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教学管理之我见

2016-12-01 14:49孙宏力
新课程·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校长办学

孙宏力

作为学校,它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因此,抓好教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它的管理对象是教师,是具有强烈自尊心和进取心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这就需要中小学校长要正确认识教学管理,抓住教学管理的重点环节。

一、中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1.校长是一名普通的教师

在中小学,校长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深入教学一线的校长才能与教师有共同的语言,才能与教师同甘共苦;只有在教学技能上高人一筹的校长,才能在教学管理方面具有权威性。作为一校之长应深刻明白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因此,校长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否则自己的教学管理就将大打折扣。

(1)校长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外,还要学习理论方针,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目标。校长要认真学习社会的最新理念,加深对科学发展和和谐理念的学习,从而运用到教学管理实践中,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校长还要学习办学成功学校的经验,认真思考,明确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并将办学理念等编制成校本教材,列入教学课程,确保人才培养方向的正确性。

(2)校长要加强教学管理研究,通过开展深入性调查和研究,及时了解教学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有些中小学的校长对于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全然不顾,仅仅坐在办公室听教师或学生发表观点,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通过细致地调查研究,并经常与教师和学生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校长要转变自己的工作作风,做好师生表率。一方面深入教学实践,参与教学工作,通过加入备课、听课和评课工作做好校长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兼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另深入学生实际学习中。

(3)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加以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设施设备。

2.校长是一名优秀的管家

学校和家庭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这个家庭中,教职工是成员,校长是管家。校长对学校的所有资源(人力与物力)只有管理使用的权利而不具备处分权。一个家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要经过管家,学校大大小小的支出也要经过校长,因此,校长也是学校的优秀管家。

3.校长是一名人文大师

校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人本主义教育,利用人文精神管理好学校。

(1)校长要带头做好教学工作,通过以身作则实现对学校的管理。学校制度禁止的校长不能做,学校制度提倡的校长要首先做好。

(2)校长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差异。在了解实际情况之后实施差异性教学,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优势和特长,让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得其所,从而增长才干。此外,校长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价,对学生实施引导式教育,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3)校长要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了解学生家庭、工作、兴趣及处境,及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真心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各位教师并肩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奋斗。

4.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校长应熟知课程标准、教育理论、教材教法、教改动态。作为学校教学组织者与管理者的校长,要组织教师采取不同的形式认真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倡导人人参与教学研究,并对教师的研究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

努力提高办学层次,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发展,得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校长要充分认识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全方位地打造一流的教学质量。

(1)通过创建民主、和谐、积极的教学环境和优雅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①校长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建设,让每一个领导正确处理好与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注重师生关系的优化,打造学生满意、家长满意、教师满意的教学服务。

②校长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挖掘具有人文气息的文化底蕴,通过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会、墙报、手抄报的策划等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③校长还要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通过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社会集体等单位进行合作和沟通,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外环境。

(2)从多个角度提高教学质量。

①校长要加强学校课程体系的建立,让课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②校长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促进课程体系的有效完成。校长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打造一支业务素质强、综合能力高、拥有现代化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以更好地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③此外,校长要加强同外部社会的联系,促进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体验和对社会动态的了解,促进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学习期间不脱离社会,不脱离实际。

(3)要从沟通交流的角度使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共同实现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要建立开放型的课堂,邀请外校教师到本校、安排本校教师到外校相互间进行工作交流,并对相关问题提出指导和建议;要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对学生的心理负担进行有效缓解,以便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中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即以教师为主体,校长通过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进而使他们能够在课改中明确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行为。

2.依法治校的原则

这里的“法”主要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而制订的、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不相悖的规章制度。中小学校长不能以情代法、以言代法,相反必须严格地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教学管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否则,将会后患无穷。

总之,中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则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用严格的制度管人,用浓厚的人情味管心。

三、中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一些方法

1.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人尽其才

教学管理说到底就是管教师,不论是从管理的过程还是管理的对象来讲,它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要想全面细致地了解教师,除了可以通过交流、访问、考核外,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听课。作为中小学校长需要多听课,对教师的每一节课能够做出恰如其分的点评,只有这样,才能详细地了解教师,才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2.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

作为校长,要想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要把教师当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还要从生活上、工作上关心爱护他们。对于教师要多给予肯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教师。

总之,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这既需要校长的不懈努力,还需要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作为中小学校长要认清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角色、把握好基本原则,掌握相关的管理方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做好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牛则.中小学校长管理机制研究[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6).

[2]陈晨.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校长办学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论校长的修养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