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建(基础教育工作者)
如果不是媒体连续报道,真不清楚校外培训机构会“疯狂”到如此地步。有人说,学而思绑架了中国教育,是如今应试教育现状的罪魁。
但这个板子是否打错了?
不妨先打个赌,现在就是立刻把学而思全部关门,媒体报道的多数情形肯定照样上演,甚至会有比学而思更“学而思”的现象出现。公办学校也是暗流涌动。不信,随便到中国各地的中小学看看,包括顶尖学校,应试现象同样令人担忧。尽管政府一直积极应对,可“越管越严重”的怪圈却始终难以摆脱,现在连幼儿园似乎也不能幸免。
所以,学而思不过做到行业极致而已。或者说,学而思及所有的“疯狂”,只是中国基础教育持续高烧的表象,并非病因。
应试教育:学而思的“大恩人”
病因是什么?通常认为是当今社会就业及竞争压力的折射,考上名牌大学就意味着一切,加上“金榜题名”等科举传统文化基因的作祟,“出人头地”等功利目的的起劲搅和,应试教育自然越烧越旺。
这些原因肯定都有道理,并且教育界对此均无能为力。不过除此之外,笔者认为,高考制度本身也有责任,尤其统考,是否成为应试局面出现并加剧的症结所在?
道理很简单,有比较就有竞争。因为不论全国还是分省,只要有统考,所有县市、所有学校、所有学生,肯定都要 “分分必争”地被“分”出个高低,肯定都要期待万众瞩目的各级“状元”花落谁家,范进中举的现代场景就会在民间不断上演,少数人成功以多数人失败为基础的规律就会继续。而且,有多大的比较范围,不出数年周期,就会有多大的“名利场”。这与扩招比例无关,“二本”目前在不少地方已不“算”大学。
在这种严酷的竞争高压下,教育的一切行为几乎都会变形,乃至扭曲,难以保持理性。因此,统考之“弊”大于“利”。国外就多采用高校自主招生的办法,包括计分等级制。中国同样有值得关注的案例。比如目前的艺体类招生,就明显减弱了规模化的比较性竞争。因为各高校专业考试都是自主命题招生,所学专业不同,学校特色不同,改锥与剪刀怎么比较?总体竞争态势基本被碎片化了。而且,考生同时报考多所院校,有选择及回旋空间,极度焦虑自然减小。当然,考试成本也因此倍增;但某种程度说,这种投入是必需的。
当然,产生“学而思现象”的原因还有四点:一是缺乏理性、盲目攀比的国民心理,这成为“学而思现象”最卖力的“卧底”;二是从精选教师、高压教研,再到市场策划,学而思确实形成一套令人感叹的做法;三是学而思在杭州爆棚,和他们与当地学校“小升初”入学约定的某种“潜规则”有关,但这同样是“学而思现象”的典型表现,其它地方可能是其它培训机构操作而已;四是应试教育为学而思提供了广阔舞台。
说到底,应试教育或曰严重的应试教育,才是学而思的“大恩人”。
的确,应试教育有四大特征:一是题型套路严格固定,导致“只认衣服(题型)不认人(教学内容)”的情形出现,“认衣服”多省心!尽管现实生活常换“衣服”;二是要考的知识必须划定范围并提前明确告知,考题超纲就是“大逆不道”,且学科之间知识不能综合,所以“文综”“理综”无可奈何,“名”不正了十几年,明明是“合卷”嘛;三是将应试技巧视为“能力”,并形成貌似联系社会实则封闭的游戏套路;四是教育目标只有考名校。
显然,无数红火的培训机构,包括不少公办名校,都在教学生“认衣服”上做足文章。尤其学而思,成在教学,饱受诟病也在教学,焦点集中在:一是教材难度大,无视教育规律,小学就“把奥数内容编入教材”;二是课堂过分迎合应试口味,不仅提前讲授,密度偏大,而且教学方式直奔应试技巧,被戏称为“解题机器”,以至陪听的家长“很生气”,最起码的“知其所以然”哪里去了?三是教学效果被严重质疑,认为难以培养应有的实用能力,违反科学与人性,甚至有“扼杀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乃至“是否会害了一代人”的质问。
这些来自杭州家长的评价,对学而思整体来说未必客观公平。由985、211乃至清华北大高材生构成的师资队伍,怎会是如此境界与水准?不过这种倾向在中小学学校,是否有强化趋势?
实际上,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逐利最大化,并为此不择手段。
高考题:“逍遥法外”的“嫌疑人”
有人说,学而思吃透了两点:一点是“家长集体焦虑”,另一点就是“应试规则”。可为何出现这种“应试规则”?为何整个中国一方面对“题海战术”所代表的应试教育人神共愤,另一方面又自上而下高强度刷题、热衷应试技巧?
答案就在每年的高考题里,这是一个始终“逍遥法外”的“嫌疑人”。高考试题的导向,可否视为中国应试教育持续升温的又一个病灶,并与全国统考一起形成叠加效应。只不过学而思太聪明,把这个“嫌疑人”的脾性摸透了。
教育本性是农业的、艺术的;而非工业的、技术的。但如今的高考试题整体呈现的特点,恰恰是后者的反面:
其一,题型套路固化到惊人地步。比如高考语文第几题考什么,用什么题型,几乎丝毫不差,年年如此,仿佛是在“填宋词”。其二,由于题型过于固化,命题技巧应该说不存在,新鲜感全无。或因如此,多少年了,再未看到经典的高考题。题型固定等做法,大概是始于2000年,初衷是出于对所有考生公平的考量,可事物是辩证的,优生发挥的空间却因此变小,这是否也是教育质量的一种深层损失?其三,ABCD选择题“进口”到中国后,似乎“跑偏”了,“为错而错、似是而非、为考试而考试”等本土特色风靡全国,乏味便罢,关键是看得人一头雾水,视野狭小,憋得慌。其四,“质疑批判”及“探究推理”的导向难以看出,变与不变的关系拿捏明显偏颇。
甚至试题出现低级问题都浑然不觉。比如,今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17题,应该说争议明显,题面就把答案“捅”出来了。出现瑕疵或问题难免,关键是听不到应有的疑问,包括善意的探讨。不会质疑,缺乏批判,才是一国教育最可担忧的,因为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包括正在走红的核心素养。
你想,高考题型多年不变,认衣服就够了,谁还会犯傻,费那力气去“认人”呢?于是,靠题海战培养题感,建立“做题条件反射”,无疑是最智慧的选择。糟糕的是,高考题的导向功能太强大,影响的可不仅仅是高中教学……
此时,你还能再一味吐槽学而思的这种教学方式?
当然全国卷作文题近年开始与国际接轨,思辨性增强,接地气了。但太有限,无法改变语文高考题整体格局,甚至如此考题,能否考出高中生应有的母语水平也需要探讨。高考命题确实不易,付出巨大,但这种过度注重公平且封闭的运作机制,却显然难以将这种“付出”转化为理想的结果。
总之,一旦教育变身为技术,训练尤其精准训练,无疑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启发善诱,触类旁通,循序渐进,这些颠扑不破的教育铁律,在此也会变得多余。所以,尚带有农业色彩的公立学校,有时确实不是培训机构的对手。
出路何在:自主招生和自主命题
一位小学生在杭州学而思上课半年,在谈到这段经历时,家长连说三次“造孽”。还有的看到奥数教材,据说就泪水涟涟。以至于有人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可是,能意识到问题的家长毕竟是少数,认为“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才是大多数,不然学而思何以“野蛮”增长?
毫无疑问,“学而思现象”所代表的教育异化,再不能继续下去。但要改变这个“超级帝国”及背后更加超级的应试教育,只能靠国家力量。最近,教育部启动的高考新政,在人才多元评价方面有所突破,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动作。那么,随后的跟进动作,自然是国人的更大期待。
第一,中国教育应该“政企分开”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教育部准备推进的“管办评”分离,应该就是这种趋势,起码要逐步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这样,政府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办学质量的监控上。也就是说,在全国高考“一张卷”趋势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摸索经验,尽快向高校自主命题、招生过渡。这有可能才是应对“学而思现象”的治本之策,才是应试教育降温的良方。包括研究生考试、艺体类考试的经验;包括近年高校自主招生“华约北约”的经验,包括可否学业水平考试与大专院校招生结合,让部分考生自愿提前分流,减轻高考的压力与成本。
总而言之,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高中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随后,高考就交给社会运作,再加上各高校自主招生;这样高中之间的竞争就会减弱,应试教育可能整体出现降温,教育理性自然回归。此时,义务教育反而应加强区域统考,以确保教学质量,诸如中考以省为单位等。放心,高考根源的问题解决后,下游的统考也有其合理性。
当然,在这个大尺度改革过程中,混乱、腐败等问题都会出现,甚至很严重,但这毕竟是监管力度等技术层面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方向。不采取这样的大动作,学而思现象及应试乱象确实会愈演愈烈,难以收拾。
第二,能否考虑考生一年多考,并允许同时报考数所高校,都考上了,考生自愿选择。既然报考入学都收费,考生的选择权理应受到尊重。同时,总不被考生选择的高校自然着急,自然琢磨着如何提高办学质量。
第三,尽快建立科学的高考命题制及评价机制。高考题整体境界提升了,学而思之类的当然见风使舵,包括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中国基础教育的内涵自然良性循环。实际上,“考改促课改”的探索,已被北方某省中考实践初步证明效果较为理想,2014年该省甚至大胆取消科目说明,就以课标为依据,猜题押宝等应试现象因此减少。
第四,急需加强对学而思等社会培训机构,包括私立学校的评价督导。政府资源有限,可委托教育学会等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