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霞
(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037000)
优质护理在胸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李东霞
(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0370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医院必须不断改进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1]。优质护理主要坚持以人为本观念,根据患者护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从而全面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3]。本文旨在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胸外科临床的应用,特收集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22~86岁,平均(54±4.5)岁。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3~85岁,平均(54±4.4)岁;其中肺癌15例,气胸12例,食管癌11例,胸部外伤12例。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2~84岁,平均(53±4.7)岁;其中肺癌14例,气胸13例,食管癌13例,胸部外伤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常规的生理护理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其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初期,对周围环境较为陌生,加之受病情影响,许多患者存在一定的紧张情绪,出现不配合治疗、拒绝治疗或轻生做法。对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详细向患者讲解病情及病因。同时多给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从而打消患者消极情绪,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②术前训练。胸外科疾病大多需采取手术治疗,而由于开胸手术风险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以降低手术风险。术前训练时,护理人员可通过呼吸保健操教会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及排痰方法等。③康复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指导患者根据之前学习的方法进行排痰、咳嗽,在排痰、咳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伤口进行保护,以防止患者用力过猛导致伤口开裂。另外,护理人员应在生活起居上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根据患者喜好,在保证营养前提下,科学地制定营养食谱,当患者恢复一段时间后,护理人员还可根据患者病情情况,指导其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
观察指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对比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以人为本,坚持以患者为护理中心,根据患者护理需求,人性化制定护理措施[4]。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和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术后,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科学地实施干预措施,通过对患者饮食、生活及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从而提高临床效果[5]。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胸外科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发现,采取优质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进一步证明优质护理在胸外科患者护理中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胸外科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且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蔡萍,杨新雅,杭燕,等.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心胸外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2):3398-3400.
[2]阮巧玲,刘美梅.优质护理模式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91-92.
[3]朱蔚仪,方小君,洪蝶玫,等.“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8):2311-2315.
[4]胡玉容.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2015(16):121.
[5]王晶茹.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3,32(3):277-278.
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