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讯
VR(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融入到民众生活中——购物、上课、减肥等。在科技浪潮的不断翻涌中,这项“黑科技”已显得不再神秘。据《欧洲时报》报道,“双11”全球购物节就尝试采用了VR技术。
11月11日,天猫“双11”深圳媒体中心上演一幕精彩大戏,来自全球的600多位记者同场体验“Buy+VR”购物,创下了世界纪录——在2400平方米的场馆内,600多人同时进入虚拟世界,体验者只需戴上VR眼镜缓慢移动头部进行选择,就可以去往澳洲的牧场、美国的梅西百货、日本的松本等国外知名商城,体验现场选购特定品牌产品的感受。据悉,阿里此次双11的VR购物,开创了中国VR网络购物的空白,采用了目前最高端的技术。
另据报道,日本民众也在致力于挖掘VR的各种用途,比如VR减肥——通过VR将食物放大150%。东京大学网络交互研究室希望通过VR技术,让人们“虚拟”地吃饱,并“虚拟”地吃多。利用计算机图像模拟技术,让VR食物比真实的比例更大,以欺骗大脑。据科学家介绍,戴上头盔吃饭,能比平时少吃10%,达到减肥的目的。
环保部11月7日宣布,截至本月底,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事权,将从地方环境监测机构全部上收至国家。1436个国控站点全部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管理,并委托社会监测机构运行维护。
自2012年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我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建成1436个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形成了国家和地方两级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是,各地频繁曝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数据被造假的案例。如西安监测人员给自动监测仪“戴口罩”,河北禁止监测仪附近大型机动车通行等。
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年,监测数据客观、真实、准确,直接关系到对各地落实“大气十条”、改善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的考核与评价。环保部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在各种考核压力下,地方环保部门行政干预数据质量的冲动较大,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势头明显。为此,环保部专门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提出了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的要求。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监测事权上收后,原始数据第一时间直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审核由总站直接完成。地方为国家监测网络的运维条件提供保障,共享监测数据,但不再参与数据的生产和审核。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1月8日发表题为《机器人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报告称,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使用率的提高,可能威胁到发展中国家2/3的工作岗位,并导致工厂向工业化国家回迁。
该报告援引世界银行的《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可能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较大影响,因为低端工作岗位可能受到冲击,而其中很多工种早已在发达国家消失。
工业机器人广泛使用的领域主要是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业,涉及这两个行业的发展中国家最有可能出现工厂回迁至发达国家的现象。报告建议发展中国家对机器人征税,并通过提供社会补贴避免社会不平等现象因低端工业岗位的减少而加剧。
另一方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好良机,因为3D打印和机器人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小型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活动提供了便利。报告还指出,从2013年开始,中国购买的工业机器人比任何国家都多。预计到2016年底,中国很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工业机器人使用率最高的国家。
位于日本岛根县的出云地区,老龄化率(65岁以上)超过36%,比日本全国老龄化平均水平提前了20年。最近,这个地区正推广销售一种被称为“结缘内裤”的商品。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开发该商品的是31岁的本地人福山顺子,她此前曾在东京从事护士工作,十分关注有利于健康、款式宽松的“兜裆内裤”。然而,市面上却没有令她中意的商品。于是她想起善于手工缝制的乡下“老奶奶”们。福山向市政府职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望由老年女性缝制,肯定有人想要,我希望将商品销往全国。”后来她得到了确保资金与出售方式的建议。
福山负责采购布料,之后以每件缝制费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65元)的价格,发送订单给市内2名老年女性缝制。9月,福山在网上进行试销。真丝和纯棉的2件套售价虽达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49元),然而88件商品却在2周内售罄。除了消费者的健康志向外,“结缘”“老奶奶手缝”等宣传语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当地一位官员对此表示:“内衣也是一项关乎老年人生存意义的事业。我将尽力支持,使它成为一个商机。”
10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英国伦敦动物学会(ZSL)发布的《2016地球生存报告》显示,从1970年到2012年,地球上脊椎动物的总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年度《地球生存报告》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旗舰出版物,每两年发布一次,它用“地球生命力指数”这一工具,跟踪了约3700个脊椎动物物种的14152个种群的状态。报告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这五大类群脊椎动物的总量减少了58%,年均减少2%左右。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2020年,全世界将丧失2/3的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森林采伐、非法狩猎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等老问题仍是主因。这份报告写道:“没有迹象显示野生动物数量减少的速度会减缓。”
以非洲象为例,受偷猎和栖息地损失等影响,自2006~2012年间,非洲象数量减少了11.1万头,总数量只剩41.5万头。淡水物种比陆生物种的境遇还要糟糕——其数量减少了81%。剑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下属物种生存委员会高级研究员迈克·霍夫曼表示:“这是个极其令人恐惧的数字。”
当然,报告也承认,数据来源地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理鸿沟,大部分采集于西欧地区。霍夫曼表示,这项研究的一个偏差就是监测的注意力可能过于集中在种群数量已经下降的地区,野生动物数量整体的下降趋势可能会掩盖局地种群数量的上升。但他认为,随着新的监测计划不断从抽样不足的地区或物种中提供数据,这些偏差会逐渐缩小。
新华社11月10日报道,英国政府9日发布声明,将在本届议会期间每年投资7.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62.6亿元)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
英国政府是由在议会占多数席位的党派组阁而成的。声明说,政府在这届议会期间将分阶段进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招标,希望借助竞拍方式进一步降低绿色电力价格。
就目前情况看,不少资金将用来投资风电。英国政府今年8月曾宣布批准一项大型海上风电开发项目,同时表示将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提供财政支持。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场。
英国政府还计划在未来10年内逐步告别燃煤发电。英国政府表示,这一长期计划也是向投资者表明,英国正努力发展更清洁的能源。英国商务、能源与产业战略大臣格雷格·克拉克说,英国鼓励更多企业加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在确保能源可靠供应的同时降低用电成本。
(田野/供稿)
本栏目责编/季天也
jtyair2013@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