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璐 雷露
点亮贫困劳动者的希望
文/张璐 雷露
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越来越近,四川各地已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就业扶贫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扶贫是一场持久战,在现有的就业扶贫模式上,如何确保“一个都不落下”实现全面脱贫,如何补强发展短板为脱贫助力,如何有效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今后的扶贫工作有何创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各地人社局长,共同探讨如何探索一条走得远、效果佳的就业扶贫路子。
【对话嘉宾】
凉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罗卫平
广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匡顺华
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肖瑶伦
南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代俊
巴中市巴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罗鹏程
青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李忠
凉山彝家新寨 (图自网络)
罗卫平:
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建立贫困劳动力精准数据信息,制定相应的就业扶贫方案,做到因地、因人、因需精准施策。凉山州于今年5月,依托乡镇劳动保障就业工作平台,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实名制登记入库及动态管理工作,结合扶贫移民系统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情况,建立凉山就业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农民工实名登记库,搭建“就业精准扶贫”管理平台,录入“一人一册”的就业台账,全面掌握辖区内培训对象人数、技能需求、就业意愿和创业计划等情况,为全州精准实施就业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匡顺华:
按照“个人登记、村社成册、乡镇(街道)建帐、县区汇总”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立档建卡贫困家庭劳动者实名制登记信息数据库和培训、创业、企业吸纳就业、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五类名单,即“一库五名单”,定期跟踪回访,切实做到“基本信息准、就业意向明、就业状态清”。
肖瑶伦:
找准就业扶贫对象,是就业扶贫的基础。可依托“一库六账”基础台账,多极联动,动态掌握贫困家庭劳动力情况。一是全面掌握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口的劳动能力,全面掌握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去向、创业情况和帮扶情况;二是动态跟踪、实时更新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去向,按季与扶贫部门对接更新脱贫状态,确保就业扶贫基础台账的准确性。
罗卫平:
围绕脱贫攻坚,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贫困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参与就业创业的积极性。树立劳动致富、创业致富典型,以点带面,从根本上转变贫困人员“等靠要”的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为脱贫致富打下基础;积极召开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帮助更多贫困劳动力成功就业,早日脱贫致富。
肖瑶伦:
针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缺乏就业主动性,“等靠要”思想严重问题,应积极宣传典型、结对帮扶,扶贫先扶志,引领贫困家庭劳动力转变思想、积极就业。一是积极营造就业创业氛围,打造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秀项目,培育优秀典型的创业主体,为广大城乡劳动者投身创业树立标杆;二是对有就业意向,创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采取“分片包干、结对帮扶”服务,开设就业扶贫协理员公益性岗位,实现服务常态化、指导个性化。
李忠:
一是抓思想根源强教育。帮助贫困者科学自我定位,规划就业方向,放下包袱、摒弃陋习,重建依靠自己双手开创美好生活的信心和信念;二是抓致富典型强示范。充分调动、发挥身边致富典型的模范宣传作用,邀请他们与无业人员座谈;三是抓技能培训强基础。对失业人员进行分类和实名登记,制作就业意向问卷,认真了解其志趣、受教育情况、工作经历和家庭背景等,针对其特点和特长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和辅导;四是抓园区企业强就业。紧紧依靠辖区企事业单位,激励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五是抓住创业愿望做引导。通过提供场地、帮扶资金等方式,支持有一技之长或有自主创业愿望的群众实现创业,使创业带动就业,惠及辖区群众。
罗卫平:
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利用农村劳动力实名数据库、通过走村串户、与贫困户座谈等多种形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采取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力求参训学员能够尽量掌握,逐步提升技能,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为脱贫致富打下基础。例如会东县开展以厨师、焊工、美容、美发等一个主专业工种+种植+养殖的办学方式,让贫困人口参加一个专业工种培训就能学到多种农村实用技术,宁南县还将“SIYB青年创业培训班”开展到乡镇,为各乡镇的种养殖大户、有创业意愿的优秀青年和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
匡顺华:
创新培训激励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贫困劳动者,每人给予1500元创业培训补贴。对集中参加技能培训的贫困劳动者,给予全额补贴;开展“四包”培训。对贫困家庭劳动者实施包吃、包住、包学会、包就业“四包”培训,切实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实施精准培训。针对贫困家庭劳动者文化水平和培训意愿,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国内外市场需求、新农村建设需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订单培训和乡土人才培养,实现市场有需求、部门有订单、贫困家庭劳动者有技能;延伸区域培训。根据外出务工人员培训需求,由驻外农民工工作站组织转移就业集中地的贫困家庭劳动者,人社部门组织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就业。
肖瑶伦:
抓好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在就业扶贫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应当整合部门、政策资源,结合地区、产业需求,全面推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计划:一是对有就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每年至少为他们提供一次免费培训。以乐山为例,培训按每人每天5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贫困家庭子女入读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的则不交学费;二是根据城市新产业、新业态、新的生活方式及变化,开展家政、医疗服务、母婴服务等项目的培训,实行培训产业化;三是结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培训。
布拖彝家新寨 (俄底尔以/摄)
匡顺华:
强化产业驱动。就广元来说,围绕猕猴桃种植、剑门关土鸡养殖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渔场、农家乐、民宿酒店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扶持优秀创业项目落地贫困村,吸纳就业。对在贫困村自主创业或组织创业的,给予最高10万元创业补贴,财政贴息贷款额度提高到20万元;对进驻创业园区的,免收场所租赁费、物管费、水电费。
强化园区带动。把返乡创业园建立在贫困村,充分发挥园区吸纳就业作用。全市已建“贫困村返乡创业园”18个,吸纳贫困家庭劳动者2000余人。对吸纳2名以上贫困家庭劳动者稳定就业1年以上创业主体,按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最高10万元吸纳就业奖励;对吸纳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按城镇困难就业人员标准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
强化“两资”联动。鼓励城镇人员到贫困村创业兴业,利用贫困家庭的土地、山林等资源参与众筹众创,促进城市资本与农村资源有效对接,实现共同发展。
建立就业扶贫基地。选择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度高、吸纳能力强的企业作为就业扶贫基地,促进贫困家庭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
代俊:
一方面,可以组织知名度高、效益好、待遇优的园区优质企业、创业园优质企业,创建企业安置基地,打造“百企千岗”吸纳就业。通过建立贫困劳动者企业安置基地,解决企业“招工难”和承担了扶贫工作的社会责任,达到“双赢”;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带回资金、技术、项目,大力创建种(养)植(殖)业、电商、农合社等产业基地,逐步将产业基地打造成就业扶贫产业安置基地,把贫困劳动者引导进入农业基地、合作组织就近就业。
罗卫平:
对无能力就业、无条件发展产业的特殊贫困群体,凉山州主要采取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办法实行兜底。每年针对全州当年计划脱贫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平均一个村5个公益性岗位,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不低于300元/人·月。今年,全州计划脱贫村778个,41621户,计划脱贫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人数89877人,截至10月,已开发公益性岗位5290个,覆盖了今年要脱贫的所有贫困村,并向非贫困村的贫困户拓展。
匡顺华:
可通过开发保洁保绿、治安巡逻、森林防火、应急监测等公益性岗位,对难以就业的贫困家庭劳动者实行兜底安置,确保每户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肖瑶伦:
贫困劳动力经济基础薄,就业创业风险承受能力弱,就业创业成效不稳定。为此,乐山市将继续深入公益安置保障就业计划,每个预脱贫村开发岗位不少于5个,岗位补贴不少于300元/月,最大限度发挥公益性岗位的政策兜底作用。
代俊:
对于困难家庭或身体等原因不能外出就业的,全市多点面广的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村社推荐公示、县级审定办法托底安置贫困劳动者,定向开发乡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以及城镇城管、环卫、园林等政府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托底安置就业困难贫困劳动者。
罗鹏程:
就巴州区来说,主要措施在于建机制,过渡性公益岗位开发重实效。专门开发了114个贫困村公益性岗位,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公益性岗位。对符合条件的,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并将岗位补贴标准提高到1000元/人/月。待其脱贫转移就业后,腾出公岗位置另行安置其他相对贫困人口。另外还鼓励基层政府、贫困村加大开发力度,不受指标限制,兜底解决就业。
罗卫平:
一是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兜底脱贫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持续安置需要大量资金,光靠某一级财政无力长期支付公益岗位补贴;二是留守的贫困人口大多为老弱病残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广义就业技能培训扶贫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三是参训学员的文化水平整体低,加上市场因素制约,培训后的就业率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肖瑶伦:
就乐山而言,一方面,由于贫困家庭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技能低、年龄大、分布散等问题,加之受培训时间成本高,贫困劳动力参训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导致培训组织难、实施难,培训覆盖率低;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总体偏低,与企业用工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转移就业难度大。
罗鹏程:
难点在于农村新兴的产业主体就业吸附能力总体还是偏弱。原因有三:一是大多处于初创时期,产业规模效应还未能显现;二是产业的市场还未能完全形成,新兴产业主体投资比较谨慎,也影响了产业发展的速度;三是农村劳动力择业观念的落后,一般青壮年劳动力、技术型劳动力更愿意外出务工,这导致了产业在本地发展的劳动力资源相对紧张,也影响了产业主体的投资热情。
针对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可以依靠对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实行公益性岗位兜底性安置,确保实现对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动态消零,同时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并依靠域内外劳务基地联络处、站积极发布就业岗位信息,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罗卫平:
就凉山州来说,全州人社系统将带头落实州委州政府“决战贫困、决胜小康”战略部署,主动服从服务于全州扶贫攻坚战略大局,把就业扶贫摆在重要位置,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贫困家庭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坚决完成到2020年培训农村贫困人口6万以上的工作任务。主动加强与本地、外地用工单位供需对接,实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并健全“组织培训—有序输出—协助维权”服务机制,努力实现培训对象稳定就业、精准脱贫。同时,还要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监控,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罗鹏程:
接下来,巴州区将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组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强化公益岗位兜底安置力度,努力实现贫困劳动力人人有职业。同时,我们将更加充分地利用返乡创业分险基金的撬杆作用,吸引更多的产业主体到农村去,开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就业门路。
李忠:
一是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实名制登记台账动态管理。适时对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信息核查,并对相关情况进行及时更新,掌握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意向、培训需求等;二是继续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活动。计划在关庄、房石片区等重点乡镇继续开展专场招聘会,将就业岗位信息送到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手中;三是深入推进就业创业培训。整合农业、林业、科技、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为每个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实施精准培训,并按照标准给予补贴;四是加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公益性岗位监督管理。加快速度按照程序收集每年计划退出的贫困村的公益性岗位资料的审查,并及时发放岗位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