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晶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朱 晶
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成果。心理契约则为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心理契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分析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从高校和体育教师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职业倦怠的预防和排解政策,有助于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心理契约;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
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体现了国家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的高度重视。高校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主体, 在培养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研究和分析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以心理契约相关理论作支撑,其目的之一是进一步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加深了解,目的之二是为高校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1.1 心理契约的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心理契约普遍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中。英国组织心理学家阿奇利斯在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心理的工作契约”,它是指“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正式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们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施恩在1965年正式提出了“心理契约”。施恩指出,心理契约是“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
心理契约不同于合同这类有形的契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主观性。心理契约的存在基础在于契约双方的心理期望,实现基础在于双方的理解认可。第二,不确定性。心理契约只有在双方的预期和渴望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顺利实施,否则心理契约失效。第三,双向性。较大的变性也存在于心理契约中,一方的心理契约内容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动,变动的内容必须得到对方的认可,否则就会很难再次生成新的心理契约。第四,内隐性。内隐的特质取决于心理契约的存在基础,因而契约双方更需要的是意会,而不是言传。
1.2 心理契约与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一词于1974年首次出现在心理学领域,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表面上表现为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这种表现是由于平日工作中累积的负面情绪长期不得脱或者压抑而造成的。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契约违背的认知与不良的个体行为成正比例关系,而与积极的个体行为和态度成反比例关系。Feldman研究指出,心理契约被损坏的程度越深,个体对工作、组织的满意度与信任度越低。因此可以得知,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表现消极心理反应与行为的形式,同心理契约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杜晓蕾在心理契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中发现,职业倦怠与心理契约呈现显著负相关。心理契约的破坏会导致下列几种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一是员工身心俱疲,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二是工作环境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遇到障碍,导致员工职业认同感及心理归属感的缺失;三是职业发展前景不符合员工个性特征,导致其对现状的不满。
多项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在教师群体中属于高发现象,特别是体育教师群体。在高校,体育教师一方面担负着全校学生的体育课程,工作量大,压力大;另一方面,在注重学术研究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个人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期望与需求不平衡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心理契约的破坏,引发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一般来说,高校与体育教师心理契约的建立与发展,会经历心理契约达成、心理契约发展、心理契约调整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心理契约的破坏都会引起各种职业倦怠。
2.1 达成阶段心理契约破坏造成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心理契约的达成阶段主要指高校招聘体育教师的阶段。在高校招聘过程中,高校与应聘者双方都会存在一定的要求和期望。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对体育教师有学历、专业能力、科研素质、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从应聘者的角度来说,选择高校,会考虑学校的办学能力、学院的综合实力、个人的发展前景,学校的地理位置及薪酬待遇等多种因素。高校为吸引优秀的体育教师,一般会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承诺及个人发展设想,在双方的期望值基本满足时,就达成了初步的心理契约。但当体育教师正式开始工作后,会对达成阶段的心理契约进行评估,关注高校是否兑现招聘时给予的承诺以及兑现承诺的方式。若认为学校没有兑现承诺,或兑现方式不如预期时,体育教师就会产生失望情绪。而教师与高校的心理契约是建立在主观预期的基础上,一旦预期得不到满足,心理契约也就会破坏,从而会导致体育教师对高校心存不满,消极怠工,打消工作积极性。
2.2 发展阶段心理契约破坏导致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高校与应聘的体育教师签定合同之后,双方的心理契约就从达成阶段过渡到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体育教师会尽力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期望通过自身在工作上的努力、职业技能上的提高,获得学校的重视和栽培。而学校除了为体育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外,还会期望体育教师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双方这种期望的实现是建立在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彼此配合的基础上,如果一方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就会导致心理契约的破坏。体育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往往承担着全校的体育教学任务,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极大。即便如此,体育课在高校仍属于边缘学科,几乎得不到学校过多的重视和支持,也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导致许多体育老师身心疲惫,很难保持积极的工作情绪,对待学生态度冷漠,对待教学任务敷衍了事。
2.3 调整阶段心理契约破坏导致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高校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会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体育教师随着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等的适应,对职业发展也会产生新的需求,期望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就意味着双方的心理预期及心理契约会出现变化,即进入了心理契约的调整阶段。在此阶段,体育教师不仅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相同的教学任务外,而且还要应对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等高难度的挑战,许多高校评定职称除了考虑教师成果之外,还会受资历的限制,这样长期的耗费精力、重复工作,难免会产生职业倦怠。此外,有些体育教师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认可,导致出现低个人成就感的心理体会,对教学工作产生退缩心理和回避行为,甚至想离开教学岗位,放弃教师这个职业。
在心理契约视角下,要规避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应从高校和体育教师两方面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双管齐下,始终保持双方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
3.1 高校角度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排解
首先,实事求是,牢建心理契约。招聘环节是高校与体育教师达成初步心理契约的阶段。那么解决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就要从这个阶段开始。在招聘过程中,高校应该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介绍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能为应聘者提供的工作环境及薪酬待遇等,让应聘者心中形成清楚的认识,为建立牢固的心理契约打下坚实的基础。招聘结束之后,学校应及时履行招聘时给予的承诺,避免达成阶段的心理契约遭到破坏。除此之外,学院应该为新招聘的体育教师成立一个部门,方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一方面学院能够多了解新教师的需求,把握新教师的心理动向以及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新教师也能了解学院对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把握好两者的平衡点,就有助于在招聘时为应聘者提供最佳的承诺方案,为双方建立融洽和谐的合作关系夯实基础,避免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促进新的心理契约的形成。
其次,环境优化,缓解心理压力。工作环境是体育教师挑选高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校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工作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从物质环境来说,完善的教学设施、合理的薪资待遇必不可少,但高校还应实行“激励机制”,对于取得显著教学成果的体育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文化环境来说,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的工作氛围尤其重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集体凝聚力,增强体育教师的工作舒适感,缓解职业倦怠。此外,体育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也是造成其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应适当扩大体育教师队伍,合理安排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保证体育教师正常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减轻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缓解职业倦怠。
最后,公平竞争,促进人才发展。体育教师低个人成就感的产生,主要在于工作缺乏认可,自身价值难以实现。因此,建立起公平的职业岗位晋升机制,排除职业发展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有利于促进高校与体育教师之间心理契约的良性发展。也就是说,高校应当打破传统的“资历论”,大力提拔有创新性、有显著教学成果的体育教师;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将有发展潜力、工作热情的教师放到重要岗位锻炼,进一步提高其职业素养;注重了解每位体育教师的优势与劣势,强化其优势,做到人尽其才,提升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推动其职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减轻或避免职业倦怠。
3.2 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倦怠的预防
首先,品质培养,正面职业倦怠。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课堂上自信地给学生传授知识、积极地与学生互动、热情地为学生答疑解惑,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将职业倦怠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反之,若体育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冷漠,就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师生关系紧张,预期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教师更加消极怠工,形成恶心循环,进而加重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其次,合理期望,实现自我发展。体育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走向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实事求是地制定每个阶段的职业目标,让理想贴近现实,这样才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激励自己不断进取,提升个人专业素养,而且可以避免因理想过高,而惨遭现实打败时产生的挫败情绪,还可以防止因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失望情绪,因此,有效地规避了消极心理的出现。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学会调整个人不良心态,不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有利于促进个人自我发展的实现。
其次,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素质。良好的课堂氛围及课堂教学成效取决于体育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高低。紧抓各种职业技能再培训的机遇,进一步提升个人专业素质,有助于让体育教师赢得学生的信赖,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与此同时,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充实完善自身,有助于促进其人身价值的实现,提升个人的责任感与成就感,也能排解其年复一年重复教学的不良情绪,降低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由分析论述我们可以得知,从心理契约的角度讲,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心理预期未得到满足,心理契约发展不平衡。那么,维持高校与体育教师之间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发展是规避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与体育教师双方应共同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
[1] 朱晓妹,王重鸣.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3(1):118-122.
[2] Rousseau D.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written and unwritten agreement[M]. SAGE Publications,1995.96-110.
[3] 陈金章.心理契约理论视角下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应对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37-38,49.
[4] 康勇军,屈正良.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34-236.
[5] Feldman M.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s a source of continous hange[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611-629.
[6] 杜晓蕾.员工心理契约、工作情境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Research on 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College P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Zhu Jing
College PE teachers' job burnout seriously influences th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eaching result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ollege PE teachers' job burnout.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job burnou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job burnout of P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of preventing and resolving occupational burnout from the two levels of universities and PE teachers. It is helpful to construct high quality PE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university; PE teachers; career lassitude
朱晶(1980-),女,江苏徐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运动与训练。
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Jiangsu, China.
G804
A
1005-0256(2016)012-0146-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