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婕,曾 竣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贵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
——以瓮安为例*
张 婕,曾 竣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由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产业结合而成,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促进了革命老区的发展,也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游览体验和最直观的革命传统教育,对游客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因此逐渐在旅游市场中展露头角。通过瓮安县现今的旅游概况和旅游发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根据游客满意度和区域协作探讨瓮安县红色旅游影响因素,并从游览形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服务质量、宣传力度等方面分析瓮安县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求进一步推动瓮安红色旅游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发展;游客满意度;区域协作;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是弘扬中国革命者的革命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型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景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当下,特色旅游得到了众多旅游者的喜爱,生态旅游和怀旧旅游的受欢迎程度也不断升温。同时,国家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宣传、对当年革命历史有着深刻回忆的老人以及对中国红色革命怀着敬仰之心的年轻人等,也愈来愈多地加入到了红色旅游队伍中。
贵州是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类型的省份,既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还有深厚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贵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包括标志侵华日军走向战败的深河桥、镇远“和平村”、远东反法西斯遗址和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等。此外,红军长征经过贵州67个县(市),留下了猴场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乌江渡口、四渡赤水等红色文化遗址和革命文物,构成贵州不可多得的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在推动贵州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贵州省旅游局统计,2005年至2014年,贵州省接待红色旅游游客9492.29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665.86亿元。贵州省已初步形成以遵义为核心,结合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和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重要景区(点),形成包括贵州北部、西北、西南、西部、东部在内的5条精品旅游线路。
(一)瓮安旅游发展现状概述
瓮安县,地处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是黔南州辖下的一个美丽县城。瓮安拥有中国最大的磷矿,磷矿总资源和储量都位居亚洲第一位,有着“亚洲磷仓”的美称。瓮安县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已通车,并且拥有江界河货运、客运码头,现正在修建瓮安至福泉支线铁路。在瓮安县,40处自然景观和36处人文景观形成了以草塘古邑旅游区、江界河风景旅游区以及朱家山文化旅游区为主的国内知名度极高的旅游景区。瓮安县旅游朱家山原始森林、猴场会议会址、玉华古生物化石群等具有科考价值,并且以其生物群文化、红色文化、舞狮舞龙、戏曲文化和诗歌文化作为主要历史传承文化,吸引了无数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
瓮安县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具特色,同时还汇聚了红色、龙狮、土司、商贾各种历史文化。由于在其发展历史上移民众多,所以瓮安县的民俗文化更是汇集了川、滇、湘、黔等不同民族风格,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1995年,江界河风景区被贵州省政府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江界河乌江天险处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瓮安县被定为革命老区。同年,贵州省与黔南州专家学者在朱家山进行科学考察,朱家山森林公园获同纬度罕有原始森林的称号。
2012年,瓮安县人民政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把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制定了傅家祠堂红色文化旅游新村的发展战略。
自2013年开始,瓮安县将猴场红色文化新村、猴场集镇作为中心保护区域,将瓮安的商贾、土司、红色、人文等特色文化与瓮安的历史文化印记充分结合,旨在将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建设成为汇聚多种特色文化的文化名城。与此同时,以下司石林、新华老鹰洞等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周边旅游节点作为支撑,进一步展示瓮安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古邑文化和红色文化,提高瓮安县的各项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其红色旅游内涵。
2015年2月10日,瓮安县草塘千年古邑区正式开园,专业戏曲表演团队在大戏楼表演,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戏曲爱好者慕名前来观看,元宵节期间也开展了元宵灯展、猜灯谜等系列活动。
目前,正值国家兴起发展红色旅游、学习红色文化的黄金时期,瓮安县的红色旅游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完善、景区开发渐渐完整、各项配套服务建设完成、宣传力度做足以后,瓮安县的红色旅游将会成为黔中大地上的一颗明星。
(二)瓮安县红色旅游中心——猴场会议会址
瓮安县作为红色文化富集地,拥有遵义会议前夜的猴场会议会址、红军强渡乌江战斗遗址、长征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行居、红军长征文化等诸多红色文化遗迹,这无疑使红色旅游成为了瓮安县旅游业的支柱。在瓮安县猴场镇西一公里的猴场村就是著名的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猴场会议会址所在(会址原本是建于民国元年 (1912年)的宋维新住宅)。黎平会议之后,1934年12月31日,长征途中的红军抵达了猴场村,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会议上,红军领导人决定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三人团”的军事指挥权从根本上被剥夺,这次会议无疑在时间上、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都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红军长征胜利之路上极为重要的铺垫,更是被周恩来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猴场会议会址区域内很多历史文化都尚有遗存,这其中包括了一代领袖毛泽东长征途经猴场的居住旧址、“长征五老”和红军三十女杰的行居——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更是有着开创贵州戏剧先河及全国第一部私家方志的文化大家——傅玉书先生的故居、贵州宣慰同知宋钦的故居、草塘安抚司署旧址、集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身的宗教圣地后岩观(清贵州巡抚钱帮芑曾三次在这个地方隐居)等[2],这些都是瓮安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宗教文化并存且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红色文化内涵挖掘程度不足
相对于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景点来说,瓮安县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旅游景点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除了单一的旅游观光,在瓮安县旅游行程中欠缺其他旅游活动,游客前来游览基本都是安排以半日游或一日游为主,缺乏两日游或以上的游览行程。
以猴场会议会址为例,猴场会议会址的布展与宣教形式单一,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形式,说教性太强,这种形式欠缺生动性,对于游客来说缺乏吸引力,很难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共鸣和互动,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程度有限。
虽然瓮安县红色旅游活动的目的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但是在游览行程中,单一死板的参与形式,难以引起游客共鸣,同时,瓮安县现有的旅游活动并不能够满足游客群体的不同需求,这使得游客来源面变得狭窄,大部分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都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群体和怀旧的老年人,其消费购买能力有限,因此,瓮安县的红色旅游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结构单一
由于瓮安的高速公路刚开通不久,经济发展也还未进入高峰,瓮安县红色景区周边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也很不完善。虽然瓮安至猴场会议会址的道路以及前往各大红色旅游景点的公路已经修建完成,但是景区旅游配套设施也极为不完善,如星级酒店、娱乐场所、大型购物场所等配套设施都不健全。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令前来旅游的游客的各种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适应市场需求速度慢
红色旅游景区往往由旅游、文物、民政等多个部门管理,条块分割严重,资源整合困难,管理秩序混乱,旅游部门对景区开发的行业职能得不到有效体现。[3]目前,在瓮安,除了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瓮余湄铁壁合围剿匪司令部和强渡乌江战斗遗址等几个发展较早的红色景区外,大部分景区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然而,事业接待仍是大部分景区景点现今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与现在多元旅游、多元游客的现状匹配程度极低,造成管理运行体制的严重落后,也造成旅游景区管理者和经营者缺乏管理经验,难以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活动也就不能高度契合市场需求,瓮安县红色旅游活力和竞争力严重下降,难以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4]
(四)综合开发不足,促销手段欠缺,宣传力度小
瓮安县红色旅游源,除了猴场会议会址和强渡乌江战斗遗址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红色景区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地区。这些地方由于宣传力度小、资金少、旅游从业人员欠缺、旅游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原因,使游客难以对其产生游览的欲望。
瓮安县红色旅游实践宣传缺乏系统性,难以把握促销的定位,对于利用“红色旅游+古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网络传播文化”等的促销方式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高。
虽然,瓮安县在互联网上设置了宣传网页(如猴场会议会址专题网站http://www.wahchy.com/),这使得红色旅游的宣传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网页的知名度不高(迄今为止,猴场会议会址专题网站总的访问量也仅有1578人/次,指向此站点的链接也只有5个。网站无论在电视、报纸媒体还是搜索引擎优化等推广方式方面基本都没有使用),提供的信息量有限,更新速度慢,无法有力地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对瓮安县红色旅游宣传投入的资金也远远达不到需求,这使得资金短缺成为制约瓮安县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因素。
(一)游客满意度
红色旅游游客满意度主要受环境状况、旅游服务及收获、导游服务和旅游商品等四大因子的影响。[5]见表1。
表1 红色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子
以下是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在瓮安县猴场会议会址游览的游客作为调查对象,笔者在游客群体中随机选取100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图1 游客年龄分布图 图2 游客职业状况
图3 游客满意程度 图4 游客不满原因调查
调查显示:瓮安县猴场会议会址旅游者多为青少年和老年人,职业多为农民和个体经营户,且大部分游客对于猴场会议会址的旅游活动表示不满意;而在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原因中,购物不方便、娱乐方式少、旅游气氛不浓以及观赏价值低等几个方面所占比重最大。
综上可知,瓮安县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对于红色文化核心价值的挖掘工作并未深入,对于红色资源周边软环境的改造建设也不尽如人意,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也不够,旅游服务的质量也没有达到高标准。对于营造整体红色旅游氛围、规范红色旅游产品市场、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品牌等措施产生了消极影响,使得游客满意度大大下降。
(二)区域协作
近年来,加强区域旅游协作,以打造旅游协作区(或称大旅游区)来优化整合区域旅游资源,这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共识。[6]
瓮安县红色旅游能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区域协作是影响程度最高、影响深度最远的因素。但瓮安县对于构建瓮安县红色旅游协作区的相关研究和工作还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和缺陷。首先,瓮安县对红色旅游区域协作的必要性认识还基本停留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层面上,针对瓮安县红色旅游资源分散的情况,旅游开发者还没有把握旅游协作区的构建与产业链整合、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其次,未能正确认识红色旅游协作区的打造在整合瓮安县红色旅游资源上的重要意义,而错误地把区域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互补性看作是区域合作的基础。再次,在构建瓮安县红色旅游协作区的操作方面缺乏建设性探讨。
(一)丰富红色旅游内涵
目前,瓮安红色旅游景区普遍存在内容和游览方式单一、乏味,景区没有太大的观赏价值,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经济效益低等现象。要改变瓮安县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就必须丰富瓮安县红色旅游的内涵以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在景区内和景区周边建设更多可以体现瓮安县历史文化价值、特色民俗旅游景点。如建文物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瓮安文化长廊,建设独具瓮安特色的美食街、风情街、娱乐街等特色区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红色景区周边的消费水平,提高其经济效益,带动其经济发展,还可以有效提升景点景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增加旅游价值,带动旅游业的发展。[7]
(二)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要充分利用红色品牌效应、提高游客满意度以及增加景区旅游吸引力。首先,政府要优化瓮安县红色旅游的投资环境,以拓宽红色景点景区和旅游资源建设保护的资金来源渠道,将优惠政策和重点项目当做前提和载体,打好红色牌。其次,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可以依托瓮安县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红色旅游资源周边的基础设施,给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
(三)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行业规范
目前,瓮安县红色旅游行业存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政府在游客、旅游企业、当地群众之间要充分发挥好协调作用,做好总体规划,并且根据景点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发展实际的方案,搭建政府与旅游企业、游客与当地群众之间的沟通机制,共同促进瓮安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加快旅游市场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可以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对导游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力求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适应瓮安县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尝试组建或者引进专业的旅游管理公司,对瓮安县创新型的红色旅游产品和部分经典的红色旅游产品进行加工、包装、组合,引导瓮安红色旅游业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四)综合开发旅游产品,实现多种旅游形式的结合
瓮安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美丽地方,周边也包含了无数让人陶醉的自然景观,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所以,在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时,要把“红色旅游”与“古邑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合理适当地结合,给予游客多样化的红色旅游线路以及红色旅游方式方法选择,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8]
(五)做好宣传工作
利用新兴媒体,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介绍瓮安,还可将瓮安县红色资源与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革命纪念日和长征途经瓮安县的著名历史人物的特殊纪念日进行重点宣传的同时,要对瓮安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主题系列活动进行策划和组织,增强瓮安红色旅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对游客的感染力。把瓮安红色旅游项目纳入瓮安县乃至黔南州的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对瓮安县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管理。
红色旅游是我国当前历史条件所造就的人民群众内心根本需求的外部表现,具有其内在合理性、发展性和持久性。[9]当前瓮安县红色旅游虽然拥有无穷的魅力,而且也逐渐成为瓮安县旅游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这毕竟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并且利用瓮安县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而推动瓮安县红色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应构建起完善的红色旅游产业体系,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红色内涵提升、旅游综合开发和红色瓮安宣传落实到实处。
[1]周振国,高海生,等.红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互联网数据.猴场会议会址[EB/OL].贵州黔途旅游网.[2016-01-10].http://www.gztour.org/jddq/qn/qnymlslgy/near/2129.html.
[3]余凤龙,陆林.红色旅游开发的问题诊断及对策――兼论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5,20(4):56 -61.
[4]郑赤建,李亚钦.红色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韶山、井冈山、西柏坡、延安等红色旅游景区为例[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26):27-29.
[5]张莉杰.红色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1(5):107-112.
[6]李晖.红色旅游区域协作系统研究——以韶山、乌石、花明楼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2006.
[7]汤锦春,罗嗣平.赣闽边区发展红色旅游研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9(3):61 -62.
[8]王占利.中国红色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5):190 -191.
[9]李月华.黄冈绿色生态旅游与红色及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生态经济,2010(2):109-111.
责任编辑 何志玉
Guizhou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in weng 'an for example
ZHANG Jie,ZENG Jun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institute, Duyun 558000 Guizhou,China)
Red tourism is a special kind of tourism activities, from the organize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ducation evolution into a new tourism product is the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duc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Red tourism reside teach on tour, entertaining,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so it attracts a lot of tourists, become the new darling of the tourism market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escription of Weng'an county today's overview of tourism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ourist satisfaction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to explor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Weng'an county red tourism and travel patterns,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quality of service, propaganda from the analysis of red tourism in Weng'an count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proposed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Weng'an red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d Tourism;Development;Tourist Satisfaction;Regional Collabor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6-01-15
张 婕(1982-),女,贵州瓮安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
F592.7(273)
A
1673-6133(2016)03-006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