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历史进程分析和数据分析,研究英国参与欧洲一体化的利益博弈过程,分析英国脱欧后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英国“脱欧”反映出了欧盟共同贸易政策在全球化新阶段所面临的困局,将对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产生冲击。但英国“脱欧”并不意味着全球区域一体化的退潮,而是表明在区域一体化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区域合作需要融入新的治理理念与治理模式。
关键词:英国“脱欧”;区域一体化;自由贸易区
中图分类号:D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6)05-0053-08
欧洲一体化曾经是全球高水平、深度融合的区域经济合作典范,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一直引领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持续低迷的欧洲经济形势让欧洲一体化的内在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从2012年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威胁开始,到2016年6月英国经过公投后确定脱离欧盟,欧洲一体化正频繁遭遇挑战。在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国让渡了一部分国内管辖权,由此取得了分享区域统一政策收益的权利。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在英国和欧洲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力量对比发生调整的过程中,英国对于参与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英国脱离欧盟后将通过复杂的谈判过程来重新塑造其与欧洲国家、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英国脱欧折射出欧盟共同贸易政策在全球化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困局,也预示全球区域一体化需要融入新的发展理念。
一、英国参与欧洲一体化的利益博弈:历史进程分析
在欧盟扩张的过程中,欧洲一体化在深度上的加深和广度上的扩展符合欧盟的整体利益,但英国和欧盟整体利益的冲突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剧。从历史角度来理清英国与欧盟之间的矛盾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利益博弈。英国参与欧盟政策事务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初创阶段,英国游离于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外(1958年-1973年)
在1958年建立之初,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即确定建立关税同盟。根据瓦伊纳(Viner)关于“关税同盟”的最初定义,关税同盟是比自由贸易区约束程度更高的区域一体化形式。自由贸易协定(FTA)规定缔约方之间采取关税优惠等措施,但缔约各方保持各自独立的对外关税;关税同盟(CU)在自由贸易区(FTA)的基础上,还规定成员国采用共同的对非成员国的关税。为了保证关税同盟的有效运行,欧共体在1968年成立之后设置了共同的商业政策(Common Commercial Policy)制度,规定由欧共体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税率、与区外其他国家或经济体进行贸易自由化谈判并负责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共同的商业政策曾被称为欧洲一体化中最成功的典范。
在欧共体成立之初英国并没有直接加入。主要基于以下考虑:最早进入工业革命的英国依旧秉承“日不落帝国”的荣耀;英国在地理位置上独立于欧洲大陆,具有相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立精神;英国的政治体制具有不支持关税同盟之类组织的内在倾向,英国的宪法规定任何权利机构均不能影响到英国议会的决策过程。英国更加倾向于与其他国家采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合作模式,以维护其对外制定关税政策的自主性。
第二阶段:加入欧共体初期矛盾初现,英国开启首次脱欧公投并以失败告终(1973-1993)
二战结束后,英国的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已无力独自应对来自于欧洲大陆各国的压力。同时,战后联邦德国、法国等国迅速恢复,并逐渐拉近与英国之间的收入差距,促使英国最终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1974年爆发的石油危机导致英国并未取得预期中的经济成就,1975年,英国进行了首次“脱欧”公投,结果是三分之二的投票人选择留在欧共体。公投前一年英国与欧共体进行了英国入欧的重新谈判,并且取得了成功,由此增强了选民对英国参与欧共体的信心。虽然英国留在了欧共体内,但却开启了英国“脱欧”公投的先例。
第三阶段:欧洲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但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并逐渐被欧盟核心权力边缘化(1993-2008)
1992年,欧共体各国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欧盟正式成立,这是欧洲一体化取得的重大进展。此前,由于英国拒绝加入申根区且撒切尔夫人施行民族主义政策,英国已逐渐被边缘化。另一方面,英国在1992年退出“欧洲汇率体制”,并在1999年欧元区成立后从未加入欧元区。法德大力倡议欧洲一体化逐渐偏离英国的理念,矛盾的逐渐积累为此后的发展埋下伏笔。
第四阶段: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经济持续低迷,多重因素加重了英国的脱欧意愿(2008-2016)
近几年,全球经济疲软,欧盟经济的不景气对英国经济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减小,很多英国人认为欧盟降低了英国自身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受南欧国家潜在危机拖累,英国财务难以实现自由自由。财政投入也给英国带来了压力。英国每年需要缴纳给欧盟的费用大约为8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整体GDP的0.5%,在欧盟各国中,英国的这一指标仅排在德国之后。从政策指定权方面,根据规定,欧盟的法律约束力高于各成员国的法律,大约70%的英国法律受限于欧盟法律的约束。移民的涌入也对英国产生了压力,对英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造成负面影响。多重因素的叠加,让英国脱离欧洲一体化束缚的意愿愈加强烈,2016年6月英国公投后确立脱欧。
英国参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表明,是否参与区域一体化,各国需要对所承载的责任和享受的利益进行权衡,对于具有较强经济自主性和独立政治理念的大国来说,这一权衡和博弈的过程将非常复杂。
二、英国参与欧洲一体化的经济考量:数据分析
一国参与区域一体化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经济收益、地缘政治、非传统收益。[1]虽然欧洲一体化最初的动力主要是政治因素,但随着一体化的深入,经济收益的重要性加强。
1.英国与德国、法国等主要欧洲经济体人均收入差距变动影响其谈判实力
图1显示了1970年以来欧盟(或欧共体)主要经济体及其自身的人均GDP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英国的人均收入同德国和法国的差距逐渐增加,在欧洲一体化构建的过程中,英国在欧洲一体化的发言权下降,德国和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2000年以来,英国的人均收入逐渐增加,欧债危机后,英国虽然受到牵连,但恢复较快,2015年英国经济呈现了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高经济增长率、各产业均衡增长的较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欧债危机后欧盟整体复苏速度低于预期,英国和欧盟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双方政策目标存在偏差的内在矛盾日益加强。
2.债务危机的冲击改变了英国贸易政策
表1展示了2008年至2015年间英国的对外贸易情况,从总量上看,英国自身贸易在金融危机后保持了温和增长的态势,但2014年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其贸易呈现萎缩态势,近两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英国同欧盟与非欧盟间的贸易各占英国贸易的半壁江山。金融危机后英国同非欧盟国家间的贸易逐渐超过了欧盟内部贸易,一方面说明债务危机后欧盟经济复苏状况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说明内外部经济不利的情况对英国的冲击导致其贸易政策发生了转变。
对比图2与图3,英国对欧盟国家的进口呈现上升趋势,而对非欧盟国家的进口在2012年达到顶峰后迅速下降;而出口方面则表现出与进口截然相反的态势:其对欧盟国家的出口不断下降,对非欧盟国家的出口则迅速提升,根据英国官方的统计,平均出口增速达到5.04%。从贸易差额的角度来看,尽管英国同欧盟内部贸易逆差有不断拉大趋势,但其进出口增降程度明显小于与欧盟外的外部贸易,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也只是温和下降,随后则基本呈现平稳态势。反观与欧盟外部的贸易,受到冲击的表现非常强烈。因此,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英国同欧盟的经济活动往来表现更为平稳,“脱欧”对英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将产生影响。
3.“脱欧”后可能引起英国境内的欧盟资本外流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的统计,欧盟是英国最大的资本来源地,2014年其资本存量中有459%来自于欧盟,而排名第二位的美国则仅占244%。同时,超过半数的非欧盟跨国公司的总部均设置在英国。英国“脱欧”后,这些公司很有可能需要重新申请牌照并改变营业方式,对从欧盟内部输出到英国的大量资本的运营产生不利影响。
4.英国服务业和农业等主导产业的开放水平将受限
欧盟统一的贸易政策使成员国可以对内享受欧洲统一市场带来的诸多收益,如规模经济、贸易创造、投资创造、促进竞争等,欧盟对外拥有比单一国家更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然而对于英国这样的大国,在享受收益的同时,在贸易政策制定方面无疑也受到了约束。由图4可见,英国经济中服务业是主导产业,服务业接近其经济总量的80%,而制造业在GDP的比重约为20%,且服务业的比重仍在扩大。此外英国具有高效率、小规模的农业。英国可以接受较高水平的贸易开放,特别是服务业的开放将对英国具有更为较为重要的意义。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和贸易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欧盟的贸易政策需要平衡各成员国的利益,如设置对纺织服装业、农业等行业的保护性关税,这些方面对英国经济无明显利益。而当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来参与贸易协定谈判时,只能实现低水平的开放。[2]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英国和欧盟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也逐年变化,为了推进欧洲一体化,欧盟要兼顾发达程度较低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国的开放水平和经济发展。但是相对于非欧盟国家,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平稳,脱欧将会有可能影响英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稳定性。
三、脱欧后英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重塑
英国脱欧公投后,欧盟与英国的关系面临重塑。英国让渡给欧盟的国内政策制定权将重新回到英国手中。但这一过程将涉及复杂的利益重构,需要通过艰难的谈判来确定双方的新型关系。
(一)英国面临的新挑战
英国脱欧后面临如下新挑战:
1.英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英国是否能继续与欧盟国家保持紧密的关系,如何从原来的关税同盟关系向其他模式调整?
2英国与欧盟现有的其他FTA伙伴国的关系如何维持?英国是否有动力重新进行与这些国家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如何依据英国的利益重新对FTA条款进行考量?
3.英国与欧盟潜在的FTA伙伴国的关系如何开拓?英国具有独立的贸易谈判权后会采取何种区域贸易谈判策略?
4.英国与欧盟如何实现互利共赢?英国由欧盟的从属国变成竞争伙伴,战略上来看,其他国家是否会考虑优先和欧盟构建紧密经贸合作关系?在贸易政策制定权方面,英国如何维护与欧盟在全球经济中的利益?
(二)英国未来经贸发展模式
英国未来发展可以借鉴和考虑的模式包括:挪威模式、土耳其模式、瑞士模式、FTA模式和MFN模式等。
1.挪威模式:分摊预算,开放移民,法律受限,享受FTA,但矛盾仍在
在挪威模式下,虽不是欧盟的成员国,但是可以加入欧洲经济区(EEA),继续享受自由贸易协定的收益,保留全部的单一市场准入权,对出口公司设定单边规则,留有英国银行的通行证,但是将面临更高的非关税壁垒,没有实行独立贸易协定的特权,必须采用欧盟标准和法律法规,在法律制定中没有发言权。而且照样分摊预算,对欧盟的预算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也承担开放边境和接纳移民的责任,并允许劳工跨境自由流通,然而,这些仍存在的要求其实正是导致英国脱欧的部分原因。因此,挪威模式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英国与欧盟之间的核心政治问题。
2.土耳其模式:不摊预算,控制移民,不理想的妥协
土耳其模式下,英国将不用分摊欧盟预算,也有了加强移民控制的特权,但是需要采用许多欧盟现有的产品市场准则,借以消除内部关税壁垒,然而关税联盟所能覆盖的行业却不完整。此外,英国还将被要求实行欧盟外部关税,不能对第三方产生影响或者实行有担保的准入。因此,土耳其模式是对欧盟的一种不理想的妥协。
3.瑞士模式:分摊预算,双边协议,无关税壁垒限制,但没有吸引力
瑞士模式下,英国不是欧洲经济区(EEA)的成员,通过和欧盟达成的双边协议,允许英国准入某些特定行业的单一市场,从而参与到欧洲统一市场中去,例如,布鲁塞尔的樱桃采摘行业可能就会受到限制。没有关税壁垒的限制,但仍需缴纳预算分摊额,能对出口公司设置单边规则。英国将是这些所涵盖行业的规则的追随者,但是需要对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单独谈判。因此英国有可能选择瑞士模式,但这种模式可能不会对欧盟产生吸引力。
4.FTA模式:不摊预算,控制移民,无关税壁垒,协议取决于交易
FTA模式下,英国能够独立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因此,英国与欧盟的关系本身就是由一个自由贸易协定维系的,不会存在关税壁垒,也不用缴纳欧盟预算分摊额,能控制移民,但英国签订的所有自由贸易协定需要权衡深度——这意味着每次都要单独签订通用标准和规则。因此,瑞士模式下协议的签订取决于交易。
5.MFN模式:对外共同关税,非关税壁垒较高
在最惠国待遇模式下,英国的政策自主权比较大,定,但承担欧盟的共同对外关税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会损害英国与欧盟的在商品以及服务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关税壁垒对贸易,尤其是服务业的影响就会暴露出来,这与英国力主的自由贸易不相一致。
(三)对英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对于已经高度统一的欧洲市场,英国脱离这一体系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1.恢复对外关税制定权,但会导致成本增加,影响效率
上述各类发展模式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假定英国具有独立的关税制定权,则在和欧盟的关系方面,英国需要考虑相应提高对欧盟的关税水平,以避免货物通过其他欧盟国家进入英国而产生贸易偏转。在维护对外关税的独立权的过程中,则需要提高非关税壁垒,如增加英国与欧盟之间的监管措施等,复杂的贸易模式的谈判,以及新增加的壁垒等会增加政策制定成本,影响经济效率。
2.无法享受欧洲统一市场的规模经济效益,影响贸易和投资发展
根据第二部分的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对欧洲市场的依赖性较强,英国脱离欧洲后,将有可能降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无法享受欧洲统一大市场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收益。同时,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不确定预期,在欧洲的区域价值链已经成熟和深化的条件下,英国脱欧会影响企业在欧洲的生产布局,产生投资转移,从而影响投资者对英国的经济信心。
3.对外影响力下降,自由贸易谈判受阻,地缘政治格局改变
英国对外的影响力将可能下降。欧盟作为统一的整体,在多边和区域贸易投资合作中具有加强大的谈判实力,而英国脱欧无疑损失了英国在这方面的利益。在贸易协定制定方面,目前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面临重塑期,各国的利益博弈加强,欧盟的TTIP等谈判正在深入进行。脱离欧盟后,英国处于无法参与欧盟的贸易投资规则制定,但却不得不接受相应规则的尴尬局面。英国作为欧盟成员中自由贸易的支持者,支持欧盟进行TTIP谈判,支持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但脱离欧盟后,英国与大国自由贸易谈判的进程可能受阻。一些大国,如美国会将贸易投资协定谈判的对象优先锁定为欧盟,而把英国至于后面,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英国脱欧公投阶段已经明确表明了这一立场。
四、英国脱欧折射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挑战
当前全球区域一体化出现新的发展变化趋势,英国脱欧影响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大选中两党候选人对TPP均持有的反对态度,TTIP的发展也暂时陷入了困境。现实的发展需要我们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区域一体化发展中深层次矛盾进行研究。
(一)国别利益与共同利益动态错位的挑战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需要更加深度的区域一体化,而更加深度的区域一体化,则要求更加集中的共同政策,这进一步削弱了各国的独立的贸易政策的制定权。区域化深入使区域一体化内在的矛盾加深,为区域合作的破灭打下了伏笔,英国脱欧的进程中就是这一矛盾深化和爆发的典型案例。
深度一体化是全球区域一体化的显著特点。根据霍克曼(Bernard Hoekman)和柯南(D.E.Konan)的观点,作为一种明示的政府行为,深度一体化的目的是通过协调与合作来降低国内管制政策所导致的市场分割。对于深度一体化的参与国,通过协商,来自愿放弃在特定国内法律或管制政策上的管辖裁量权来获得区域合作的收益。[3]欧洲一体化是深度一体化的典型代表,欧洲一体化通过构建统一大市场,在区域一体化静态收益基础上,谋求实现动态经济收益,包括规模经济,促进竞争,促进增长等。而以TPP为代表的高水平的贸易投资协定,更加强调边界内规则,除了传统议题的深化外,包括政策采购、竞争政策、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等深度一体化议题、监管一致性、合作和能力建设、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中小企业、竞争力和商务便利化、发展、透明度和反腐败等横向新议题。监管一致性的要求由国内监管一致性向成员国的区域监管一致性扩展,管制的目标是边界后的国内管制制度,而非各缔约方的管制协调。
(二)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动态演绎的挑战
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掌握独立的贸易政策制定权和贸易协定谈判权的意义显著提升。当今贸易政策与外交政策日益紧密结合,地缘政治博弈更多的通过贸易协定来体现出来。同时贸易协定谈判的内容和意义已经远超越单纯的关税减让,而涉及投资、知识产权、环境、劳工、人权,标准制定等更广泛的领域,签订贸易协定是过去20年来大多数国家实现贸易政策改革的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如瑞士属于非欧盟国家,其通过与重要贸易伙伴,如日本,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有效提升了该国的地位和收益。2013年签署的《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签署的第一个一揽子自贸协定,高质量、涵盖的范围广,包括服务贸易、环境等诸多领域,并体现互利共赢的特点。英国作为具有独立精神的大国,更希望在当前的地缘政治博弈中拥有更多的掌控权。
(三)参与国国别政策的个性化演变的挑战
作为一项重要的对外经济政策,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中需要兼顾其外交政策中的国家安全目标和经济政策中的经济繁荣目标,不仅考虑国家之间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背景,同时也对国内选民与利益集团的利益进行权衡。英国国内的留欧派与脱欧派的利益纷争,美国大选期间的两党竞争,均体现了国内政治博弈对区域合作的影响加深。
结语
英国脱欧是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欧洲一体化曾经的辉煌似乎正在褪去。事实上,英国脱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球区域一体化进程产生影响,对欧盟其他成员国将会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或许他们会在区域一体化上遵循新的治理逻辑。但是英国脱欧并不意味全球区域一体化的退潮,区域经贸合作仍将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推动力。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一体化形式在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在多边谈判踯躅不前的情形下,区域贸易协定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欧盟作为经济一体化目前发展的最高形式,其必将从此次脱欧事件中吸取教训从而巩固自身获得的成就。对于欧盟来说,英国脱欧未必全是不利的影响。事实上,英国从始至终均对欧洲大陆的经济发展持有警惕态度,英国对于欧元区的整合和发展在实际上起着一定阻碍的作用。作为欧盟经济的带头人,德国一直致力于欧元区的发展和欧盟政治一体化的进程,英国退出欧盟为德国实现其战略目标提供了某种契机。
参考文献:
[1]李向阳.新区域主义与大国战略[J].国际经济评论,2003(4):5-9.
[2]东艳.英国脱欧公投折射欧盟共同贸易政策困局[EB/OL].(2016-06-28)[2016-07-21]. http://opinion.hexun.com/2016-06-28/184629063.html.
[3]东艳,冯维江,邱薇.深度一体化: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新趋势[J].当代亚太,2009(4):111-136.
责任编辑:李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