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真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我国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能够解释人类发展的经济规律,更在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将其进行更好的中国化。本文主要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和基本特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化 意义 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大意义就是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好理论指导。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就是要指导我国沿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道路,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广大的劳动者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中国,主要是由工人阶级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更加需要按照既定的道路,在此大框架下,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来取得我国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讲究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目前世界范围内,国际经济形势不断辩护,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来适应我国的国情。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比较有生命力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要想很好地使用,就必须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能够适应中国目前的发展。
同时,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資源情况不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还将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
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也在于能够将现有的理论基础,进行一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从时间的角度,还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说,都是存在很大的现实意义[1]。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最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主要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我国。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开始广泛传播主要还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随着我国知识分子开始注意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开始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不过,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国情,将两者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之后,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发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发展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时期。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我国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发展主要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尤其是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经济思想。这些经济思想主要在于能够较为清楚地探索我国的经济运行规律,解答了以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解决的我国经济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2]。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一)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意义,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也是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毕竟是产生于国外,是马克思在长期的现实情况下,总结出来的。在产生初,并没有合理地参考到我国的经济情况。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并且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律。目前,对于我国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要根据我国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更加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普适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解释人类发展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因此而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并且能够将其进行发扬光大。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当然也要讲究能够充分挖掘其普适性。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其能够进一步发展。从而建立起更加适用中国国情的理论。另外,想要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普适化,其关键是使其能够真正成为一门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学理论,从而解决好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3]。
(三)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发展,主要是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以往的几十年,存在很大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行“走出去”战略,面对新的形势,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充满了新的活力。因此,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入WTO,经济发展和面临的国际化环境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新的形势,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更加借鉴理论知识。但是在借鉴理论的同时,必须要与时俱进,仅仅跟随时代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现代化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经济学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在借鉴这些伟大的思想成果和理论成果的同时,必须要将其进行中国化,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能够将理论进行更好地完善。本文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将其民族化,建立起我国适合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是将其普适化,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发展,使其具有更加适用性。三是将其现代化,使其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小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J].学术月刊.2008(3):73-76.
[2]马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轨迹[J].学术月刊.2008(3):64-67.
[3]曾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民族化、当代化和普适化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2(4):4-6.
[4]赵学清.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成果及其特点[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