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安+陈林桥
摘 要:文章从教学目标分解与整合、硬性和弹性、显性与隐性、理性和感性、制订与教学、预期与达成六个方面进行剖析与思考,以期人们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基层教学;教学目标;诉求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当下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发展,常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与思考。下面是基层教学对教学目标的一些诉求,以期教师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一、教学目标分解与整合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和分解,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教学目标,比如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目的是让教师从三个维度对教学目标进行一个分析性审视。出发点是好的,但也有令人迷惑不解之处。
就拿 “过程和方法”目标来说, 你能说“过程”中没有“方法”,没有“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正如有些教学专家所言:“三维目标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是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过程”。既然这样的三维目标不是相对独立的,那又怎能说是三维目标?这样分类好像逻辑上有点行不通。
再说“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尽管有相容的一部分,如技能在形成过程中有认知部分,但二者更多的是不同,一个是认知领域,一个是动作技能领域。以往教学论将它们分别对待,如今将不怎么相容的它们硬撮合到一起,会不会有牵强附会之嫌?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将教学目标分解不是不可以,如果因为人为的分解将目标中有些成分都丢掉了就不应该了。像水分子分解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氢和氧之间的连接就没了。像庖丁解牛,眼里看到的都是一些局部的,岂不有失事物的本来面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在理论上对目标分析研究之后,还需逆向还原整合,要重视因分解而失掉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既深刻又全面。
二、教学目标硬性和弹性
当下,教学目标的制订特别强调具体性,认为越具体越便于人们去操作和实施,但同时会使得灵活性和机动性越来越缺失,这不利于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有些专家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学结果的底线”,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应该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即师生努力的上线。且不论谁对谁错,给笔者的启示是,教学目标应该是有一个范围、一个区间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点、线的问题。从客观上讲,由于师生个体、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因素之间的差异性,所带来的变化也是参差不齐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学目标定低了,优等生吃不饱,定高了,差等生吃不了,所以教学目标要有必要的弹性,留有必要的空间以适应不同个体差异性的需要,让我们的学生达到他们各自个体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显性与隐性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代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学目标一定要是可见而且可测的。按照这样的观点,那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就不能算是教学目标;只能意会但却实实在在地在发生、在作用的默会知识,也不该在教学目标之列。如果教学目标的制订都将这些排除在外不加考虑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显得十分的狭窄,这将有悖于 “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所以,教学目标应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称为显性教学目标,那么还有一些教学目标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但在教学行为中发生发展,让人感到其教学目标的客观存在,这种教学目标称为隐性教学目标,隐性教学目标是隐于幕后,含而不露的。目前对隐性目标不够重视,因此,在教学目标制订时,要给隐性教学目标应有的地位和关注,不仅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要正确地处理好教学目标的显与隐的关系,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四、教学目标理性和感性
教学目标的理性表现在教学目标必须从相关的教学理论出发,突出其科学性;教学目标一般以教学专家制订的为准;教学目标的表述中科学专业术语成分比较多;教学目标的结构和形式比较规范。但从我们的教学实际,特别是从学生这一角度去看,则希望教学目标中感性成分多一些,内容直白些,形式活泼些,条目少一些,最好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进行表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这样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学目标的效果会更好。
五、教学目标制订与教学
教学目标由谁来制订?我们教师要不要制订教学目标?不少人会这样说:“教参上不是写得好好的,抄一下不就解决问题了,何必自己来搞?如果你搞,你还会比教参的好?”
教师是教学目标制订的主体,教参上专家制订的教学目标是给我们参考和研究的,如果采取“拿来主义”,这就是我们对教学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可以先自己制订教学目标,再与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比较优劣,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进而不断提高自我制订教学目标的水平和质量。
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学目标使用的实际效果并不佳,于是有些老师认为教学目标只要我们教师知道就行了,不需要给学生看。但也有些教师不这么认为:“教学目标并非仅仅是把持在教师手上的法器,只有在目标师生共知的情况下,学生才有可能成为教学中的主动合作者,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与自主性才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教师的种种说法不无道理,要解开他们之间的纠结,我们不妨从另一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将教学目标分为“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教的目标”给我们教师看,理性成分可以高些;“学的目标”给学生看,感性成分可以多些。这样,通过分型辩证、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各尽所能来使我们的教学目标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进而真正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控制、激励、中介、测度功能,岂不美哉!
六、教学目标预期与达成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能否达到这个预期和走向,其实这里面变数比较大,不仅涉及教学过程的人、物,还有其他不可预测的偶然因素,因此实际的教学是有教学误差的。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在教学目标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那么有些教学目标就可能半途夭折,根本实现不了,所以教学目标的预期和达成并非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推崇教学目标的潜台词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是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我们也应看到,教学目标的确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教学的一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教师的思维,制约着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因此在肯定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
所以,我们要辩证、全面地看待教学目标,在确保教学目标正确的前提下,正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之间的关系以及灵活机智地执行教学目标尤为必要。
以上仅是我们对教学目标表面的问题浮光掠影的浅思,可能未及教学目标深层问题,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议题谈一点思考,主要是想引起大家对教学目标的关注,并通过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
(作者单位:林先安 江苏省扬中市第一中学;陈林桥 江苏省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