷了,而耍龙灯的人穿的又只是那么一件薄薄的运动衫,所以就特别冷,于是他们就会不停地喊着“拿花来,冷得很!”渐渐地他们的队形就逐渐的恢复了,这时候耍宝的人就开始逗龙了,龙要去抢这个宝,把宝吞下去,而宝却不远不近地逗弄着龙,不让龙吃着,宝不能离龙头太远,也不能太近,只见宝的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忽前忽后、忽远忽近,不停地滚动着挑逗着龙头。耍宝的人可以算得上整个舞龙的灵魂、指挥,龙灯的翻滚舞动全靠它调动,宝总是不停地转动着,同时还会发出阵阵响声来吸引着龙头。龙头时而仰头追逐,时而低头俯冲,时而扭头追踪,时而回首探寻,伴随着龙头的跃动,整个龙的身子上下翻飞、左右摆动、高低跃起、进退起伏、缠绞扭动、穿插游弋、前后跃动,真可谓是虎虎生威气势逼人。龙头特大特重,耍龙头的人一定要身体高大魁梧有力的小伙子,许多时候还需要有人替换呢。龙的各个节子也就是龙身身则和龙头要配合得天衣无缝、十分协调。这一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来看耍龙灯,牵看老人的、背着小孩的、带着弟弟妹妹的……街道两旁只见人头涌动,大家指指点点,赞叹着哪个小伙子身手矫健、哪个人小伙子花样繁多、哪个小伙子步履轻盈……时不时的,顽皮的小孩子们会点起鞭炮扔向天空,鞭炮在空中响起,胆小的人这时候被吓得胆战心惊,可是还是舍不得离开这精彩的现场,那时候生活困难,一场龙灯看下来,身上的衣服被“花”烧得洞洞眼眼,可是人们照样舍不得错过看龙灯的机会。
正月十五是耍龙灯的高潮,除了先前所说的常规项目,还要在火炮部下面猪行的坝子头“抬铁花”,其实这个“抬”字应该读一声,“抬铁花”又叫做“打铁花”。这一天几条龙齐聚猪行坝子,大家各显神通,舞动着自己的龙灯,经过几天的实践,大家舞龙技巧越来越高超了,整条龙时而是首尾相接,时而是神龙摆尾,时而又是回龙戏珠,时而是龙头钻节,时而是侧身探宝,只见它辗转腾挪、上下翻飞,舞得来真可谓是行云流水,直看得人眼花缭乱。高台上炉火熊熊燃烧,化铁炉火光冲天,打铁花的师傅早已赤膊严阵以待,用生铁、焦炭、碳酸钙、镁粉、石英石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兑成的东西早就在高温状态变成了铁水了。坝子里早已经是人山人海、群龙共舞,只见铁花师傅用特制的铁瓢在火中舀起铁水,他向上扬出铁水,随即挥竿击打铁水,被击打后的铁花四散着飞向天空,朵朵铁花在天空中绚丽绽放,此时铁花飞溅、流光溢彩,铁花照亮了整个天空,真可谓是璀璨夺目、气势磅礴、蔚为壮观,铁花伴随着人群中的惊叫声、欢呼声、惊叹声落向了人群,这时候下面耍龙灯的人、看龙灯的人,一个个都跳将起来,因为得把掉在身上的滚烫铁花抖落下去,不然粘在身上贴着烫可不是闹着玩的,按我们牛街人的说法,铁花落在身上可以驱邪避祸,所以人们都希望铁花掉自己的身上,可是又烫得厉害,所以就不停地躲着,躲不过就跳着把铁花抖落下去。第一波铁花还没有熄灭第二波炫目的花雨又在夜空华丽绽放,瞬间又像流星般的散落下来,人群中又一阵尖叫欢呼口哨声响成了一片、声震天宇,眼前简直就是火树银花的世界,火爆的场面看得人惊心动魄!好多年没有看到家乡耍龙灯打铁花了,现在安全压倒一切,不知道现在还有这个项目没有,打铁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牛街的打铁花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可以说是有自己的特色,我希望能够得到保护。
正月十五这一天耍龙灯还有一个重头戏是在小学球场集中虚花,这是每一年耍龙灯的重中之重,几条龙等在球场上舞动着,开始的时候队伍还成型,大家尽情展示自己的越来越高超的技艺,几条龙舞将起来,舞龙人舞得忘乎所以,观龙人看得如痴如醉。渐渐地虚花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蜂拥而至,到处人头攒动,虚花人从四面八方围着耍龙灯的人虚花,耍龙灯的人躲也没处躲、藏也没处藏,跑到哪儿都有花对着他们虚,简直就是一阵狂轰滥炸,于是他们也就干脆坦然承受,上衣是不能穿来的了,穿来也穿不回,为啥?会被虚花、铁花给你烧得个稀烂呗,于是,干脆赤裸着上身、一条短裤,敢来耍龙灯,还怕你虚花吗!这时候整个球场变成一片焰火的海洋,舞龙的人赤着上身举着手上的龙灯在火海中呼啸着、奔跑着、跳跃着、尖叫着、呐喊着、拼搏着、前进着、冲锋着。球场上一时热闹非常,海量的虚花把整个球场照耀得如同白昼,五颜六色的虚花烟火冲天,耍龙灯人的尖叫声呐喊声,虚花的呼呼声轰轰声此起彼伏,观众的欢笑声喊叫声,人们奔跑的脚步声风声,响成一片,一浪高过一浪,响彻云霄。这让人想起沈从文在《边城》中的描写,“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绑着的大筒灯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的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人人把颈脖缩着,又怕又欢喜。”但见耍龙灯人的躲闪的身影、虚花的人的追逐的身影、观众往最热闹处奔跑的身影到处都是,一时间,球场上人影憧憧、热闹非常、火爆到了极点,鞭炮声震耳欲聋,空中烟火四射,到处硝烟弥漫,条条龙灯时隐时现、若隐若现、穿云钻雾、左冲左突,直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不是人间,而是仙境;这不是耍龙灯,而是真龙显灵现身!天空被五彩缤纷的烟花装点得色彩斑斓绚烂美丽。牛街人迎来自己了的狂欢!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夜深了,渐渐地,花越来越少了,等接近尾声的时候,龙皮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了,观众们渐渐地离开了,耍龙灯的健儿们也舞着龙灯走向了白水江边,此时此刻。龙灯倒影在白水江中,看来真龙要回归大海啦,到了白水江边,开始举行最后的仪式——烧龙,龙来到人间一次,该焚烧它们送回大海了,意犹未尽的舞龙人有的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起今晚的狂欢,有的疲倦了躺在河滩上独自回味今晚的狂野,有的又在说起明年要怎么改进。
这时候,还有人去抢一些龙身上的布,也就是龙皮,据说龙皮是辟邪的。
温情年俗
一个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地方,千百年积淀下来,总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最集中体现莫过于一个地方的节日了,而在所有节日之中,最能够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的,莫过于过年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个地方的风俗风土人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外界的影响而发生种种变化。自东汉建镇,聪明勤劳的牛街人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地处滇川交界处,牛街既受到滇文化的影响,也受到蜀文化的影响;虽然现在隶属彝良,但历史上也曾经属于镇雄县,这也就形成了牛街文化多元化的特点。上千年的积淀,牛街人吸取了外来文化的精髓,或同化、或吸收、或改良,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牛街地方文化,在诸多文化现象中,最能够集中体现牛街地方文化特色的,莫过于牛街的过年的习俗了。
牛街人过年没有腊八粥一说,从某种角度讲,牛街人的年俗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的。
其实牛街人对腊月二十三的小年也不是很重视,牛街人过小年也不是很隆重,不过也还是有人过,只是很简单,在牛街人的心目中这一天是灶神上天言事的日子,人们希望灶神多多美言几句,所以一般会因陋就简,在灶头上点上香蜡钱纸,再摆上一些甜品,希望让灶神的嘴甜甜的,在玉帝面前对自己的家多说些好话。
虽然牛街人对小年不是很重视,不过,小年毕竟提醒了牛街人,过大年没几天了!所以已过了小年人们就开始进一步为过年而忙活起来了。那时候打扫卫生、美化家屋是必须的,打扫卫生主要是打扫扬尘,这个“尘”在要读一声,主要是擦洗干净桌椅柜子屋顶墙壁上的灰尘,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用一块头巾包在头上,拿着三四米长的扫把打扫着高处、墙角的蜘蛛网灰尘什么的,煨上一大锅热水,把家里的锅瓢碗盏洗过遍,把家里的桌椅板凳擦过遍,把家里的门窗案板抹过遍、家里的衣服被子洗过遍(你可不要以为这夸张了,那时的人们一般就一两套换洗的衣服、被子),讲究一点的人家还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把上一年贴在墙上的报纸统统撕掉,然后再糊上新的报纸,连天花板上都要糊上报纸,报纸就是那时候最高大上的墙纸了,绝不会再有什么双飞粉、涂料之类的,当然也不用担心甲醛超标,糨糊是灰面(面粉)搅成的,绝对绿色环保生态无污染。经过一两天的辛苦,家家户户焕然一新,是过年的样子了!
大年三十到来之前,炸酥是一个重大的事情,一大锅菜籽油在熊熊的火上熬起,一大盆加了调料的面粉放上水和起,一坨坨瘦肉、半肥瘦的肉、排骨等在面粉浆里搅起,一坨坨沾满了面粉的肉用筷子夹起,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炸起,一阵阵的香味慢慢的从锅里飘起,一个个的孩子在锅边眼巴巴地围起,那时候生活困难,可不像现在炸酥肉,小孩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最多就是大人看着孩子馋得不行了,开开恩,用筷子夹起一小坨给孩子解解馋,或者就是等到最后把锅里剩下的渣渣捞起来给小孩,困难一点的人家酥里没有肉,就一坨灰面坨坨,称之为酥粑粑,不过心里也总是幸福的,毕竟这是过年吧!
大年三十这天白天,贴春联也是一件大事,家家户户必须贴的,记得,有一年我家贴了一副,上下联分别是“此日遍栽桃李树,来年尽作栋梁才”,当时二中的曾勤众老师边看边说“好!”那时候我家弟兄五个,个个都争气,加之父母教子有方,个个都考上了大学,这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不容易的。除了贴春联,还有就是贴门神,记得那时贴门神真是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神荼郁垒、秦叔宝尉迟恭、关羽张飞,还有领袖像、解放军甚至当时的明星以及飞机坦克等武器呢,不过那时没有贴“福”字的。
最隆重的当然是三十晚上的年夜饭了,一般是“楂”(也就是粉蒸肉)头一天就要蒸起。三十这天早上起来就开始忙活,记得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必须的菜有炖鸡、肉丸子、酒米饭(糯米饭)、腊肉、香肠、楂、豆花等等,当然远不止这些,鱼得看家境和运气,要是运气好,遇到那些打鱼的有卖,可以提前几天就买好,那时候可没有冰箱,只能提前炸好,三十这天一般是早上那一顿随便吃一点,下午那顿才是正餐。到了下午擦黑的时候,把桌凳饭菜摆好,酒斟好,点起香蜡钱纸,那时候,许多人家的蜡还是自己浇的呢,虔诚地邀请去世的亲人前来享用,在场的家人——磕头,心里可以默默地许愿,同时还要在家门口放一串鞭炮,我想大概是欢迎去世的亲人回家吧。等香蜡钱纸燃过,奠一点酒在地上,将刚才先人享用过的饭回到甑子里面在重新舀上热饭就可以开席了。记得有一年我磕完头进里屋去了一会儿,出来看到饭碗里面的饭全没了。我觉得太神奇了,先人真的把饭吃完了,后来才知道是回到了甑子里面去了。这一顿饭是吃得最轻松的,连最严格的家长都会允许小孩喝点酒,大人则随意了,想划拳也行。这一顿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像在平时候,最好吃的东西总是嫌不够。爸爸妈妈也不需要像平时候那样有好吃的总是让我们先吃了她们再吃,今天什么都管够。
尽管有那么多的好吃了,可是小孩子们可不敢恋战,因为孩子们盼望的重头戏还在后头。
吃过饭,该发压岁钱了,程序多一点的家庭,会要求小孩子给老年人磕头,然后再发压岁钱,简单一点的就不需要这样的繁文缛节了,直奔主题,发钱就是了;那时候可没有做好的现成的红包,讲究一点的会用红纸来做成红包,不讲究的,就直接发钱就是了,不过,大人一般都会提早把钱换成新票子,那时候发钱可不像今天这么多,一般就是发来够孩子们这几天买鞭炮吃零食就可以了,我们拿着钱就开始计划用这些钱来买些什么了,甚至到了晚上都舍不得放开,一直拿在手里睡,有时候还没有睡熟,大人来想把手上的钱取走,小孩就马上醒了;困难一点的家庭懂事的孩子还会把钱留存着用来开学报名或者买作业本,偶尓收到的压岁钱多了,爸爸妈妈就会想办法对孩子说把钱给孩子存着,只留小部分零花钱,记得我们的岁钱就曾经被“骗”回去过。
发了压岁钱一家人就开始围在地炉子边烤火聊天了,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这就是叫做“守岁”,只是烤着火、吹着牛、说着笑话,摆着龙门阵,尤其是有远方亲人回家的,话题就更多了,说着在异地的经历、遭遇和事情,说着对家人的思念,回忆往昔的趣事,或者就是小孩缠着大人讲故事。当然,零食是少不了的,南瓜米、糖包谷花、炒花生,存放得好的,还会有橘子,我们牛街的橘子当时很出名,而且绝对放心,那时候没有反季节水果。或者就是火炉边又开始喝酒,一直等到十二点钟,新的一年来,十二点一到,又开始放起鞭炮了,嘴里兴奋地大声叫起来“过年喽,过年喽!”这时候小镇到处都响起了火炮声,热闹极了。
后来从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那一年开始,吃完饭又有了一个事情了,那就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晚会,事先看着《电视报》,看看有些什么节目。看到了解的明星,于是就说起他的事情;听到会唱的歌,于是就跟着唱起来;听到好笑的幽默小品,于是大家就跟着开怀大笑起来;出现了广告,于是小孩子们就惟妙惟肖地跟着学起来,那时候随便一个小孩都可以惟妙惟肖地来一段广告,尽管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电视机。那时候可供娱乐的东西不多,电视也都是黑白的,有时候雪花点点多了还要爬到高处去把那个天线不停地转换着方向角度,至到屋里的人说可以了,这就说明终于调出了最佳的效果。那时候人们过得很充实,现在的娱乐方式多了,反而觉得无所事事了,大年三十除了吃饭,似乎打麻将就是主要的活动了。夜深了,该睡了,明天才是大初一呢,于是把小孩撵去睡了,大人开始封火,可别小看了封火,“十五的灯,三十晚上的火”,三十晚上的火可不能弄熄了,只有烧得旺旺的来年才会兴旺发达呢!
三十晚上还有一个事情也不可忽视,那就是洗脚,大人总是会盯住我们好好的洗,要洗到磕膝脑壳,也就是洗到膝盖,说这样下一年才能够“戳”到吃的,也就是才能够走到哪儿都遇得到有人请你吃饭。当然,要是这一年不顺利的人,那就需要好好地洗一个澡了,洗去这一年的霉运霉气,来年必定万事如意!
大初一到了,大人得早早地起来包汤圆咡,照例的摆满一桌子 ,点上香蜡钱纸,放了鞭炮,请老祖人吃了我们才开始吃,初一天吃汤圆,象征着家人团团圆圆,来年万事完完美美。这一天早上还有一个禁忌,那就是不能使针,说初一天使了针,一年都不得清净,一年都和别人有口嘴,也就是会和别人吵架。
吃了汤圆咡接下来的活动就可以说很具有牛街特色了,那就是游公路,牛街人游公路一般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沿着白水江边的公路直接游到小高炉,据说上世纪大跃进时期在这儿造高炉大炼钢铁而得名,还有一个名字叫大渡口,估计以前是一个码头。一路上大人带着小孩游玩,小孩子们追逐着、嬉戏着,牛街的娃咡放鞭炮特别厉害,右手拿着鞭炮,左手用燃着的香或者香烟将引信点燃,随手一扬,鞭炮就在空中炸开了;还有一种玩法,将一个子弹壳绑在木质制枪的前端,将两个鞭炮一正一反的放进子弹壳里面去,点燃外面那一个鞭炮,第一个鞭炮炸响之后,另一个鞭炮被气流冲出去老远,然后在空中就炸响了。另一条游公路的路线是经过马鞍山沿着白水江走,过了铁索桥又沿着白水江绕回来,我们喜欢就在铁索桥上往水里扔鞭炮,有一种比较大的鞭炮,引信也比较长,可以一直扔到水里,看着鞭炮在水里炸起一阵水柱,我们觉得特别有趣特别开心。恋爱中的小两口这一天也会相约一起游公路,不过那时候可不敢像现在这样拉着手牵着手甚至搂着,那时候他们只敢肩并肩的一起走,遇到卖水粉、凉面的小摊,小伙子就会殷勤地给姑娘买起。胆子大点一点的,还可以去游仙人洞,带上电筒,在洞里一个沙坝一个沙坝地游玩,那时候不懂事,也没有保护意识,还会带上铁锤,敲一些钟乳石带回家。
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称为正月间,是我们牛街人拜年的日子。小辈要去亲戚家向老人拜年,平辈的亲朋好友之间也要拜年,送点礼物,遇到走得比较近的,就会给小孩子压岁钱。这时候也是小伙子讨好未来的老丈人老丈母的机会呢,小伙子去未来的老丈母家拜年,可得把礼物准备丰厚一点,在农村,通常少不了猪脚杆、面条、粉条、红糖、烟酒等等,用夹背箩背起,给未来的老丈人老丈母送去。在老丈母家可得勤快点,活儿你要抢着干,做饭洗碗扫地洗衣服,一样都不能少,这样老丈母才放心把女儿交给你,在老丈母家,未来的小舅子小姨妹可得经悠好,压岁钱要跟上,关键时候他们才会帮你的忙,你看,湘西娃咡沈从文就是这样把张兆和“骗”到手的呢!
正月间还有“说春的”上门说春,说的形式一般是我们牛街一带流行的“四言八句”或者七言诗句,内容当然是一些吉利的话,许多时候,就会有小孩子尾随着他,多听几遍,小孩子们也就会跟着他唱起来。四言八句说得主人家心花怒放,就得“打发”他们,所谓“发”就是给他们一些钱或者香烟甚至粮食,然后他们就会发给主人家一张“春帖”,这个春帖说起来还有那么一点高大上呢,一般是在木板上刻上财神爷的像,两边写上一些“恭喜发财”“大吉大利”“出入平安”之类的吉利的话,说起来这个东西还算是雕版印刷呢,只是比较粗糙。收到春帖,主人家就会高高兴兴地贴在门上或者墙上。目前,说春已经被一些省列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会说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我期盼着我们牛街的说春文化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抢救、保护和整理。
十四五,除了最具牛街特色的龙灯,农民兄弟还会组织起牛灯来助兴,我们牛街的牛灯其实很简单,用一个撮米的皮撮,也就是那种比撮箕更紧细一些,不会漏米下来的那种主要用于撮米的工具,底部左右两端插上两个包谷核核发表示是牛角,在皮撮的背面画上牛鼻子牛眼睛牛嘴巴,一个牛头就算做成了,用一块包装布连上去再加一个尾巴就表示是牛身身了,就像是耍狮子那样,牛身身下面由两个人负责舞牛,另外再有一个放牛人,一个打连枪的人,耍牛灯的团队就算组成了,他们也是天黑了出动,来到人家户,口中唱着祝福吉利的话来给主人家拜年,现在我还记得一句“一文去了万文来”,主人家听了也特别高兴,“打发”他们一点香烟,或者钱粮食之类的,要是遇见家门口比较宽的地方,他们就会给人们表演打连枪,一根细细的竹竿,长约一米多,不知道是里面放了什么还是在两端系了什么,反正一晃动就会发出声响,他们口里唱着封赠的诗句,跟着演唱的节奏手脚并用地跳着,同时用那根竹竿敲击着自己的手或者腿,竹竿发出很有节奏的声响,很好看。他们的口才很好,能出口成诗,有时候会有人家故意关上门不给他们开门,他们就会唱着“过了一弯又一弯,来到主家把门关”什么的一直让你觉得不接待他们你不好意思。偶尔也会有外地人来表演耍狮子耍杂技,不过这种情况不是很多。
十五这一天,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俗,那就是偷青,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你还可以去农家菜地头偷青菜,据说偷了青菜煮来吃了就会让你一年四季都清清静静的;还有一种说法,被偷了的人家下一年的青菜会长得更好,所以你偷青菜的时候只要不是太过分,主人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孔乙己说读书人窃书不算偷,那是无奈的狡辩,咱们牛街人偷青不算偷那才是正话。偷回去的青菜连夜煮上一锅,再做一个煳海椒蘸水,那味道真是没得说,正月间吃得太油腻了,正好需要这素菜来好好地清洗一下肠胃!
下河洗澡
牛街娃咡闯进十足,翅膀硬了,总会飞向天南海北、四面八方;牛街娃咡恋家,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总忘不了故园牛街,总会时时讲起牛街小学的香樟树、总会时时讲起牛街甜甜的柑子,总会时时讲起牛街的龙灯,当然,讲得最多的还是给他们的童年带来无穷乐趣的白水江……
白水江发源于贵州赫章县毛姑村,流经镇雄的牛场、五德、罗坎,彝良的洛旺、牛街等乡镇,在盐津县柿子坝汇入横江,全长128公里,镇雄州志载:“旧用刳木以济民,简槽容人无几,行人者病之,乾隆三十五年,分防牛街千总刘惠昌,众捐置板舟,每岁责令舟人,量留渡钱,以新朽败。”这是白水江最早的渡船。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牛街通往县城和四川筠连的公路修通之前,四川的煤油、盐巴等货物经横江航道进入白水江航道主要靠纤夫逆流拉纤进入牛街,而牛街的山货也由此航道下水打梢直达四川宜宾。可以这么说,昔日的牛街之所以成为盛极一时的商贸重镇,是和这一条白水江分不开的。
当然,今天的牛街娃咡忘不了白水江可不是因为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而是因为这条白水江见证了牛街娃咡儿时的足迹、身影以及无穷的童趣。
那时候的夏天,放学回家,瞅着大人不注意,悄悄地就溜出家去,去干什么?自然是下河洗澡啊。牛街娃咡不说是游泳,就直接说是洗澡。跑到邻居家,悄悄地对着小伙伴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一上一下地做出踏水的动作,这就是我们儿时的暗号,下河洗澡的暗号!
一街那边洗澡根据地骡子石,这骡子石可有来历了,《镇雄州志》记载:“夜闻吼声如骡,即次日覆舟兆。渡者苦之,州牧李至经其地,为文以祭,患遂绝。”这坨大大的石头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当年石头里面有一对金骡子,四川人看得出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来盗走了金骡子,留下了这坨大石头。牛街娃咡才不管这些事情呢,他们只知道这里是他们洗澡的风水宝地。这坨大石头在靠岸边的水中,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江滨露天浴场,水性差的、刚开始学的、还不怎么会游泳的,就在骡子石内侧折腾;学会了的、水性好的、胆子大的,骡子石的外侧就是他们的天下了。只见一个个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的牛街娃咡,在骡子石边上一站,双膝微曲,猛然用力向上一跳,飞速向前翻滚,一眨眼,已然双手合拢前伸,直插水中,紧接着,头、身子、脚依次入水。正像《小英雄雨来》里面描写的“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随后一转身,几个大把就游到了白水江对岸,所谓“大把”,是我们牛街人的土话,说白了就是自由泳了。白水江冬季碧绿澄澈,可是夏季却是一条暴戾的河流,水流湍急,浑浊不堪,这么一条湍急浑浊的河流,一方面造就了众多的游泳好手,另一方面,几乎年年都有小孩被冲走,所以,大人一般是不会允许娃儿下河洗澡的。牛街娃咡在白水江里尽情的畅游戏水,可是回家去就惨了,大人也颇有经验,用指甲壳在你的皮肤上一刮,一条白色的印记赫然在目,那就说明你下河洗澡了,自然少不了就是一顿“斑竹笋煎腿鸡肉”,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用条子或者是响嘎子打呗,所谓“条子”就是很细的竹子或者竹片,所谓“响嘎子”就是将竹子的一头划破,用破这一端往身上抽,那时候可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条子抽在身上,一抽就是一条印子,打重一些,那就是一条带血的红印子,响嘎子稀里哗啦的往你身上招呼,不要说打啦,听着那声音就让你心惊胆战。可是到了第二天,挨打的事儿早忘到了脑后,大家照样下河洗澡!那时的大人也不容易啊,为了检查娃咡是不是下河洗澡,甚至有的家长在娃咡背上用毛笔写上字,要是你下河洗澡字不见了的话,那就惨喽!
二街三街的娃咡洗澡的据点在大河坝,通往大河坝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正街走水巷子下去,另一条是从河坝街的巷子下去。
我们所说的大河坝其实是一个小小的河滩,河里是一片乱石险滩,险滩的上游有一段水面相对平静的河面,这就是牛街娃咡洗澡的又一天堂了。水性好的从这里下水,可以在下险滩之前游到对岸,当然,还有更刺激的玩法,那就是游到了一半多,从稍稍平缓的险滩上漂流而过,我们牛街人叫做“打滩”,只见激流险滩之中,小脑袋忽隐忽现,左右两只手臂奋力划水,十分带劲!这可是勇敢者的游戏,胆子小的、水性差的想都别想!稍微安全一点,可以坐在用轮胎内胆做成的“救生圈”上漂过去,只见人坐在轮胎内胆上,上下起伏、时急时缓,十分惬意!有时候冒险游过去了,却又不敢游回来,只好捂着小鸡鸡低着头从牛街大桥走回来……
在大河坝乱石险滩的下游还有一处牛街娃咡洗澡的地方,这里岩石自然伸出形成一个小半岛,河水流到这儿又形成了一道洄流,即使游到了外边也会被河水冲回到岸边,相对比较安全,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娃咡些在水里玩“猫儿咪”,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追逐几个人,追来碰到了谁就算谁“死”了,然后又去追另外的人,直到追完其他参加游戏的所有的人,苛刻一点追到的人还可以被另外的人“救活”,所以你既要去追别人,又要防着另外的人来把已经追到的人“救活”。还有就是“旺命头”,说白了就是潜水,看谁潜水的时间更长,袁凯的《邹园十咏·鱼渊》 “游泳方自得,沉潜亦其宜。”说的就是“旺命头”的乐趣吧。洗澡洗够了,牛街娃咡还有名堂,那就是“打水仗”,说起来很简单,两个人也可以、两帮人也可以,彼此向对方浇水,人多的时候只见水花四溅、小手挥舞,大家喊声震天、笑声四起,打不赢了咋办?一个“命头”钻进水里就不怕了!
要是遇到那些根本不会洗澡的怎么办?好办,有首歌不是说了吗,“老天自有安排”!我们牛街的秀美之处在于有一条小溪穿镇而过,小溪的上游就是不会洗澡的小娃咡的乐园了。大家齐心协力搬来大大小小的石头、扯一些杂草,将小溪一堵,一个露天游泳池就建成啦,不深,淹过小鸡鸡就可以了。小水塘筑好了,大家就了可以在水塘里尽情嬉戏了,做着大娃咡凫大把的动作,不知不觉中,渐渐地就可以凫起来了,渐渐地就可以像小英雄雨来那样“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了,渐渐地就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然后就敢去大河坝一展身手了。
当然,在牛街,其他还可以洗澡的地方还多着呢,菜籽沟、大渡口、观音滩、花果滩,等等。
游泳不是孩子们的专利,也是大人们挚爱,最后我就用宋代诗人李处权的《钓台》来结束我的文章吧,“先生志丘壑,溪山助幽兴。持竿聊尔尔,至乐在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