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滨(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心理训练对减少高校足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意义探究
王海滨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学生在进行足球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运动损伤。近些年提出心理训练能够有效地减少足球教学中运动的损伤。笔者认为心理训练就是在比赛或是运动前,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发生危害的可能性,能够从根源上减少损伤。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心理训练对减少足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重要意义。
1.1高校足球教学中对心理训练概念的阐述
心理训练是采用一定手段或通过某种方式达到改变人们的心理状态的过程。心理训练是与心理咨询不同的调节心理的手段。心理训练的知识基础是心理学,目的主要是使普通人的心理更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从而内心更加强大。而心理咨询的知识来源于医学,由精神专家在医治精神病人的过程中总结的理论研究,通过医疗的模式来改变不健康的心理水平从而达到正常的心理状态。在高校的足球教学之中,要让学生和教师明白在运动前进行的是心理训练活动,而不是心理咨询活动,不要使学生认为心理训练等同于心理咨询,否则会使学生抵触这种训练方法。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和有效的训练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心理能力,以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对于危险的状况做出快速地反应,这对于减小运动损伤是重要的手段。
1.2高校足球心理训练的具体实施原则
心理训练并不是以言语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从而使学生心理强大,它是用实际的训练方法和真实的训练过程帮助学生减轻心理的负担。心理训练可以在任何的场地任何的环境下进行。可以选在室内的教室中,也可以选择在操场上。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注重对心理训练原则性的把握:(1)主动性原则,学生要主动参加这项心理训练才能加强训练的效果。(2)超负荷原则,心理训练就是越对什么事或活动恐惧,就越要加强对此的训练。只有超过自身的负荷才能让学生心理更加强大。只有真正地体验了恐惧并且能够直面恐惧,才能在运动中无压力地释放自己。(3)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持续性的原则,心理训练都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能力。因此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体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训练。长期的坚持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4)特殊情境下训练的原则,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体现学生心理水平。在训练的过程中最好能做到模拟环境的训练,在模拟环境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动作姿势,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1.3高校足球心理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足球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最佳的运动状态。现在的运动比赛主要是一场心理战,谁的心理较为强大,在球场的发挥就会更优秀。运动的心理训练往往与战略战术训练和应激反应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心理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注意力训练、身体感知训练、精神集中训练、自我放松训练、应急训练、自我保护训练等。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训练方法主要是表象训练、自我暗示训练、放松训练。本文将具体介绍这3种训练的重要内容。
1.3.1表象训练 表象心理训练是高校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训练手段。它的训练时间主要是在比赛或训练的前15min或20min,在学生主动的情形下,通过教师语言为学生设定具体的环境和氛围,学生跟随教师的语言在意识中形成对比赛规则的理解和比赛场地的熟识,以及对比赛过程具体动作的演练。这种心理训练的方法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很难判定学生是否紧密跟随教师的指导。
1.3.2自我暗示训练 应用心理学中提到自我暗示是根据学生神经系统运行规律进行心理的调试。这种训练的方法是顺应学生的心理运动的规律,有目的、有意识的训练行为。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最优的心理状态,从而在运动场上取得更加优秀的比赛结果。
1.3.3心理放松训练 达到心理放松状态的手段有多种。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言语或动作的形式进行的内外部环境的刺激,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并且通过这些反应使学生降低压力、身心放松。足球运动过程中,学生的人数较多、竞争较为激烈、场地拥挤等这些状况使学生很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所以这种训练方法对于减少足球教学中运动损伤极其重要。
心理因素在学生参加足球运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教师及时地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并且采取适当科学方法加以调控,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在进行足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几率。合理的足球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素养。但是往往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影响这项运动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有积极地自我感觉的学生,往往将一次次的训练和每次比赛看作是自我的进步和对自我能力的一种挑战,这样的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足球这项运动中来。在训练和比赛中会在主动避免足球运动所带来的损伤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足球技巧,他们往往能够取得好的训练和比赛结果。而每一次的胜利又会激发他们进行足球训练提高技能和下一次接受挑战的动力。而那些自我效能低,常常有消极情绪的学生,不会跟随教学活动的正常步骤进行训练。他们可能没有享受过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面对足球场上激烈竞争的局面会采取消极的态度。在这样的态度下,学生在运动场上不仅不会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还可能因为精力不集中,反应能力较弱等则出现了运动损伤。由此可见,学生具备良好状态以及进行心理训练十分必要。学生进行了心理运动训练,能够对心理进行正确的调节,能保持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有良好精神状态。
3.1能够提升自我的调控能力和调节能力
自我效能高的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思维的动向。进行了心理训练的学生能够在训练中对自己的行动和思维调控。并且无论比赛的结果如何都能乐观看待自己的得失。有乐观的心态就会增强自身能力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理负荷的能力
进行了心理训练的学生,不仅心理上很强大,能够保持竞争性,而且身体的抗疲劳的能力也得到提升。经过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对比发现心理训练后的学生,能够参加训练的时间更长,效果也更好。对足球动作技巧的掌握也更快。技巧掌握得好,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就低。
3.3能够增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能力
足球这项体育运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是在室外进行。室外环境复杂多变,也常常会遇到各种极端的天气,如在盛夏时节,学生经常要在太阳下进行足球的训练。这样不利的天气状况是对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的考验。同时足球又是多人合作进行的训练,往往考验学生的团队精神,因此内部环境就会受到学生之间关系和学生自身性格特征的影响。进行科学地心理训练,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的心态,在各种环境下灵活性地适应,快速地融入新的内部环境。
3.4参加心理训练能够增强心理的耐受力
在足球运动训练过程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参加心理训练的学生能够以冷静的态度进行处理或是以更乐观的心态去化解所出现的压力。心理的承受能力增强了,在足球的运动训练场上,就会冷静地观察所发生的情形,最大化地减小自身受到运动损伤的概率。
心理训练对减少足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意义重大。进行心理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各个高校应该根据场地的安排和学生的状况,选择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
[1]汪浩洋.关于心理训练对减少足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2]夏越.浅谈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动风险及预防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6).
[3]祝继云.高校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心理学教育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4]陈占锋.高校足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7).
G843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8-029-02
2016-06-20
王海滨(1977~),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