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6-12-01 22:02段立伟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6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段立伟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知识呈现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调整,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明显提升,由此可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仅供教育人士参考。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合理应用,突破了以往小学数据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开放性、综合性和高效性等特点的合理利用,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加大力度探讨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据高效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培养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创设优良的数学学习情境

为充分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特征出发,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创设优良的教学情景。激发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数学学习习惯。而对于正处于成长初期的小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应当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学生对某一事情的长久注意力,确保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可靠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好奇心比较浓厚,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积极创设优良的教学情景,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通过长期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比如在学习比较大的数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大数字制成动画,以动画的形式来呈现,学生可以将繁杂的大数字与生活中富有生机活力的画面结合起来,顿时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教师应该在动画中体现问题,如画面中的鸟儿飞出飞进数量的计算等。这激发了学生动脑思考,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在学习三角形稳定性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生活中的自行车结构、起重机结构、三角形吊臂、屋顶结构等等三角形运用实例,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三角形,并思考为什么这些结构要做成三角形,在思考之后,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也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重点结合难点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实际理解难度较大。为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深化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突破重点问题并化解难点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欧冠应当基于小学数学课堂知识出发,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知识进行直观且形象的展示,基于学生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就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接触新的数学知识的时候,一旦遇到思维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厌学的情况,这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是极为不利的。为促进此类问题的有效解决,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新课标大环境下,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吸引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的数学课堂内容,消除小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应当掌握好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最大程度上满足所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多元化需求。

比如在学习钟表相关数学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动态化的钟表与生活作息进行有机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钟表相关知识,并正确区分24:00与12:00等知识点,从而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动画等技术手段,在动画中展现出不同的时间点,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在动画中展现出不同的时间点,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钟表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未来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动静结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个性特征加以全面分析,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利用,采取可行的教学方式,深化小学生对抽象且枯燥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多媒体技术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动静结合,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学习角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角的大小与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两组角的图片,一组是长短一样、角度不一样,另一组是长短不一样、角度一样,让学生判断这两组角的大小是否一样,当学生判断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两组角打印出来,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并通过观察角的形状、特征等,再进行拼角、做角、折角、比角、画角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强化这一教学难点记忆。再如,在做“米、分米、厘米的认识”课堂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介绍用尺子测量的方法,并显示一些正确或者错误的测量方法让学生进行判断,最后再指导学生实际测量,通过这样的多媒体展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从此可以看出,现代的信息技术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对于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规律,掌握教学知识难点,科学构建数学知识结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特殊性,课堂教学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数学能力的提升,为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应当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以学生兴趣为入手点,激发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求知欲,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玲.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读写算:教研版,2015(1).

[2]李兴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1):49-50.

[3]何芳.浅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33-33.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