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
“段”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而总分段是学生首先要认识、了解,并掌握的一种最基本的段式。要学会分析、理解、运用总分段式,就不能不关注“中心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紧扣“中心词”,设计教学板块,学生形成阅读技能的训练就能事半功倍,阅读教学的效果就能得到有效提高。下面,以课文《石榴》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尝试。
一、 紧扣中心词,促进学生积累词语
(屏显: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1. 默读,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石榴园?
2. “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3. 根据资料说说枣庄的石榴园为什么会“驰名中外”?(PPT映示资料:枣庄“冠世榴园”,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区南部、峄城区西部的群山之阳,东西长22.5千米,南北宽3千米,面积达10万亩。园区有榴树530余万棵,48个品种。它素以历史之久,面积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为中国最大的石榴园林,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为“吉尼斯之最”,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
4. 这段话中哪个词和“驰名中外”意思相近?(闻名海内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名气很大的词?(举世闻名 远近闻名 闻名遐迩 大名鼎鼎 名扬四海饮誉天下 誉满全球 妇孺皆知 赫赫有名 如雷贯耳)
《石榴》一文,开篇点题,中心词“驰名中外”引领全文。执教者看似随意,实则用心地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名气很大的词?”让学生把前面《“东方之珠”》一文中学到的“举世闻名”进行了复习,并再一次巩固相关词语。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枣庄石榴的名气之大,而且强化了学生积累词语的意识。
二、 紧扣中心词,学习从不同角度写具体
(屏显:“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 每年的五、六月份,石榴花都开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读一读。
2. 通过联系上下文,我发现在课文第3自然段的开头有一个词,就概括了石榴开花时的景象。你找到了吗?(热闹)
3. 再读句子,你从哪里看出了石榴开花时的“热闹”?(颜色、数量、形状)你能读出它的“热闹”吗?
4. 这“活泼的小喇叭”真惹人喜爱啊!作者为什么不把石榴花比作别的,偏偏比作小喇叭呢?(形状相似,红火热闹)
5. 师生配合朗读。
师:石榴树开花了,色彩真美啊!
生: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师:石榴树开花了,数量真多啊!
生: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师:石榴树开花了,形状真可爱啊!
生: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石榴》一文第2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夏天石榴开花时的“热闹”景象。但是“热闹”一词出现在课文第3自然段的开头,老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迅速地抓住了这个中心词,然后再展开讨论,少走了弯路,提高了效率。在教学中,学生很顺利地体会到作者围绕中心词“热闹”,从色彩、数量、形状等不同的角度来描写,把石榴开花时的特点写具体了。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在体会比喻句的精妙时,因为有“热闹”这个中心词做铺垫,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作者之所以把石榴花比作小喇叭,不仅这两者形状相似,更因为喇叭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吹奏时能表达喜庆浓烈的氛围。所以,这里把火红的石榴花比作小喇叭,还饱含着作者对石榴的特别喜爱之情,实在是恰当不过了。
三、 紧扣中心词,体会修辞手法的精妙
(屏显:“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 作者把成熟了的石榴当成娃娃来写,可有童趣了,快去看看吧。
2. 你喜欢哪一种石榴娃娃?“咧开了嘴”和“笑破了肚皮”这两个词的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甚至)
3. 哎呀,同学们,你们真会揣摩,真会想象啊!在这段话里有一个字用得真妙啊!你知道是哪个吗? (扒,写出了石榴果实的大和饱满,惹人注目,真像一个个调皮可爱的娃娃。)
4. 其实,树上的石榴不止是这两种样子呢,请看看图,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也来用拟人的手法,写写这可爱的石榴娃娃吧。
学生练笔:熟透了的石榴 。
《石榴》一文的第3自然段,前半部分写石榴渐渐成熟的过程,后半部分着力描写成熟的石榴外形的可爱。紧扣“娃娃”这一中心词设计问题,让学生感受描摹一种事物,不仅要言之有序,还要言之有趣。想要做到言之有趣,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不仅把原本抽象的事物描写得鲜活生动,还能传情达意。围绕“娃娃”这个中心词,通过 “趣”读、“趣”说、“趣”练,一个个石榴娃娃活生生地展现于眼前。学生在一系列的练习之中,也体会到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精妙,在以后的习作中就能自如运用。
(作者单位:苏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