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学定教”模式

2016-12-03 15:27崔羽淇
人间 2016年30期
关键词:学定以学定教学情

崔羽淇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湖北 武汉 430014)



为有源头活水来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学定教”模式

崔羽淇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湖北 武汉 430014)

语文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需要每个学生积极配合的,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了解,采用“以学定教”模式,创建情境课堂,巧妙提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多种类、多评价标准的活动形式,让其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挖掘教材,为语文课堂不断注入生命力与活力。

初中;语文;以学定教;教学模式

一节高效的语文课,教师是一个优秀的组织者,采用“以学定教”模式,创建情境课堂,巧妙提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挖掘教材。语文教材就好比半亩方塘,在不同老师、不同学生的共同演绎下,都会呈现出不同姿态的天光云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情成为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只有把握好学情,教师才能在面对同一篇课文时,发现不同的教法,才能让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才能真正让我们的语文课本永远保持生命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个人修养和语文感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开始一篇新的课文,需要情境导入,比如在讲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笔者让学生在古筝伴奏曲中观看几幅雪景图,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词中描绘的冰雪世界。在讲《相见欢》、《武陵春》两首词时,导入新课方式也有所不同。笔者这样讲到:“唐诗宋词把爱恨情愁四个字写到了极致,单就这一个‘愁’字,就在中国诗词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李白的‘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同一个‘愁’字在不同词人的笔下演化为不同的形态,愁可以是长长的白发、可以是漫漫的江水、也可以是绵绵的细雨,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开动你们的想象力,先写一写愁。”让学生从愁这一个字入手,来进一步理解词人在词中寄予的情感。

二、根据学情提问,准备艺术化的提问

一节语文课堂有40分钟,在这节时间有限的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扮演传道授业的师者,还要扮演一个不断发问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把自己想象成学生,假如“我”看到这篇课文,“我”会产生哪些疑问?“我”的这些疑问能不能自己解决?该如何解决?这需要教师根据学情来提问,根据课文难易程度提问,比如《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课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理清文章思路,一般提问的问题是“课文围绕‘听’写了哪些内容?”实际效果是学生根本无法整合自己的答案,从课文中找出的信息好像都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答案可能太长,事实证明,这样的提问方式是失败的,学生也许因为这个问题回答不上来就顿时觉得这边课文索然无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在后面的讲课效果。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有限,知识容量也有限,转化一下提问的方式,比如可以这样提问:“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完全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答案,教师再进一步追问:“作者在课文中有没有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去听声音?”学生在回答了这两个简单的问题之后,教师给予一定的正面评价和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到深入分析课文的阶段,完成教学目标。艺术化的提问需要教师备好课,将教材烂熟于心,这样才能在针对学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学定教。

三、多形式、多标准评价的课堂活动

苏联著名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等同于科学实验,它更多表现为课堂活动,如分角色朗读、仿写句子、表演课文片段、小组讨论发言、小组辩论等等,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一定的活动计划,让学生通过这个媒介获取更多的信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讲诗词时,可以举行朗诵比赛;在讲寓言时,可以分角色扮演;在讲文质兼美的散文时,可以仿写段落;在讲说明文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找资料补充;在讲议论文时,可以有正反方的辩论赛……学语文的目的是能够读书、读懂书、读好书,最终能读懂人生这本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这些实践活动,从动手到动脑,从读书到表达,是需要过程的。清代学者颜元曾说:“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更应给看到学生的亮点、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

四、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以学定教”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顺利展开,离不开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由此可见,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重要的能够倾听不同的声音,并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让学生消除害怕答错、说错的顾虑,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当然,民主不是无条件的、没有标准的,“以学定教”模式中最不能忽略的外在条件就是学生的学情,教师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不断界定这个民主的尺度,有些班级过于活跃,很容易脱离课文、节外生枝,那么就适当去除细枝末节,直接围绕本课重难点进行教学,展开教学活动;然而有些班级的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懒于思考,这时教师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激情,以一种更强的感染力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放宽要求,鼓励学生发言发声、表达看法,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总而言之,在“以学定教”模式中,教师是引导者,是倾听者,是解惑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这个模式中,更能够因材施教,只有从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捕捉到有用的信息,“以学定教”,让语文课堂产生了更多的创造性。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3]韩荣.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0,(01)

[4]陈惠珍.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04)

G623.2

A

1671-864X(2016)10-0154-01

猜你喜欢
学定以学定教学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明确目标·培育素养·强化优效·引领提升——地理教学“以学定教”的探讨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明确目标·培育素养·强化优效·引领提升——地理教学“以学定教”的探讨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