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研究探讨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问题和解决方法,首先简单介绍了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随后阐述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再之后,本文详细探讨了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在文章的最后,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未来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局限性 解决方法
一、引言
财务报表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同时将企业财务信息展示出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起来。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企业选择通过创新制度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与此同时,企业财务报表也越来越重要。借助于企业财务报表,可以直观地发现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同时根据其中反映的问题采取措施加快企业发展。然而在财务报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因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财务报表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针对于此,本次研究探讨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同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问题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存在局限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分析人员的局限性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同,分析能力也各不相同。每一个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都会使用自己擅长的分析方法,而不同分析人员之间专业能力的差异也会导致他们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出现差别,继而会影响他们对财务报表的分析结果。有些企业领导人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只关注企业的利润表,他们对于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额是非常关注的,因为企业的盈利越高,也就证明企业领导人的管理能力越强,因此他们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特别重视利润报表。然而企业财务报表并不是单一的,不同财务报表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联,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一般来说,利润报表可以清楚地展现企业运营的成本、费用以及企业收入,从而为人们展示企业获得的盈利,然而利润报表很容易被会计方法所影响,继而导致虚假企业利润出现,最终影响企业领导人的正确决策。相比之下,企业现金流量表可以清晰地展示出企业资金的去向,然而却不能将企业的资金负债状况体现出来。另外,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过程很容易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们可以修改所分析的各项指标。再加上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所得出的分析指标也不一样,这些都会为某些居心不良的人用于做假账,继而掩盖企业真实运营状况[2]。
(二)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最终目的在于向企业领导人提供决策依据,主要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指标来得出企业实际运营状况。然而企业财务报表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财务报表反应企业财务信息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导致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不够完整和具体。不仅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当前有些企业财务报表的指标不够全面,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时也没有包含一些企业经营重要指标,例如人力资源指标和潜在能力指标等等。虽然这些指标很难进行核算,然而却是分析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这些指标,才可以全面的反映出企业实际运营状况,继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3]。
(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当前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这几种分析方法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趋势分析法是通过纵向比较上一年度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也是参照上一年度的。这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过去结果的偏差导致当前分析结果出现偏差;比率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个相联系的项目来进行分析,如果只比较两个项目,那么分析过程往往会不够全面、不够系统;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企业和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这样在分析过程中所分析的数据很容易缺乏可比性。在进行比较分析时往往会使用很多参照标准,其中有企业历史数据、同行业数据以及计划数据等。在进行横向比较时要根据同行业标准来进行,同行业标准的指导性有限,并不是特别科学、合理。这时最好的方法是选取一组更具代表性的企业来求平均数,以平均数为标准,新计算出的标准往往比行业标准更具有指导意义。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了竞争对手数据分析,然而某些企业是通过多元化方式来经营的,他们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行业归属,同行业比较十分困难[4]。
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法来加以解决。
(一)改进财务指标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都只是简单的将财务信息放到报表中,进而交给企业决策者来查看,但是这种财务报表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决策时却无法取得足够的作用。针对于此,企业财务人员在制定财务报表时,要同时关注企业财务信息的反应状况和相关信息状况,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人力资源和企业业务状况等,从而为企业领导人的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当前我国财务指标的内容相对较少,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局势变得特别复杂,需要更多的信息来为决策提供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改进当前的财务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非财务类指标。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来提高企业产品的创新力指标、市场占有率指标、生产效率指标以及风险指标。尤其是企业风险指标,通过风险指标的制定,企业领导人可以很好地观察企业财务风险指标的变化,从而对企业未来潜在的财务危机进行分析。在制定财务风险指标时,可以制定现金债务比例和收益质量等指标[5]。
(二)综合利用财务分析方法
为了更好地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企业财务状况,企业财务人员在分析财务指标时要综合利用各种分析方法,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其中定性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说明企业各类财务指标的变动,主要包括会议分析法、专家判断法以及类比分析法。相比之下,定量分析法则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在数量上进行比较推算,从而更好地确定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动数额,同时对企业财务指标因素变动进行分析。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要综合使用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总结的分析方法,提高改进企业财务分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此外,在应用财务分析方法时,还要综合应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例如在分析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时,要使用定性分析法,而分析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时,要使用定量分析法。不仅如此,企业还要结合使用动态分析法和静态分析法。企业运营过程属于动态过程,除了要分析静态的资料,还要在动态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从而使财务报表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三)提升财务分析人员专业能力
企業财务分析人员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因素,如果财务分析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所得出的财务分析报表也就不够科学。针对于此,企业必须要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聘请专家讲座的方式来提高财务人员的财会知识,同时也可以定期安排企业财会人员分享经验,让有经验的财会人员教授经验相对不足的财会人员。此外,还要培养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从而使其正确应对工作中存在的歪风邪气,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四、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着分析人员的局限性、分析指标的局限性以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问题,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改进财务指标、综合利用财务分析方法以及提升财务分析人员专业能力等解决方法。未来随着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不断改进,相信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也将做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静.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6(21):34-35.
[2]王冬梅.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创新:团队式实践教学法[J].财会月刊.2016(21):57-58.
[3]邹新颖.PBL模式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的研究——基于ARCS动机模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6(12):29-30.
[4]王丹丹.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8):48-49.
[5]葛亚妮,李艳.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时代金融.2016(23):79-80.
作者简介:刘康(1978-),男,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