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副教授)
厦门的树为何被台风刮倒
◎杨军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副教授)
作为一名城市生态研究人员,我正好是在台风前一天离开厦门,亲身体会了这个城市惊人的美丽,但又在新闻里看到了台风过后满目疮痍的景象,感到满心苦涩。
其实,要避免台风和暴雨对城市树木毁灭性的打击并不难,只要做到以下简单的3点:
一是选择抗风树种。美国林务局曾研究了150种常用城市树种的抗风性,发现棕榈类植物非常抗风,其他一些抗风的种类包括紫薇、冬青、池杉、广叶玉兰和橡树类。而不抗风的包括马褂木、梨树、榆树、松树、南洋杉、垂叶榕等。恰恰垂叶榕占厦门行道树比例的第一位,达到13.2%。
二是不搞移植大树。网上到处可见的厦门倒伏树木照片,暴露出了在城市树木种植中的一些问题,包括移植大树进城,搞城市绿化的大跃进,种植上不遵循科学规律,不考虑树木生长所需的必要环境等。
我国南方在城市绿化中,曾经很流行将农村或周边山中的大树、古树移植到城里,这些大树往往价值数万到数十万元。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俗语云:树挪死,人挪活。大树或老树在长期的生长中适应了周围的环境,这是它们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一旦挪到城市中,完全改变了它的生长环境,大树是很难适应的,会极大地缩短它们的寿命。我们今天城市中很多这样的大树,都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如果它们在野外还有上百甚至上千年的寿命,一旦移到城市中,能存活数十年已经是不错的了。而另一个副作用就是,地上和地下部分无法形成良好的对称生长,大头小根,遇到强风自然会倒伏。
三是种植方式要规范。比如种植穴小,周边土壤高度板结,树木的根系被禁锢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不能起到根系应有的固定作用。正确的做法是,为树木提供地上和地下充足的生长空间。地上空间的的标准一般根据成年树的冠幅大小确定,以两棵树冠幅不大部分重叠为佳。地下的生长空间一般是大树10米×10米、小树也要有3米×3米的范围。
此外,在台风高发区种植树木可尽量群植,形成树木的小群落,避免孤植树,群植的树木抗台风能力更强。
国内的城市树木种植,往往是重栽植轻养护,整体养护水平极低,缺乏最基本的树木生物学知识。
一些被大风刮断的树就是由于养护不当,形成了并生枝和挤压木,使得大枝的结合部非常脆弱,一遇大风就容易劈裂、折断。
对树木生物学特性缺乏了解,这不仅局限于城市园林管理部门,一些园林科研人员也是如此。今年夏天,清华大学校园管理部门对几十株加杨做了截头,该举动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纷纷向学校投诉。校园管理部门在校园网上公开答复,其中提到截头的主要原因是,这样能减少刮风时树木断裂或倒伏的危险,并称该项措施是在广泛征询园林专家意见之后做出的。相关专家可能并不知道,树木本身有天然的减少风的冲击力的机制,通过枝叶的振荡和树干的摇摆能缓冲风力。而截头和去除枝叶恰恰将树木本身的抗风机制给破坏了。如果树高就容易倒伏,那美国加州海岸边的巨杉也就活不了上千年了。
管理部门的另一个理由,是树木截头之后能在三四年内长出新的树冠。但是,他们和相关专家并不知道,由萌生枝形成的新树冠是非常脆弱的,树枝和树干的结合部牢固程度远低于天然生长的枝条和树干,一旦遇到大风、大雨或是大雪,极易从结合部折断。而截头造成的伤口,又成了病原物进入健康树体的重要渠道,易形成树木的干腐或根腐,在大风情况下会折断或倒伏。
城市绿化远不是挖坑种树那么简单,而是一项需要生物学、树木学、土壤学、生态学、植物病理学、力学、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知识体系支撑的工作。如果中国的城市绿化只停留在当前的低水平,必然难以从“建了毁、毁了再建,再建再毁”的恶性循环中脱身。
但一个事实是:我们在城市林业基础研究上投入严重不足,相关研究严重滞后。我在上面谈到的相关科学认识全部来自欧美。不去做这些“接地气”的研究,损失的是老百姓交到政府手里的血汗钱和良好宜居的城市环境。
(原载科学网博客,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