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霏 张智武 教授(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1)
司马迁的道德经济思辨与当代产业融合
陈奕霏张智武教授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121001)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十分杰出的经济思想家。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的经济思想相比,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包罗万象,有着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因而,本文主要从“自由”、“富利”、“善因”这三种道德经济思想入手,与我国当前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分析其思想对当前的启示,使我国产业可以更加协调地发展。
自由经济富利经济善因经济当代启示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中,较为系统地说明了在世界历史上并不多见且不久后便为国人所关注的道德经济思想。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货殖列传》,此文是其中极具特色的篇章,在这一章节中司马迁集中阐述了春秋末年至西汉景帝年间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了司马迁对社会经济发展和道德经济政策的基本主张,充分体现了司马迁的道德经济思想。因而无论是从经济学还是史学角度来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司马迁之前的先秦史书来看,不难发现其共同点是历朝历代都不是十分重视社会经济方面的记载。因而可以说是司马迁开创了先河,创立了专门记载社会经济史的篇章,从而为我国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充满经济特色的道路,使得我国史学的记载更加生动、生活化。同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司马迁已经注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体现了司马迁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19世纪末,梁启超便指出中国早在“先秦时,此学(生计学即经济学)之倡,殆与欧洲十六、十七世纪相颉颃”,并且首次尝试着运用西方古典经济学原理去解读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他认为“与西士所论,有若合符”。其后,钱钟书先生在论及司马迁这篇《货殖列传》时也认为:“此篇(《货殖列传》)则全非‘大事记’、‘人物志’,于新史学不啻僻鸿朦矣”(齐爽,2011)。 可见,道德经济思想的人性本源是普世性的,每个民族都能通过本民族特有的语言符号去解释它,而道德经济思想要想获得本族人民的认同,就必须民族化而不是以陌生的他国符号来代表自己。司马迁的道德经济思想作为中国本土资源,对我国当前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极具价值。一方面,司马迁的道德经济思想既可以为现代价值观提供了一种中国式的表述,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司马迁的道德经济思想又可以作为方法论为中国市场经济和我国当前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需要明确何为司马迁的自由经济思想。对此,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就作出了相应论述。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引计然的话说:“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吕庆华,2001)。这就清晰地揭示了市场供需法则的运行规律。其大概意思是说,在某一商品市场上,只需通过比较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就能判断出其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若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自然上涨,但如果价格上涨的幅度大大超过了均衡价格,则将直接导致其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最终会导致卖家之间争相出售,迫使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假如价格下降的程度远远低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则将直接导致其供给量减少,需求产量增加,以至于买者之间争相购买,最终的结果就是迫使价格上升。从上述论述不难看出,司马迁的自由经济思想的关键虽然是供需关系间的协调,但是与当前三大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因而,司马迁的自由经济思想可以给我国当前产业的发展一些启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三大产业虽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总体来说就是产业的发展协调度不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概括来说就是:第一产业的基础相对来说还较为薄弱,第二产业的素质不高,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针对我国当前产业发展的种种问题,党和国家都给予了极大关注。就当前的发展来说,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上均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主动出击,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去发展农业,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农村发展的新格局,以此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目标。而这一战略布局为当前我国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为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
富利经济是建立在司马迁对大量史实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他从人的本性和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人类不断追求物质利益的心理以及他们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动机,进而提出了“富者,人之情性,可不学而供欲者也”。不仅如此,司马迁还借助老子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来加以证明。此外,他还十分赞同管仲的观点,认为趋利避害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人的本性都是爱富恶贫的。只要统治者能够做到对人的物质欲望不加以限制干预,人们就会在“求富益货”的自利动机的驱使下自觉地从事一切生产活动,进而达到一种万物和谐的状态。此外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笔者发现在司马迁所描写的人物中,无论是贤人、廉吏,还是赌徒、渔夫,无论隐者、侠士,还是猎夫、妓女。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一生奔波劳碌的最终目的都是“奔富厚”,即为了获取某种利益。正如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的那样:“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富利经济虽然是司马迁道德经济思想的核心,但在某种意义上他又觉得并非一切为了求富的行为都是合情合理的。在如何“求富”这一点上,他又提出了“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的观点。他认为靠耕地种田致富是上策,靠经营工商业致富是其次,最下等的就是用不正当手段致富。在司马迁看来,人类从事任何正当的经济生产活动都是合情合理的,人们必须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但是人们都必须从事正当的经济活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需求,而不是依靠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利益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与欲望。这正是司马迁道德经济思想的价值所在,并能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虽然司马迁是从人类最低微的生存需求出发提出了诸多社会经济问题,但这些也都是有条件约束的而非任性妄为的。司马迁能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提出这种观点,是有极大进步意义的。就富利经济本身而言,它肯定了人类求富的合理性,并从人的本性出发,做到了以人为本,自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进而达到社会和谐、天下安定的局面。以史为鉴,当前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亦是如此。21世纪所提倡的和谐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相互结合的基础上的,倡导的是环境健康、经济高效、行为合拍、社会文明、较为系统地发展模式,实现了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人地共荣”的状态。将这种理念实际应用到我国当前三大产业的发展中去,其具体做法就是:在发展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同时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倡生态农业、无污染工业、人性化服务业。因为只有我国三大产业做到和谐发展,才能使经济得到更好发展,才能真正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和创造热情,进而实现三大产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随着西汉时期经济的不断发展,司马迁发现人类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但社会经济是自动有序运行的。基于此司马迁的善因经济应运而生。“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也就是著名的“善因论”观点。其大概意思就是说: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听任私人自由地进行生产、从事贸易等经济活动,进而顺应由此产生的经济状况而不强加干预。“善者因之”,其中“因”是顺应、听任的意思。司马迁认为,好的经济政策就应该做到顺应人类的本性,顺应经济自由发展,不强加干预,采取听之任之的方法。“其次利导之”,次之“因之”的政策是“利导之”。所谓“利导之”,就是以人类自由地追求财富为前提,国家以一定的政治经济利益来引导人们从事某些社会生产活动。“其次教诲之”,再次之的政策是“教诲之”。所谓“教诲之”,便是以传统说教的方法引导人们去从事某些经济生产活动。“其次整齐之”,更次之的政策是“整齐之”。所谓“整齐之”,是指由国家采取某种强制性的手段如行政手段和颁发法律法规等来对社会经济活动加以干预,对私人从事的生产经济活动加以调节和限制。在此基础上,司马迁又提出:“民倍本多巧,奸轨弄法,善人不能化,唯一切严削为能齐之”。就是说对于那些背信弃义、利用欺诈手段从事违法活动以获取利益的人,单靠传统意义上的说教是无法改变他们的本性的,只能“严削”以“齐之”。但是总是利用强制性手段对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加以约束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司马迁认为“因之”,是最好的经济政策。这是唯一一个能够做到合乎自然的政策,是“道之所符”和“自然之验”的结合,是不用强制性的法令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最好的经济政策。只有“因之”才能够使“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简单来说即只有人力、物力、财力三者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人们的物质欲望才能够得到满足,各种生产、流通事业才能够得以顺利地运行。他既看到了人类追求物质利益的无休止性,又看到了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流通活动的不可遏止性。在他看来这种经济活动同许多自然现象一样, 有自己的规律,也需要合乎特定的“道”,国家应当任其自然而然地运行,不应当横加干预。而当前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凡事过犹不及,都需要有度,事物的发展亦需遵循规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低效率、低质量并存,经济的发展仍然以粗放型的增长为主,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规模效益差;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并存,能源、水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前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没能把握度,未能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近年来随着我国三大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家逐渐摸索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式,于是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十三五纲要中应运而生。概况来说,绿色发展理念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在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要始终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坚持以绿色理念发展我国三大产业,将绿色发展方式实际应用到农业、工业中,争取打造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力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国三大产业才能取得永续发展。在当前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中更要注重有度有序地利用自然,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坚持开发与保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此来构建更加科学、更为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发展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在三大产业发展过程和结果中坚持 “绿色化”、“生态化”,只有这样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康、绿色,环保。
因而,综上所述,司马迁作为西汉时期的杰出经济学家,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司马迁的道德经济思想,虽然无法避免地带有历史印迹,但是不可否认其道德经济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当前,它又为我国当前三大产业的发展、当代产业的融合指明了方向,它必将在当今中国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更应该以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借鉴当中的“养分”,使其与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相融合,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1.齐爽.浅析司马迁《货殖列传》中的经济思想[J].商业时代,2011(19)
2.吕庆华.论司马迁的货殖思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2)
3.史记·货殖列传[M].中国古籍出版社,1994
4.《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
F06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