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军事合作开启新模式

2016-12-03 04:59赵毅
世界知识 2016年19期
关键词:后勤军事印度

赵毅

2016年8月29日,在五角大楼的一场联合新闻发布会上,美国防长卡特与到访的印度防长帕里卡尔正在回答记者提问。

8月29?31日,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访美期间,两国签署了《后勤交流协议备忘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印度国内也一片喧腾,部分印度人士认为,此举将会破坏印度的独立地位,颠覆其长期遵循的不与任何大国签订军事协定的传统。为了安抚国内情绪,印度国防部长一再强调,印度坚持“和平、中立、不结盟”的政策不会改变,因而不可能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也不会允许美国军事力量驻扎在印度本土。然而,如果用历史长镜头来审视这个协议,可以认为两国向军事结盟又接近了一步,并且开启了两国军事合作的新模式。

21世纪以来美印两国军事上相互借重

各有所求

冷战时期,印度是苏联的合作伙伴,与美国关系比较疏远。随着苏联的衰落和解体,美印两国逐渐靠近,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两国加速靠拢。小布什政府时期,在美国发动的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军曾经利用印度的军事基地进行后勤补给。随着美国军事力量卷入中东的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受全球权力东移的趋势推动,美国政府对印度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在小布什和辛格两位领导人执政时,两国首脑互访频繁,双边关系迅速拉近。2008年两国签订了《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协议》,当时这一举动令世界大跌眼镜。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末印度实施核试验以来,国际社会一贯拒绝承认印度为有核国家,但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迈过这个门槛。美国此举实质上正是为印度成为合法的有核国家开了绿灯。2009年奥巴马执政后,美国政府很快推出并实施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在这个框架下,美国把亚太地区国家分成同盟国、伙伴国、新兴国家和可预期的伙伴国四类。起初美国把印度当作新兴大国来对待,然而,随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深入实施,美国越来越把印度当作重要的战略伙伴。2009年起两国开始进行战略对话。2014年由莫迪担任总理后,印度把“向东看”的基本国策调整为“东向行动”政策,加大了参与和介入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力度。这对美国来说是极大利好,美国认为,印度的参与可以有效增加制约中国的力量,减轻自己的负担。因此,美国在南海问题、印太海洋秩序、东亚安全机制等问题上都大力拉拢印度,如积极参加印度举行的“马拉巴尔”海上演习,邀请印度参加在夏威夷举行的“环太-2016”海上综合演习等。为了在南海对中国施加压力,美国积极策划和邀请印度参与在南海海域的联合巡航,虽然目前印度只同意在南海参加演习,不接受联合巡航,但印度借助美国的支持以军事力量介入南海的程度明显加深。在美国的支持下,亚太地区的日本、澳大利亚和东盟各国都比以往更重视印度的地位和作用。

这种形势使印度空前获利,一方面,印度的国际政治地位被大大抬高了。近年来西方国家把它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国内不禁沾沾自喜,自尼赫鲁时期提出的建立“有声有色”大国的欲望再度燃起。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借机大力提升军事能力。过去印度主要通过采购先进装备来改善军事能力,其主要的东家是苏联及之后的俄罗斯。现在,除了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军备合作外,印度还要从美国购买先进装备,包括F-16多用途战机、F/A-18舰载机等,并要求实现装备国产化,名曰“印度制造”。不仅如此,印度还通过与美国开展其他形式的军事合作来提升能力。2015年6月,美国防长卡特访问印度时,两国签署了一个重要的防务合作协议,即《双边防务关系框架》,是两国继1995年、2003年、2013年之后第四次签署这种协议。文件指出,更新后的协议将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揭开新篇章”。双方承诺要在联演联训、多边行动、军事教育与交流、反恐、防扩散、防务转让、维和等15个领域加强合作,基本涵盖了军事合作的全领域。

《后勤交流协议备忘录》的基本内容及对美印军事合作的影响

为了要做全球霸主,美国的军事力量立足于世界,取之于世界。美国与世界60多个国家都签订了《后勤支援协议》《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备忘录》《地缘空间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三个文件,通过上述文件,美国与世界有关国家建立了共同的标准和体系,增强了军事兼容性,也为高端技术的出售和转让提供了指导。因此国际上通常把上述三个协议当作是与美国保持密切军事关系的基础性文件。2002年美印两国商谈军事合作时,美方不仅要求签署《后勤支援协议》,还提交了另外两份协议的文本。当时印度两任政府总理瓦杰帕伊和辛格都担心印度一旦签署协议就会被国际社会当成美国的军事盟友,这既容易引起地区形势紧张,也将破坏印度长期坚守的不结盟政策,从而招致国内反对力量的攻击。所以十几年来印度政府在两国军事合作问题上坚持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解决,拒绝签署长期性、法律性协议。在莫迪领导的人民党取代国大党上台执政后,印度内部仍有强烈反对签署协议的政治势力,甚至国防部内部也有反对力量。

转机在今年4月发生了。4月10-13日,美国防部长卡特访问了印度,除与印度防长帕里卡尔会谈外,卡特还会见了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和印度总理。卡特代表美国同意在“国防技术与贸易倡议”方面开展合作,支持印度政府实施“印度制造”,作为回报,印度终于在协议问题上作出了让步,原则上同意缔结《后勤支援协议》。此后,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磋商,于今年8月印度防长访美时签署,为了照顾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的颜面,也为了不引起印度国内部分政治势力的反抗,最后定名为《后勤交流协议备忘录》,实际就是印度版的《后勤支援协议》。

根据已经透露的信息,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协议清楚划定了适用的范围:双方只有在港口访问、联演联训、人道主义援助和减灾行动四种情况下才可执行协议的内容,如有其他要求,双方需要另外谈判来解决。第二,上述情况下,双方为指定的军事装备在对方进行燃料和给养补充时提供许可,由专门负责机构对产生的费用累计记账,最后双方在当年的财年结束时相互冲抵,从而免除了以前单次结算的繁琐。第三,此协议不涉及军事基地,只是周密规定了两军在联合行动时产生的军事物资、维修保养、供给的费用计算问题,美国军队或装备不会因为此协议而驻扎在印度本土。所以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事实上都不能说两国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

虽然如此,也必须看到协议的签订为美印两国的军事合作开启了新模式。首先,两国的军事合作将向机制化趋势发展。过去十多年里,两国的军事合作领域虽然不断扩展,但都是通过双方逐项谈判来实施的,现在签署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必然促使双方的合作走向机制化。其次,协议的签订使印度抛弃了“历史性犹豫”,更加靠近美国。继《后勤交流协议备忘录》签订后,美国将继续与印度谈判,讨论签署另外两个协定的问题,届时将进一步加深两国的军事融合程度。最后,作为回报,印度不仅会从美国得到更先进的军事装备,而且还要通过技术转让实现国产化。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美印两国的军事合作之路将更加平坦。

协议的签订对地区安全局势的影响

根据该协定,印军在理论上将可以进入美国在全球各地的军事基地以寻求后勤支援,而美国伴随在印太海域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也将从印度的军事设施获得便利。该协定因而会对包括南亚、中东和东亚在内的地区安全局势都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美国在中东和印度洋地区的军事行动将更加便捷,依托印度的港口和基地,美国军事力量在参与多边非传统军事行动时可以从印度次大陆获得补给,这无疑有助于加强美国在中东和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二是印度以军事力量介入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亚太地区事务拥有了后勤依托。印度近年来以军事介入亚太地区事务的姿态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在南海地区。将来印度还可以根据协议,合理进入美国在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的军事基地进行后勤补给和维修,这显然能增强印度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根据以上两点,可以认为,在亚太地区的地缘竞争持续激烈的情况下,美国的优势将会进一步扩大。美国在亚太已经加固了与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韩国等盟友的关系,加深了与新加坡、越南等伙伴国关系。现在,按照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说法,印度已经成为美国“具有决定意义的主要伙伴国”,这样从地缘上看,美国基本上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构建了一张由其主导的安全网。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域内外国家完全有理由对此保持必要的警惕性。

猜你喜欢
后勤军事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