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研究

2016-12-02 01:33:35王熙雏张淑红
图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制图第二课堂电气工程

王熙雏, 张淑红, 范 宏

(1.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江苏 苏州 215104;2. 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研究

王熙雏1, 张淑红1, 范 宏2

(1.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江苏 苏州 215104;2. 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而《电气工程制图》是电气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从《电气工程制图》的课程改革入手,通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效果良好。

电气工程制图;课程改革;创新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职场中是否具备竞争力,关键在于其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低,而创新与实践能力并非天生拥有,而是通过后天培养才可获得,因此当前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是着力于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气工程制图》是高等职业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进入职场后,学生从事各种电气技术工作,如设计、改进、安装、生产、维修等,都与电气工程制图息息相关。该课程既具有理论性,也具有实践性,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于在《电气工程制图》的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

一些课程改革方案,并加以实践与探索[1]。

1 教学内容改革

以往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思路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内容涵盖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基础、零件图到装配图、电气图几个部分,而这种纯粹填鸭式讲授的模式,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且只是听众与观众的角色,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去学习,何谈创新能力。针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对《电气工程制图》这门课程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2]。通过改革,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本课程融合了制图基础知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电气工程图绘制3方面,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电气工程图的绘制这一项目为例,如表 2所示,可以看出其能力知识目标、训练方式、展示结果等方面。

表1 教学内容

表2 项目能力知识目标

在传授知识时使用了情境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有效教学。以电气工程图的绘制这一项目为例,如表 3所示,通过创设正常情境与异常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表3 情境设置

2 教学模式改革

2.1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电气工程制图的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平台。

如图 1所示,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下载教学资料,如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网络;学生可以在平台里分析企业案例,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图 2所示,学生可以根据要求绘图读图,浏览参考答案,上传项目作业;另外学生可以在线提问讨论等。教师可以在线或离线辅导,评价作业等,实现了电气工程制图网上教学的实时性和动态交互性,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方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进行课程的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4]。

图1 网络教学平台界面

图2 网络教学平台作业布置界面

2.2 依托技能竞赛,以赛促进

在第二课堂中,组织学生参加校内与校外的各级制图竞赛,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托技能竞赛,为学生搭建创新学习的平台。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创造一种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的环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性的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参加竞赛过程中,也拓宽了视野,创新实践能力得以提高[5]。

同时,教师利用赛前指导,创建竞赛资源库,如试题库、难题解析库、创新作品库等,可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外内容,也给下届参加竞赛的学生提供参考,既有传承性,也有创新性。

2.3 依托工学交替,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本校电气班级为企业冠名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制定,并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两周的工学交替,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与企业、岗位进行零距离接触,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工学交替期间,一线专家能手为学生授课培训,学生通过识岗、习岗,认识到无论是设计图纸、装配、接线等工作都与电气工程制图紧密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回到学校后,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在习岗过程中也能接触到电气制图的企业案例,将制图知识与工程实际设计与制造联系起来,提升了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

3 考核方式改革

原有的考核方式都是以一考定成绩,形式单一、目标僵化,忽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忽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综合与积累,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使之科学化与合理化,势在必行。

《电气工程制图》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时时要涉及工程制图知识,并与各种图样接触。如果不掌握《电气工程制图》这门“工程语言”,就很难学好其他专业知识,更谈不上胜任以后的工作。因此,本课程考核既要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考核分为第一课堂考核80%,第二课堂考核20%。第一课堂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具体方法如表4所示。

表4 第一课堂考核方式

第二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已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读图与绘图能力的目的。绘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仅靠课堂中有限的学习远远不够,而第二课堂的出现,恰好是对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其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实践性,不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鼓励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进行各种创新活动,大胆思考、探索,不拘泥于课本,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拓展所学。第二课堂考核具体方法如表 5所示,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团队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当然活动内容的设定需与时俱进,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同时要兼顾到优良中差各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与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辅导答疑。

表5 第二课堂考核方式

4 课程改革效果分析

本次课程改革是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来完成的,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教学形式与教学效果上都有了较大改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第二课堂实现了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无缝对接、高效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平台支撑、任务拓展、网络智能导学、数据追踪等形式,助力了翻转课堂的实现。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课改后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如表6所示[6]。

表6 课改效果分析

5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而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电气工程制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对《电气工程制图》的课程改革需要扎扎实实有序地进行,其为一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的整个环节。课程经过一系列改革后,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都得以提高。但改革之路是漫长的,在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总结、创新、完善、与时俱进。

[1] 吴启凤. 制图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的措施[J]. 图学学报, 2012, 33(3): 110-116.

[2] 刘桂香, 马洪涛. “机械制图”课中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11, (27): 131-132.

[3] 朱文继. 电气工程制图[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07-213.

[4] 吴 娜, 王 庚, 魏云平. 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工程制图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J]. 煤炭技术, 2011, 30(10): 249-250.

[5] 许国玉, 张 梦, 兰朝凤. 依托“技能竞赛和考试”提升机械制图创新教育[J]. 图学学报, 2015, 36(4): 631-637.

[6] 杨小军, 及秀琴. 高职高专工程制图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2): 39-40.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Based on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Wang Xichu1, Zhang Shuhong1, Fan Hong2

(1.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uzhou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104, China; 2.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hanghai 200090, China)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the key of teaching reform,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rawing”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it has an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curriculum reform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rawing”,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teaching mode, assessment methods are in-depth researched and reformed,and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is improved, the effect is goo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reform;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TB 23

10.11996/JG.j.2095-302X.2016050707

A

2095-302X(2016)05-0707-04

2016-01-21;定稿日期:2016-03-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7104)

王熙雏(1978–),女,安徽肥东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E-mail:80413313@qq.com

猜你喜欢
制图第二课堂电气工程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40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海峡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探讨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