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思想政治课堂焕发无穷魅力

2016-12-01 09:12庄哲峰
新课程·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课堂

庄哲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加深,人们开始认识到学校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能学到什么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学习时有什么感受。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新奇、未知的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作为自己学习活动目的的一种情境。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目的地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新奇、有趣、有味的情境中,让学生感知、感悟情境,进而去分析、思考、假定、辨析、讨论、合作探究、质疑问难、总结概括等。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而且能够很好地贯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交往互动为主轴”的思想,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的理念,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以不同的情境创设方式展开整个课堂。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对整个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状态有了更多启发。

一、合理的教学情境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教育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才会觉得学习的内容是重要的、实用的,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在《经济生活》中,高一第一个学期关于“价值规律”的学习,一般是在中秋节前后,而与学生最贴切的生活经验就是节前和节后月饼价格的变化。在课堂的情境创设中,以月饼价格的变化为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2.启发性

情境创设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可接触到的素材以及教材等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开发,并按一定的方式呈现,从而使教学过程顺利地进行课前准备活动。因此,教学情境应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富有启发性,具有智慧性,通过情境巧设悬念,精心设疑,环环相扣,并能体现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从而指引学生利用情境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最终获得并生成新知。

3.实践性

这里的实践性,即提倡教学情境创设活动化,其中既包括课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也包括课内学生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感性的情境体验下探究,从而将感性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

4.可操作性

教师设计的情境必须对教学辅助条件的要求不高,材料易得或者具有可替代性,情境使用的过程容易掌控,即可操作性强。

二、创设合理教学情境的常用方法

1.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某些虚拟的情境,给学生设定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像演员一样在虚拟的场景中表演,如小品表演、课堂辩论、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多样的现场模拟等,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内心的体验,也更容易获取知识,引发感悟。以“价值规律”这一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主动思考市场上商品价格涨落的原因,笔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品,请学生表演电视剧《大宅门》中的情景小品《七爷买黄连》:七爷一行人(甲和乙)在药材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100斤,继而放出口风说还需1000斤,并持币待购,各药商(丙和丁)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格狂降,七爷等人此时购进大批黄连,节省了大量银两。进而让学生思考:(1)七爷为什么要放出口风说还要1000斤黄连?(2)几天后市场上黄连价格发生了什么变化?(3)你能举出生活中价格变化的例子吗?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价格呢?在这样的虚拟情境中,学生自始至终都饶有兴趣而且“感同身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情境角色的表演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指导,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利用时政热点创设情境

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课的题中之意。重大时政热点作为教学情境,可以摆脱空洞无力的说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学以致用;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怎样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情感的认同,进而转化为中国公民自觉的行动?学习这一内容恰逢菲律宾当局对中国黄岩岛主权产生争议之时,笔者以此为契机,进行了以下的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国际社会开始关注的中国南海海域的一个小岛,是哪个岛吗?

生:南海海域的黄岩岛。

师:为什么以前它一直是默默无闻,而现在却备受瞩目呢?

学生描述他们从网络、报刊等途径获得的关于黄岩岛事件的相关信息。

(学生七嘴八舌,气氛非常热烈)

师:今天给大家一个机会,如果你是我们中国的外交官,你会怎样处理黄岩岛事件?(学生陷入了深思。稍后……)

生甲:开个新闻发布会,重申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找出各种证据证明它的归属;反击菲律宾的做法。(学生议论纷纷)

生乙:实行经济制裁;请求联合国的帮助;争取俄罗斯的支持。

师:那么两位同学谁说的有道理呢?

(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中国外交政策的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气氛热烈,没有任何说教,却胜似千言万语,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3.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比任何理论都有说服力。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素材,设计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帮助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中轻松地找到探索新知的路径,架设一座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桥梁,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举重若轻。以“矛盾的对立统一”为例,笔者围绕电视节目中播放的“健康手指操”,提出几个问题,并贯穿整个课堂。

(1)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手指有什么不一样?

(2)一只完整的手需要多少根手指共同组成?

(得出结论: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矛盾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3)假设你没有了大拇指,还能喝到手中的饮料吗?

(4)运用玄妙的阴阳学,看看你的大拇指什么时候是阴,什么时候是阳?

(得出结论: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补充: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阴阳之间是消长转化的关系,阳极则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5)如果五根手指头的长短、粗细、高低、位置等完全相同,你的手还能灵活运用吗?

(6)和腿的粗细相比,你还会说你的大拇指“粗”吗?

(7)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怎样使手更加灵活?)

(总结: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也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方法论: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4.利用趣味故事创设情境

利用趣味小故事或古诗引入课题,在哲学的教学中尤为常见。很多故事和诗文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哲理。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化解哲学道理抽象、深奥、晦涩、难懂的难题。同时,利用古诗引入课题,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利用“三个和尚”的故事来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利用“按图索骥”的典故引发学生思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等。

5.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功能强大,生动直观,用时少而容量多,在教学中若能恰当运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政治课教学所需的情境素材形式多样,其中有些素材只有通过现代教学媒体才能有效呈现,如漫画、图片、声像资料等。例如,在“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了核战争爆发的虚拟3D视频,视频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强烈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有的女生甚至忍不住抱住双臂,感受核战争带给人类的毁灭性后果。在这样的氛围中,无需老师多言,学生已从内心认同世界和平的重要性。而这些,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手段是无法实现的。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创设情境的误区

情境教学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做到化腐朽为神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运用不当,有时也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下面简述几种在教学中要避免的误区:

1.情境创设远离内容

教学创设的情境固然需要背景材料,这样才能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生动、具体的材料中观察、思考、发现、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然而,远离教学内容的材料,会让学生感到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肯定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2.情境创设喧宾夺主

情境的创设要因课而异,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要哗众取宠,否则就会本末倒置,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3.情境创设远离生活

课程资源是多彩而丰富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并选取当时、当地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创设情境。情境创设一旦“卡壳”,教师要及时调整创设策略。“将错就错”是情境创设之大忌。

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依然是有限的。情境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要注意其时间性、地域性、实用性和机动性。否则,学生就会难明就里,不领会教师的“良苦用心”。

4.情境创设过于复杂

好的情境创设是教学活动良好的开端。但情境并不是越复杂越好,只有现实的、完整的、富有教学意义的情境才是好的学习情境。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创设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笑声、掌声,它旨在追求知识与情感的美妙结合,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股制胜的力量,唤起学生追求知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丰富而有个性,从而实现知识给予、技能培养、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玉梅.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J].科教文汇,2013(12).

[2]孔启明.政治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的重要性[J].科学中国人,2015(4).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