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寻找礼物(出示游戏规则)
师:我刚才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礼物的?
生:先找它在第几组,再找它在第几个。
(板书:第几组,第几个。)
师:老师刚才找礼物的方法其实就是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确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1.确定教室中的位置
(1)确定自己的位置
师:刚才我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法确定位置,说一说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生:我在第2组、第5个。
……
师:你是怎么数的?
生:横向从左往右数第几组,纵向从前往后数第几个。
(2)介绍班长、学习委员……的位置
生:我们的班长在第4组、第4个。
我们的……
师:要讲清同学的位置,就要讲清哪些条件?
生:要讲清是第几组第几个。
(3)游戏:我来当裁判
①指名学生报位置,学生判断对错。
②说说好朋友的位置。
③老师报位置,是你的位置你就站起来。
(评: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激活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通过交流评价,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不足,引发学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确定位置,体会学习新知的必要性。)
2.出示座位表
师:哪个是张亮同学?
生:张亮的位置在第2组、第3个。
师:请用你认为最简捷的方式写出张亮的位置。
(请表示方法不一的几个学生板演)
(1)引出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有一种方式比这些方式都简捷,就是用数字表示位置。
板书(2,3)
师:像这样的一对数在数学里我们把它叫做“数对”。
板书:数对
(2)尝试用数对方法表示王艳、赵强的位置。
(评:在抽象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从具体事物到符号演变的过程,而且对为什么会产生数对,数对的优越性是什么了解得更加清晰,可以说数学的特点促进了数对的产生,数对的产生符合数学的特点。)
(3)用数对说自己的位置
生:我的位置是……
师:(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生:(3,2)表示第3组,第2个。
(2,3)表示第2组,第3个。
(评:“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通过用数对描述自己的位置,以及根据某一列和某一行的数对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的含义的认识。)
(4)游戏:找位置
师:请拿出座位里的信封,写出一组数对,这就是你在教室里的新座位,请你找寻一下新座位在哪里。
(三)练习
1.生活中的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我们的座位,既简练又准确。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数对的方法:你能举些例子吗?
(1)学生举例
(2)课件出示:国际象棋中的“白马”的位置你会用数对来表示吗?(f,3)
(3)对比原来的方格图有什么不同?
2.学校附近的地图
(1)学校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生;学校在地图上的位置是……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在方格纸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横向是第3格,纵向是第2格,用数对表示就是(3,2),由此可见,用数对也可以确定方格纸上的位置。
(2)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与同学进行交流。
3.动物园的平面图
师:拿出方格纸,根据提示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课件配合演示)
(四)拓宽视野,全课总结。
1.介绍
(1)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
(2)经度和纬度在航海、航天、气象、军事等方面的运用。(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2.全课总结
四、反思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探究欲望。
案例中我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互相比较、点评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精确、简洁的确定位置方法的需求。
(二)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以往教学中,我们关注的是一节课中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教师总想在最短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而现在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要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是否亲身经历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是否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拓展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培养学生以上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案例中我采用找位置的游戏,这样的练习形式活泼有趣,既练习用数对表示位置,又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处于一种探究冲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