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维江
《金砖国家研究:理论与议题》
徐秀军 等著
2016年8月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从概念提出算起,金砖国家已经十五岁了。亲历了新兴市场惊才绝艳的增长奇迹,挺过了金融海啸浪急风高的猛烈拍打,经受着利益固化西方掣肘的内火外邪,金砖国家越来越成熟。扩员和新力量的融入、多领域多层次机制的建设以及各种政治经济的困难和干扰让它更加强壮有力、坚定勇敢。但是,金砖国家又如一个孩子的成长,也开始进入敏感复杂的青春期,并且遇上了成长的麻烦。近日,国际基金组织(IMF)把“金砖国家没有复苏迹象”和“银行危机”、“股市暴跌”、“贸易战”、“英国经济衰退”并列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五大风险。
“金砖褪色论”并非新说。就连最早发明金砖一词的人,也早已把关注力转向了“新钻11国”等其他新的投资概念。但是,人们也很难从一个时间截面的经济表现来客观断言金砖的兴衰。前不久杭州召开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的媒体公报中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景和动力依旧,将继续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样看来金砖国家明明还在方兴未艾的上升期。
金砖国家合作会不会因为世界及金砖成员的经济低迷而分崩离析,不能从一时一地的经济政治形势等现象层面易变的指标上进行判断。必须运用抽象和富有逻辑的理性来加以分析和把握,才能够得出经得起长时段检验的结论。徐秀军博士领衔、国内新兴经济体等相关领域多位学术权威和青年才俊合作撰写的《金砖国家研究:理论与议题》(以下简称《金砖》)一书,为关心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者客观把握金砖向何处去、金砖会好吗等问题,提供了比较全面准确的分析。与同主题著作相比,这本书有三个特点。
首先,这本书特别强调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金砖国家的增长与合作绩效。金砖的概念最早是投资银行人士从发掘市场机会的经验视角提出来的,并没有什么理论框架。有人问提出者在金砖以后为什么又发明“新钻11国”时,他直言这并非什么伟大的发现,不过是把金砖国家之后的11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名字列出来而已。金砖国家刚刚开启合作之时,还有学者认为它们之间经济产业上的竞争性远大于互补性,生拉硬凑到一起不具备合作持续性。但是,《金砖》的作者们则在“理论篇”中,为金砖发展及合作的现象构建了严谨坚实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他们指出,改变当今世界不公平、不公正的利益分配格局,减少全球治理中制度非中性的消极影响,是金砖国家的共同利益。而在增长与合作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相互依存,将进一步强化其国际地位和价值共识,最终完全超越同质竞争和意识形态差异带来的疏离,产生联盟组织的信任,推动金砖国家组织的制度化和机制化。
其次,《金砖》对15年来金砖国家发展与合作的学术研究进展分门别类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和研究层次的演化与拓展的角度,对金砖研究的脉络进行了系统清晰的总结和综述。这是件颇费心力但惠及学林的工作,哪怕是这个领域的新进者,也能比较容易地透过综述看清15年来金砖研究各个方向的进展、困难,能够根据自己的学术禀赋和比较优势更快找准自己研究的方向。
最后,《金砖》展示了金砖国家合作的前沿领域。通常对金砖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金砖成员之间及其对外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领域合作的研究,顶多再加上对金砖国家参加全球治理的分析。本书对一些设想中的或新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例如,一般认为金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条件短期内并不具备,但本书提出建立金砖国家经贸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作为对“得自贸易的收益非中性或不对称性”的配套救济安排,这是对现有自由贸易区理论的重要突破。又如,本书还分析了金砖国家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上的合作潜力,提出成员应该在能力建设、资源共享、立场协调等积极尝试,为推动全球网络善治做出贡献。由于一些领域不仅对金砖国家甚至对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是全新的尝试,难以准确界定相关的概念和标准,所以某些分析还比较粗略。但瑕不掩瑜,本书的广阔性、前沿性足以弥补少数细节上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