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帅
(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古嵩县治所考
◎王大帅
(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古嵩县的政区建制多次变化。汉代设陆浑县,嵩县开始有县的建制。此后大致有:陆浑县、北陆浑县、南陆浑县、东亭县、伏流县、伊阳县、顺州、嵩州及嵩县等九个称谓。在这中间,治所的变化决定了建制的变化。古嵩县的治所大致呈现由伊河下游向伊河上游发展的趋势。政治军事的波动、人口的增减、伊河流域的开发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嵩县;陆浑县;伊阳县;治所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东与汝阳县、鲁山县接壤,西与栾川县、洛宁县毗邻,南与南召、内乡和西峡县相依,北与伊川县、宜阳县为邻。有史以来,嵩县的地域称谓和治所不断变化,但它作为豫西大县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鉴于目前没有学者对古嵩县的治所做专门分析,故笔者拟从建制角度对古嵩县治所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一统天下,废分封,行郡县。这样,县作为基层区划开始推广[1],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4郡),在今伊川县建新城县。汉代秦后,在今嵩县地设陆浑县。嵩县才开始有限的建制。东汉时,陆浑县有防蛮都督,“盖伊关以南大山长谷,多为蛮居,故置督以防之”[2]。可知当时嵩县还比较荒凉。
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浑县处于割据势力的交界地带,被争夺的异常激烈[3]。东魏时建立东亭县(治所在今嵩县旧县镇,隶属阳州宜阳郡[4]。当时分裂动荡,政权频更,侨置州县非常普遍。东魏在襄城郡分置北荆州,辖新城郡(领新城县和北陆浑县),汝北郡(领石台、南汝原、治城、梁和东汝南县)和伊阳郡[4](辖南陆浑1县)。《魏书》伊阳郡可看做《隋书》伊川郡[5],其伊阳郡治和南陆浑县治都是伏流城[6]。这样在古嵩县就包括三个县:北陆浑县(治所在今嵩县田湖镇古城村)、南陆浑县(治所在今嵩县田湖镇陆浑村)和东亭县。北齐时,仍为北荆州[7]。北周时,北陆浑县入南陆浑县,“北荆州改为和州”[8]。
隋代建立,改地方行政区划为州、县两级制。同时改和州为伊州,废东亭县[8],改南陆浑县为伏流县[9]。大业元年,撤“伏流县,移陆浑县于今理”[10]。取伊阙山名,改新城为伊阙[11]。当时陆浑县,隶属河南郡。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控制,唐太宗于贞观元年(627),根据“山河行便,分为十道”[12]。唐玄宗时,鉴于县和道分辖的范围太大,于先天元年[10](712)分割陆浑县南界之地置伊阳县(治所在今嵩县旧县镇)。伊阳,因在伊水之阳而得名。开元二十一年(733),十道被重新划定为十五道,其中河南道被分出都畿道[12]。这样唐代就基本出现了道、州(府)、县三级制。陆浑县和伊阳县隶属于都畿道河南府。唐末节度使掌握地方实权,伊阳县和陆浑县处于东都畿汝防御观察使[12]管理下。五代延续了唐朝后期军事割据的局面,政权更迭频繁,行政区划分混乱。当时,陆浑县被并入伊阳县。
北宋熙宁二年(1069)从伊阳县中分割出栾川镇,划归虢州卢氏县。熙宁五年(1072)废伊阙县为镇,入河南县。熙宁六年(1073)改伊阙镇属伊阳县[13]。这时,伊阳县有4个乡和2个镇[14]。
建炎元年(1127),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史称南宋。这样伊阳县直接处于宋金对峙的战略位置上,基于此,绍兴九年(1139)伊阳县升为顺州[5]。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绍兴和议,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金南北分立。顺州成为金朝的统治地域。金天德三年(1151)更顺州为嵩州,以在嵩岳之西,故名。嵩州,属于南京路,辖伊阳县(辖鸣皋镇),永宁县(辖府店镇),福昌县(辖韩城镇和三乡镇)和长水县,共4县4镇[15]。
元朝统一全国,实行行省制度来管理辽阔的疆域。在地方建立10个行省,行省长官统领地方财、政、军三权。元初,福昌县改隶河南府,至元三年(1337)伊阳县并入嵩州,但嵩州幅员减小了,只辖卢氏一县[16],为河南江北行省南阳府属州。
朱元璋建立明朝,对其原辖的各州、县作出调整。洪武二年(1369)四月,嵩州因为饱经战乱,人口损失严重,经济残破不堪等原因,被降级为嵩县[17]。虽然降州为县,行政级别降低,但嵩县的军事地位得到上升。洪武初,置河南卫(治府城,即今洛阳市),仅辖1个守御千户所在嵩县[18],另外千户所下,有旧县镇巡检司和没大岭巡检司[19]。
清代革嵩县守御千户所,置嵩县营守备一员,驻扎县城。裁撤没大岭巡检司,仅保留旧县镇巡检司(驻防旧县镇关)。民国以来,嵩县政区有些许变化[20],在此不予赘述。
古嵩县建制发生剧烈变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治所的变化,现对其治所变化进行分析说明。
秦朝设置新城县,汉朝置陆浑县,到之后的东亭县和伊阳县,再到明朝的嵩县的过程中,其治所的变化如下:
(一)新城县(后为伊阙县)
宋代时,新城县(伊阙县)为镇,归入伊阳县地域,之后近千年皆为古嵩县的区域。故应将其列入古嵩县的讨论范围内。
秦置新城县,隋初改为伊阙县,宋代时,废伊阙县为镇,成为伊阳县的属镇。“新城县今河南府城南七十五里”[21],伊阙县,北至府七十里[10]。清河南府在唐河南府稍北,还有“里”的换算不一,故这里的“七十五里”和“七十里”,基本可看做一致。伊阙城遗址位于伊川县城南4公里、古城村东北部向阳一面坡地上,北距洛阳市40余公里,东临伊河[22],可知新城县(后伊阙县)县治在今伊川县城关镇古城村。
(二)陆浑县
汉朝置陆浑县,到东魏时分陆浑县置南、北陆浑县。隋初,北陆浑县并入南陆浑县,一度曾更名为伏流县。五代时,废陆浑县,入伊阳县。“南陆浑故城,在嵩县东北,即故伏流城也。陆浑县故城,在嵩县东北伏流城北二十余里”,[23]又唐“陆浑县,东北至河南府一百三十里”[10],唐陆浑县为“南陆浑”。可知,新城县距北陆浑县40里,北陆浑县距南陆浑县20里。南陆浑县治,即伏流城在今嵩县东北三十里的田湖镇陆浑村,北陆浑县治在今嵩县东北五十里的田湖镇古城村。说明在隋唐以来,陆浑县在向南,即向伊河上游发展。
(三)东亭县
东亭县,东魏在阳州宜阳郡置。隋朝废。东亭故城在“今嵩县西南九十里旧县堡”[24],治所在今嵩县旧县镇。
(四)伊阳县
伊阳县,唐先天元年(712)分陆浑县置,“北至府一百六十里”[10]显然有误。唐伊阳县是在东亭县基础上建立的。另外《元一统志》记载“古伊阳城,在嵩州西南九十里,旧县是也”。[25]由此可知,唐伊阳县即为故东亭县,治所在今嵩县旧县镇。由后来嵩州“治伊阳县”,且“伊阳故城,今嵩县治”,可知这时治所搬迁到今嵩县城关镇老城村。至于何时搬迁,仍待考证。
(五)嵩县
明洪武二年(1369)嵩州降为嵩县,县治即嵩州州治,“伊阙古城在嵩州东北九十里”,“古伊阳城在嵩州西南九十里旧县是也”。[25]可推得,县治在今嵩县城关镇老城村。
综上可知,新城县(伊阙县)治,南距北陆浑县治40里。北陆浑县,南距南陆浑县20里。南陆浑县,南距嵩县30里。嵩县,南距伊阳县(故东亭县)90里。这些治所都沿伊河而建。
嵩县边界简图
伴随着建制的不断变化,古代嵩县的治所大致变化如下:从今伊川县城关镇古城村,到嵩县田湖镇古城村,再到嵩县旧县镇,最后到今嵩县城关镇老城村。其建制和治所变化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与政治军事的变动相关
秦汉时期,古嵩县距离政治中心(洛阳)近的缘故,嵩县发展得比较快。魏晋南北朝时期,嵩县处于割据势力争夺的要冲地带,特别是东魏、北齐时期的郡、县争夺,战乱频繁,建制混乱。隋唐北宋时期,嵩县为畿县,其地位得到提高,后来南宋、金、元时期,嵩县处于战略要冲,地位上升,成为州一级的政区。但金、元嵩州不同,元代嵩州仅统领一个县,说明其政治军事地位下降了。元末明初嵩州饱受战乱,经济败落,被迫降为县,但设有千户所和巡检司等重要的军事机关,嵩县的地位仍不容忽视。
(二)与人口的增减相关
南北朝混乱时期,东魏的北荆州(辖新城郡、伊阳郡和汝北郡)处于群雄争夺之地。其中和古嵩县直接相关的新城县、北陆浑县和南陆浑县3县共379户,1767口,汝北郡5县也不过有554户,有2289口。在战乱时代,编户人数少外,对荒凉地带缺乏开发也是值得注意的原因。
宋代时,古嵩县辖区逐渐并为一县。经历了南宋、金、元对峙的动荡时期后,明代统一全国,嵩县得以比较稳定的发展。嘉靖年间户口最多达10269户,37847口。清初受困战乱,嵩县人口骤减。康熙五十一年(1712)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国策后,乾隆三十年(1765),嵩县迅速增长为31288户,145635口。[26]可知,人口增加后,河流平原地带得到饱和发展,人们再转向开发山区势所必然。
(三)与伊河流域开发相关
秦汉时期,新城县、陆浑县在伊河下游平原地区建城。新城县,隋改为伊阙县,到宋代废为镇。陆浑县设立于汉代,五代时并入伊阳县。两县均有有千年左右的建制历史。这时间段内,古嵩县的治所是在伊河流域下游冲积平原地带。从唐代伊阳县到明清嵩县的千年内,古嵩县的治所在今嵩县城和伊河上游旧县镇之间徘徊。这段时间内,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山区的开发加深,嵩县在向伊河流域上游开拓发展。
古嵩县的治所从伊河流域下游逐步向伊河上游发展,这种变化,反映了嵩县的发展,是由伊河下游平原到上游山区逐步开发的。由此可以说是伊河见证了嵩县的历史,造就了嵩县的发展。
[1]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77(3):23—38.
[2]顾祖禹(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M]//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5:2265.
[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7-16.
[4]魏收.魏书:卷一百零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4:2567.
[5]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十九[M].陈文和,校点.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396.
[6]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卷三[M].宜都杨氏光绪二十七年刻本.
[7]施和金.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续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151.
[8]魏征.隋书:卷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2:835.
[9]许鸿盘.许氏方舆考证稿:卷三十[M].济宁潘氏华鉴阁,1933.
[10]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3.
[11]李泰.括地志辑校:卷三[M].贺次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171-172.
[12]刘昫.旧唐书:卷三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84.
[13]脱脱.宋史:卷八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2115.
[14]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一[M].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5.
[15]脱脱.金史:卷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5:593-594.
[16]宋濂,王祎.元史:卷五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6:1405.
[17]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一[M].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818.
[18]李贤.大明一统志:卷二十九[M].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19]田文镜.河南通志:卷三十八,卷四十[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
[20]可参见河南省嵩县志编纂委员会.嵩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69.
[21]洪亮吉.三国疆域志补注:卷一[O].清光绪刻本.
[22]史家珍,桑永夫.河南伊川县伊阙城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1997(12):8-16.
[23]穆彰阿.大清一统志:卷二百零六[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
[24]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0:594.
[25]孛兰盻,岳铉等(赵万里辑).元一统志: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66:259-260.
[26]康基渊.嵩县志:卷十八[O].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责任编辑 倪玲玲)
TheSeat'strackoftheancientSongCounty
WANG Dashuai
(The center for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In ancient times,Song county administrative appellation change many times.Han dynasty set up Luhun county,Song county has county appellation.Since then,there are nine appellation:Luhun county,north Luhun county,south Luhun county, Dongting county,Yiyang county,Shun states,Song states as well as Song county.In this history,the change of seat determines the change of appellation.Song county seat is roughly rendered by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ver downstream to the upstream.Political and military movements,population increase and decrease,and the development of river basin in which plays more important role.
Song County;Luhun County;Yiyang County;Seat of Local Government
K29
A
1671-9123(2016)03-0111-04
2016-07-20
王大帅(1987-),男,河南嵩县人,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