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摘要】本文结合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四个层面提出了改进家长参与思政教育的对策,以促进家校合作联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 联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2-01
家庭作为人生最初的教育载体和培养个体品德的课堂,具有学校、社会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要鼓励家长参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结合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体如下:
一、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参与意识淡薄
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学历低、没文化、不懂教育,学生的教育和学习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而自己只应负责满足子女的吃、穿、用等日常生活需求就可以了,对子女的教育也不再需要自己投入过多的精力。因此,家长们也就逐渐失去了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意愿。
(二)参与目的模糊
一些家长即使参与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但却没有明确的目的,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关注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只是一味地听从学校和教师单方面的安排。在学校和教师面前,家长很少有机会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显得非常被动。
(三)参与方式单一
目前,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家长与学校和教师的联系沟通主要是通过家长座谈会、电话和访问学校等比较传统的渠道进行,而且频度和程度也是比较低的,远远不能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家长提出的要求。
二、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基于社会层面的策略
1.加大宣传,营造家长参与的浓郁氛围
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应该加大对高校工作,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都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了解,让广大学生家长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充分意识到自己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2.完善政策,明确家长参与的权利范围
国家各级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从法律上来保证家长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权。这样,家长在参与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就不会再感到畏首畏尾、不知所措了。
(二)基于学校层面的策略
1.提供各种平台,建立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制度
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创建家校协商的机制和交流平台,为家长提供民主、平等参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机会,充分尊重家长们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使家长和学校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既为家长的有效参与提供了合适的平台,又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做好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参与能力
高校可以在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学科和资源优势成立专门的“家长学校”,并配备专职的教师进行授课,或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举办专题讲座。让家长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提高自己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能力。
(三)基于教师层面的策略
1.更新理念,端正态度,认识到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教师要改变以自己作为唯一的教学权威的观念,认识到学生的教育不是仅靠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就能做好的,只有与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才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注重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艺术性
教师应该注意自己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时的方式,尽量使自己的沟通方式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既能把问题说清楚,又能帮家长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同时又不伤害家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四)基于家长层面的策略
1.转变自身的角色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家长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局外人”,所谓的参与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这是家长参与的一种最为传统的支持者角色。如今,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家长的参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大的权利,他们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但有知情权,而且还有建议权,甚至是决策权,家长已由过去的作为“局外人”的支持者角色,逐渐转变为了一种作为“局内人”的参与者和决策者角色。
2.明确自己的职责
一方面,家长要认识到,虽然高校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但这绝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也不是家长对子女所有的教育期望都能实现;另一方面,家长也要认识到自身的参与对子女教育的积极影响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与学校教师之间开展真诚的对话与合作,增进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家长真正明确自己在参与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形成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沈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述[J].考试周刊,2009(33):238-239.
[2]谢洁菱.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