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俊一
(贵阳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贵州旅游大发展中的旅游英语人才培养*
孟俊一
(贵阳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贵州经济的全面发展正经历十大工业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的振兴。由于贵州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因此其支柱地位得到巩固。为此,旅游业在贵州出现了井喷式发展,旅游人才尤其是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剧增。借助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发展之机,通过阐述旅游业在贵州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旅游人才的需求现状,介绍并分析贵州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贵州旅游的大发展输送优质旅游英语人才。
经济;旅游;人才需求;旅游英语;人才培养
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位于贵阳市东南与黔南州的交界地带,距离贵阳市中心8公里,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临空经济的兴起对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对外贸易、推动全域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有贵州支柱地位的旅游产业正借助经济区的发展呈腾飞势态,贵州高等院校也正积极借助经济区的发展加强产教融合建设。不难看到,贵州高校助推贵州旅游大发展的步伐已经迈开,旅游英语人才正不断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走出。
(一)贵州十大工业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振兴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坚持工业强省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推出了贵州工业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根据工业产业的投资(实现1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速度(25%以上)、年均新增就业人员(10万人以上)等方面的指标,十大工业产业被列出,具体包括: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装备制造、烟酒、民族医药、特色食品、旅游商品。[1]
与此同时,贵州也正在加快五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它们是:大数据、大健康医药、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筑建材。省委省政府倾力打造这五大新兴产业, 通过转方式、调结构、高点起步、高位切入、多点发力等途径,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深层次思考, 崭新谋划贵州经济发展的全局。 五大新兴产业是扬长避短的必然选择,更是后发赶超的强势突破。[2]
(二)贵州产业中旅游商品和文化旅游崛起
无论是工业产业强省还是新兴产业赶超,不难看出都有“旅游”产业。 十大工业产业中有“旅游商品”,而五大新兴产业中包含“文化旅游”。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商品供给者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出卖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和无形服务(无形商品)的总和。[3]如旅游景观,旅游服务,旅游线路,旅游故居,旅游设施,旅游交通等都可称作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有八大要素:实、价、质、品、特、新、精、美。旅游商品与旅行社、交通、饭店一起被称为旅游业的四大支柱行业。贵州省明确要通过“小商品-大产业”和“小企业-大集群”的模式来加速发展旅游商品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就发展旅游商品产业而言,贵州省已经扶持了100多家企业,建立了100多个专营市场和公共服务平台,选拔出1000多名“贵州名匠”和“贵州名创”作为旅游企业代表,开发了1000多种新产品,从而科学构建了贵州省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
文化旅游被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
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4]文化旅游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民俗文化、道德伦理文化。旅游者在文化旅游中,可以通过文物、史迹、遗址、古建筑等寻求历史文化;通过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等品味现代文化;通过居民生活习俗、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衣着服饰等了解民俗文化;通过人际交流等表象知晓道德伦理文化。贵州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其优势无与伦比。 打造多年的“多彩贵州”品牌已成为贵州文化旅游的代名词。《多彩贵州风》已公演10年(3000场次),吸引了近200万中外观众,唱响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阿依朵》自2015年亮相以来好评如潮,体现了旅游与生态的良性互动,旅游与文化的共生共荣。
(三)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总体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与2007年相比,2009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5.2%上升到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3.4%上升到8.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1.5%上升到12.5%,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从5.7%上升到17.5%。见图1。
图1 贵州省旅游业“十一五”期间总体呈现加速发展
“十二五” 期间,贵州全面建成旅游大省并向旅游强省迈进。先后建设了100个景区和“快旅慢游”旅游综合服务体系,使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贵州旅游业连续5年实现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高速增长。2015年,全省实现旅游增加值780亿元,占GDP比重达8.7%,占服务业增加值18%。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5.4%,带动社会就业234万人,470万人受益。 同时,贵州省2014年接待入境游客85.5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2.17亿美元。2015年1月至11月,贵州省接待入境游客86.8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83亿美元。见图2。
图2 贵州省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旅客入境游
毋庸置疑,作为一种关联度最高和产业链最长的产业,旅游产业在贵州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得到强化。
(一)旅游人才的需求状况
随着贵州旅游业支柱作用的巩固和旅游企业的飞速发展,贵州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就“需求数量”而言,据统计,贵州旅游人才在“十二五”期间的供需缺口不断增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例如:在2011年,旅游人才有大约1万人的净需求量,而省内高等院校仅有大约3800名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在2015年,旅游人才的需求已高达约4万人,而省内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此需求,尤其急需高级旅游管理、规划人才、一线技术性人才。[5]同样,2015年的第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组委会积极引进了“5个100工程”产业人才、 重点产业人才等,其中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筑建材五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量超过2000人。[6]
就“需求专业结构”而言,旅游行业所需人员有着相对多元化的专业结构。以旅游景区直接从业人员为例,主要涉及了旅游及外语、规划设计、市场营销等旅游相关专业人才,比重各异, 显示了旅游行业所需人员的专业缺口。[7](见图3)
图3 贵州省旅游景区直接从业人员专业构架图
就“需求学历层次”而言,旅游业所需人员中的各学历层次的人才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以旅游景区直接从业人员为例,在“十一五”期间,大专学历层次的增长幅度达到了140.43% ,而本科学历层次的增长幅度也达到100.59%。
(二)外语旅游人才的需求状况
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在世贸组织(WTO)大会上宣布世界位居首位的旅游就业市场是在中国。其中,我国对外语旅游人才的需求很大,这主要体现在十个增长点上:一是新型住宿接待业;二是特色餐饮业;三是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四是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五是旅游农业;六是旅游工业;七是旅游新兴服务业;八是旅游文化娱乐业;九是旅游交通运输业;十是旅游劳务输出。
据贵州省旅游局统计,贵州省2015年外语导游仅有280名,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未来四年(2019年)内,我省外语导游缺口总量在720名以上。我省外语导游队伍力量薄弱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贵州省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在近几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旅游团入黔,外语导游人数明显不足;其次是我省的外语导游培养与飞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严重滞后;最后就是大多数省内高等院校虽设有外语专业,但学成后真正从事涉外导游工作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同样,由于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国,贵州省出境旅游出现了高速增长趋势,所以涉外旅游的蓬勃发展使旅游行业对外语人才,特别是英语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在不断扩大。
(三) 外语旅游人才可从事的岗位
贵州外语旅游人才缺乏,除了数量上的不足,还有岗位上的缺口。据统计,旅行社、旅游管理景区、旅游管理行政管理部门、、旅游管理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营销策划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是外语旅游人才可从事的岗位。其中,旅行社和旅游管理景区的需求相对较大。例如:就旅行社而言,在其6个部门的岗位中除了财务部之外,其余5个部门(业务部、计调部、接待部、导游部、外联部)就与外语旅游人才的就业息息相关。
因此,贵州省外语旅游人才的需求数量、专业结构、学历层次和岗位要求充分说明了旅游英语专业的综合性很强。 英语旅游人才必须具备相当的旅游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英语,持有导游资格证、领队证等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为此,如何培养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使其具有优质的就业质量这些问题值得高等院校认真思考和研究。
在贵州旅游大发展的过程中,贵州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旅游英语人才的使命和任务。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旅游英语人才,各高校都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定位,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以贵阳学院为例,我们不难看出其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试图突出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贵阳学院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组建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贵阳学院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办学原则,确立了自己的办学定位。贵阳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专科)和英语专业(本科)旅游方向遵循相关要求已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英语人才。
贵阳学院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旅游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涉外旅游及酒店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懂得涉外旅游业务的基本规律;具备从事涉外旅游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导游及酒店管理人才。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巩固、加强和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培养,能在旅游、酒店行业、涉外服务、文化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
其培养规格为:一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二是系统掌握英语语言、翻译、文化、旅游等基本知识;三是掌握语言学、翻译学、旅游学等基本理论;四是掌握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同时,又掌握一定的翻译和旅游专业知识,具有能够从事英语翻译、涉外旅游等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五是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现代语言和文化等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英语翻译、旅游等方面工作的初步能力;六是了解和熟悉西方社会、思想、文化方面基本理论、相关知识,了解和熟悉旅游等法律、法规和政策。
课程设置包括了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英语读写、英汉翻译(口译与笔译)、旅游英语、饭店英语、英语国家文化、中西文化比较、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与职业道德、导游实务、酒店管理等。
在培养模式上,贵阳学院创新实践模式,实施组群合作。旅游英语专业是实践型专业,强调技能性,教学模式首先采用了“CBE”模式,同时,旅游英语专业又是跨学科专业,教学模式也采用了“组群合作”模式。
“CBE”教学模式:“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国外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模式。其中所指的“能力”(Competency)涵义深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经验(Experience)、反馈(Feedback)。“Competency”( 能力)显然比一般概念的Skill(技能)、Ability(能力、才干)、Capacity(学习理解力、包容力)和Capability(能力、潜能)更加全面。 因此,“CBE” 模式中的能力是指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涉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学习情感、实践经验、反思与评价。旅游英语专业就是要培养具备职业综合能力,能够胜任旅游企业相关岗位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人员。
“组群合作”教学模式:由于旅游英语专业是新兴交叉专业,在人才培养时也需要“多学科专业的组群合作”和“与产业群组的合作”。多“学科专业组群合作”涉及旅游英语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 环境生态学科的相互合作,才能培养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旅游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英语实践能力、旅游管理能力、旅游服务能力)和应有的意识(跨文化意识、 生态环境意识)。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群培养方案的制订由这些学科和专业联合进行,具体涉及课程的设置,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与产业群组合作”涉及高校与行业的合作。高校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要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变化,与产业群组合作可以随时了解到行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教学设置、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材及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基于组群合作模式,在专业上已经覆盖英语专业、日语专业、旅游管理、环境专业、企业管理专业;在来源上已经实现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教学队伍,成立了由学校教师、行业人员、企业管理者、公务员组成的旅游英语学团队。保证了应用型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多元性。
教学条件和实验基地保证了旅游英语的课堂内外教学需求。学校正在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和条件,确保旅游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业务素质高、适应能力强。
(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贵州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的定位主要是在专科程度(除了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学院有“旅游英语”本科专业之外),大多数的本科程度只是英语专业中的旅游方向。所以,在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曾出现过大专教育本科化的现象,以及本科教育理论化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首先,培养目标过高。旅游专业专科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英语语言基础较弱,由于培养目标过高,反而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又缺乏具体实践,最终不能胜任此项工作。
其次,课程设置理论教学比重较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实践,但由于旅游英语专业中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所学知识过于书本化,实践性教学的环节被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再次,对指导学生获得执业证书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旅游英语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需要提供相应的执业证书,例如:导游资格证、酒店服务英语等级证书等等。
最后,旅游英语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亟待提高。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主要涉及英语语言课程和旅游专业知识课程。前者由英语专业的教师承担,后者由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讲授。英语专业教师以其较高的英语水平通常在课程讲授中只注重英语专业知识和能力,而缺乏对旅游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学科的专业性与时代性。然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的英语水平总体不够理想,不能完全提供全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需要进行语言转换,不能获得英语的直接表达。因此,学生在旅游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述方面受汉语的负迁移较影响严重。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拟建议采取以下的措施:
首先,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对本科和专科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要有明确的区分,并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旅游英语的专业特点进行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设置课程中应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合作育人。为此,专业教师应与行业专家共同商议课程任务,所需培养的能力与教学内容的对应性、分析和归纳知识点,构建以旅游情景任务为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切入点的教学整体设计方案框架,形成项目课程的框架结构。
再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获得执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相应的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最后,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师中加强其ESP(特殊用途英语)培训,鼓励英语专业教师进修学习旅游专业知识,同时让旅游专业教师加强自身的英语技能训练,使双方的教学既符合 “Content-based(以行业内容为基础)” 又遵循“EMI(English Media Instruction)(以英语为媒介语的教学方式)”的相关要求,并积极成为“双师型”教师。
在贵州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当下,贵州旅游业借助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产生了强大的带动功能,扩大了内需,刺激着消费,增加了就业,增进了交流。 贵州旅游业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进入了新一轮的强劲发展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曾说: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产业增加值占到 GDP 的 5% 以上,就是支柱产业,占到 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 贵州旅游产业在2015年的增加值已占到 GDP 的 8.7% ,不难看出,旅游产业在贵州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贵州高校应顺应贵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凭借旅游资源优势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抢抓机遇,建创新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贵州的旅游业井喷或发展中顺势力道,借力发展。
[1]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R].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0(12).
[2]范朝权,等.贵州加快五大新兴产业发展纪实[EB/OL].(2015-06-18) [2016-03-05].http://www.ddcpc.cn/2015/tt_0618/57288.html.
[3]陈斌.旅游商品[N].中国青年报, 2015-01-29(11).
[4]文化旅游[EB/OL].(2015-12-01)[2016-03-02]. http://www.baike.so.com/doc/5342406-5577849.html.
[5]贵州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人才需求急增[EB/OL].(2011-08-30)[2016-03-05].http://www.qyhl01hr.blog.tianya.cn.
[6]小微.贵州文化旅游等五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量超两千[EB/OL].(2015-03-02)[2016-03-09].http://www.ce.cn/culture/gd/201503/23/t20150323_4899145.shtml.
[7]赵星.“十一五”以来贵州省旅游景区人才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8]外语旅游人才就业前景分析[EB/OL].(2011-08-30)[2016-03-30].http://www.233.com/dy/zhinan/20120829/143812972.html.
[9]杨云桃.涉外旅游市场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42014(04):87-88.
[10]王丽凤.人才分流培养模式下的旅游英语课程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J].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责任编辑 何志玉
Tourism English Talent Cultivation in Guizhou Tourism Development
MENG Jun-y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yang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5,Guizhou,China)
Guizhou economy is now in its overall development by promoting top ten industries and five emerging industries, in which tourism plays a pillar role.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more and more tourism English talents are needed.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Guizhou Shuanglong Airport Economic Zone, described the pillar status of tourism and the related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n it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model for cultivating tourism English talents in Guizhou universities, and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rovide more high-quality tourism English talents for developing Guizhou economy.
economy; tourism; demands for talents; talent cultivation
2016-04-02
孟俊一(1966-),女 ,贵州贵阳人,贵阳学院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外语教师教育。
G623.31(273)
A
1673-6133(2016)03-0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