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2016-12-03 15:27黎成珠
人间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本小学生

黎成珠

(宁夏盐池县王乐井乡鸦儿沟小学,宁夏 盐池 751500)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黎成珠

(宁夏盐池县王乐井乡鸦儿沟小学,宁夏 盐池 751500)

国内外对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研究多是针对于阅读能力的某个方面的,或者是阅读能力与其它能力相关的研究,如阅读能力在数学知识学习上的应用、阅读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等。在如何提升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方面经验总结式的文献不少,其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研究也不少见。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实践与总结。

信息技术;个性化阅读;学生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通过四个方面对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目的在于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以实现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整体性的提升。

一、个性化阅读的含义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兴趣、阅读风格、阅读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在一定阶段内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它是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积淀、审美情趣以及性格性情的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二、影响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因素

(一)学生方面。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影响其阅读能力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对于语文爱好型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可能具有“功利性”,即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使得语文阅读的“精神培养”目的难以展现;对于语文学习困难型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并没有获得学习情感上的满足,因此语文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对于被动学习型的学生来说,由于缺少对语文阅读的兴趣,积极阅读较少,仅有的课外阅读集中在漫画和小小说上,是因为这些书籍读起来感觉轻松休闲,并不受“学习成绩”的约束。可见,小学生本身对语文阅读千差万别的认知影响了他们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方面。

多年以来,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应试教育使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的理解已经偏离了情感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阅读速度加快、找到得分点,重视知识教育而不重视人文教育,即使课堂安排的再丰富,缺乏感情的教学也难以达成教学效果的提高,在这种教学条件下,要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更是难上加难。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为促使学生走向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个性化”阅读活动开辟合理路径呢?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创设信息化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就是指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支持学生的阅读,并促进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与交流以完成阅读活动。心理学认为,记忆实质上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所以靠多种感官感知则比单靠某一感官感知留下的痕迹要多、要深。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同学只知道用单一感官感知,要么只用眼看,要么只读,要么只是手写,而很少多种官并用,故学习的效果就差。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协调记忆,做到眼看、耳听、口读、手写、脑记。而通过信息化环境的创设,就可以为学生再现课文中的场景,更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比较、分析等等学习活动,让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活动从“听、说、读、写”向更多方面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多样的认知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资源媒体和工具,如光盘、因特网等,光盘的容量之大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与之相比,网络更是一个信息的海洋,这样就为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创设安全、自由的空间,促进学生自觉参与个性化阅读。

当文本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教师始终要牢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我们不需要喋喋不休地讲述故事背景、作者介绍、分析课文,我们不需要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向学生并让他们一一作答。我们首先需要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不遗余力地让他们正确地、深入地阅读课文,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其次我们应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内容和组织方式都是存有差异的,他们在阅读中产生的兴趣点、切入点和难易点也是不同的,因而给学生一个安全、自由的体验表达的空间,认同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认知结构并“因人而异”是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关键。如在学习第一组课文时,我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视频功能,让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播放视频,然后自主阅读,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在这样“安全”“自由”的阅读时间与空间里,才能“自觉”地思考,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把握、分析和赏析文本,使阅读成为个性化的行为。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读出个性的色彩,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如在教学《台湾蝴蝶甲天下》一课时,教师在课前精心制作各种各样蝴蝶飞舞的动画图片,并配上动听的音乐和甜美的解说,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蝴蝶朋友,然后出示蝴蝶飞舞的图片,把它们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200多万只蝴蝶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翩翩起舞,犹如片片彩霞在空中飘动。游人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神秘的仙境,顿时感到日不暇接,心旷神怡”的境界,这样学生很容易人情入境,情感被激发出来,从而也就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总之,阅读应尊重多元性,弘扬个性化,只有放手让学生阅读,才能实现课堂阅读的百花齐放。实现个性化的阅读目标,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我们要努力做到多元解读紧扣文本,个性飞扬杜绝随心所欲,思维驰骋远离胡思乱想,这些便是我们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探索教学之路上所要不懈追求的方向与境界。

[1]蒋崇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2-03.

[2]唐传贤.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化阅读[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5.

G623.23

A

1671-864X(2016)10-0135-01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本小学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同桌宝贝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