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常见蠕虫病的防治技术

2016-12-03 15:51刘世霞
水禽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吸虫鸭群每千克

刘世霞

中图分类号:S858.322.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6)04-0033-03

1 鸭次睾吸虫病

鸭次睾吸虫是寄生于鸭肝脏胆管或胆囊内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危害一月龄以上的鸭,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高。常因胆囊、胆管虫体堵塞,而发生死亡,是目前对鸭危害较大的吸虫病。寄生在鸭胆囊、胆管内的次睾吸虫有两种(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是东方次睾吸虫。

1.1 病原及流行特点 本病原为东方次睾吸虫,属后睾科。虫体呈叶状,体表有小刺。大小为2.35~4.64×0.53~1.2mm。睾丸大而分叶;卵巢呈卵圆形。虫卵大小为29~32×15~17μm。

成虫在胆管和胆囊内产卵,卵随胆汁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体内,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成熟尾蚴离开螺体,进入第二中间宿主麦穗鱼及爬虎鱼体内,在其肌肉或皮层内形成囊蚴;鸭、鹅等吃入含囊蚴的鱼而感染。其他食鱼水禽和鸟类也可感染。

本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临床上以1~4月龄的鸭较为多见,一月龄以下的鸭很少发生。该病分布较广,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

1.2 临床症状 轻度感染时,无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患病鸭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两肢无力,常下痢、粪便多呈水样,多因衰竭而死。产蛋母鸭的产蛋率下降,发病严重者则产蛋停止,甚至死亡。

1.3 病理变化 肝脏肿大,比正常大1~2倍,色泽淡,胆管增生的白色花纹和斑点出现在表面。病程稍长的病鸭,肝脏质地变硬,切面可见胆管壁增厚,管腔扩大,内含有黄绿色胆汁的凝固物和虫体。胆囊充盈,胆汁呈墨绿色或深绿色,囊腔内有数量不等的虫体,胆囊壁增厚,肠道粘膜呈卡它性炎症。组织变化可见间质性肝炎,血管内可见吸虫幼虫。

1.4 防治措施 预防:禽粪堆积发酵,杀灭虫卵,以免环境污染;消灭螺蛳,切断传播途径;流行区家禽避免到水边放牧,以防止感染;及时治疗患禽,防止病原散播。

治疗: ①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50~200mg,一次内服;②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5mg,一次内服;③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75~100mg,一次内服。

2 绦虫病

绦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常引起鸭感染发病,尤其对雏鸭危害特别严重,可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是鸭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

2.1 病原及流行特点 病原主要是膜壳绦虫和矛形剑带绦虫。矛形剑带绦虫,属膜壳科,是一种大型虫体,形态如矛。长11.5~23.0cm,头节小梨形,有四个吸盘,也有顶突和小钩。颈节短。节片的宽度都比长度大,虫体中部的节片最宽。成节有3个椭圆形睾丸,位于节片中部,排成一列。卵巢分左右两瓣,呈菊花状,位于睾丸的一侧,生殖孔开口于另一侧。卵黄腺在卵巢下方,呈玫瑰花状。虫卵无色,有四层膜,最外层在虫卵排到外界后吸水涨大呈椭圆形。虫卵大小为82~83×100μm。普氏剑带绦虫形态与矛形剑带绦虫相似,较小,3.5~17.0cm,吻突发达,突出于虫体前端。成节中的卵巢不分成两瓣,位于反孔侧睾丸的腹面。卵黄腺呈块状。虫卵类圆形,15~20×22~27μm。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4~10月份的春末夏秋季节,面在冬季和早春较少发生。发病年龄为20日龄以上的幼鸭。临床上所见到的雏鸭发病日龄最早为13日龄,可能在出壳后经饮水感染。轻度感染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成年鸭感染后,多呈良性经过成为带虫者。

2.2 临床症状 当雏鸭感染严重时,则出现腹泻、食欲减退、生长停滞、消瘦贫血等症状;有的还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走路摇晃,失去平衡;夜间有时伸颈、张口,如钟摆样摇头,然后仰卧,作划水动作,常引起死亡。

2.3 病理变化 部分病例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略肿大、胆囊充盈、胆汁稀呈淡绿色。小肠发生卡他性炎症和粘膜充血,十二指肠和空肠内有多量绦虫,甚至堵塞肠腔。其他浆膜组织也常见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心外膜上更为严重。

2.4 防治措施 雏鸭与成鸭分开饲养,3月龄内雏鸭最好实行舍饲,特别是不应到不流动、小而浅的死水域去放牧。因为这种水域利于中间宿主剑水蚤的滋生。

每年对鸭群定期进行两次驱虫,一次在春季鸭群下水前,一次在秋季终止放牧后。

平时发现虫体,随时驱虫。驱虫办法如下:氢溴酸、槟榔碱,配成0.1%的水溶液,1次灌服,每千克体重用药1~2mg。

槟榔100g,石榴皮100g,加水至1000ml,煎成800ml。内服剂量:20日龄雏鸭1ml,30~40日龄雏鸭1.5~2ml,成鸭3~4ml,拌料服,连喂2次,1日1次。

南瓜子,煮沸脱脂打成细粉,按雏鸭5~10g、成鸭10~20g拌料喂服。

鸭群驱虫前应限食12h,投药时间宜在清晨进行,鸭粪应收集堆积发酵处理,以防散播病原。

3 鸭东方杯叶吸虫病

鸭东方杯叶吸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本病分布于亚洲,我国的黑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亦时有发生。发生感染的鸭常因脱水而突然死亡。临床所见发病鸭群死亡率最高可达20%。是当前鸭业生产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

3.1 病原及流行特点 本病原为东方杯叶吸虫,属吸虫纲、苎叶科。新鲜虫体呈浅淡黄色,近于白色,肉暇见芝麻大小,呈椭圆形,大小为0.9~1.4×1.1~1.4mm,有两个吸盘,口吸盘位于虫体顶端,呈肆形,咽发达呈圆形,咽的后面是肠支分叉处,腹吸盘比口吸盘小得多,位于肠支分叉处,腹部有一个庞大的粘着器,凸出于虫体的腹面,睾丸并列于虫体中部的两侧,卵巢呈球形,位于虫体的左半侧,紧靠左睾丸。卵黄腺围绕粘着器分布在虫体的周围,前界达咽附近,后界抵达虫体末端,阴茎囊巨大,位于右睾丸和生殖孔之间,生殖孔开口于虫体末端,虫卵呈浅黄色,椭圆形,大小为0.1×0.07~0.08mm。

对于东方杯叶吸虫的生活史,根据临床观察,发病鸭群常采食淡水螺蛳,可能中间宿主与淡水螺蛳有关。

3.2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病鸭常表现不食,缩头呆立,消瘦贫血,行走不稳,容易跌倒。粪便呈水样、蛋清样或米汤样,肛门周围被排泄物污染。20~60日龄幼鸭,病程短,死亡快,最急性发病不到1h即死亡。成鸭少见死亡,多表现产蛋减少,甚至停产。

3.3 病理变化 剖检病变主要在肠道,表现肠壁变薄,严重者破裂,肠内容物呈灰褐色,水样,有腐尸体的恶臭味。成鸭一般肠粘膜脱落,呈糠鼓样,小肠中段见有大量的白色小虫体,偶尔盲肠中也能检出少量虫体。肝脏仅表现充血变黑(郁血),胆囊充盈,胆汁浓稠。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

3.4 防治措施

3.4.1 发病鸭群实施驱虫,用常用的专用鸭驱虫药等,对本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疗效。常用药物有:①四氯化碳:成鸭每只2ml,用橡皮管灌服或用注射器直接投入嗉囊;②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按30~50mg拌料,每日1次,连用2d;③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50mg拌料,每日1次,隔日再用1次;④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10~20mg,1次拌料服用。用药后24h排出大量虫体,驱虫效果明显。在进行大群驱虫时,要求用药量准确,拌料均匀,在1~2h内使每只鸭都能吃到并吃完。如有可能,逐只填服,效果更好。

3.4.2 做好流行地区水域的灭螺工作。禁止鸭群到有本病流行的水塘、河沟中放养。

猜你喜欢
吸虫鸭群每千克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卖 葱
为什么赔了
蛋鸭育成期限制饲喂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