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八四
(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理 论 探 讨
《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经脉循行比较研究
欧阳八四
(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9)
《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作为最早的中医学著作,主要论及的是十一条经脉的循行和其异常时产生的病候,以及对这些病候的灸治方法。笔者对这两本著作中经脉循行的原文、表述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研究,以期反映这两本针灸医学著作中经脉循行的概貌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经脉循行
1972—1974年初,发掘了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三座西汉古墓,《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是在3号墓出土的帛书中关于经脉学说的著作。当时出土的这两本书并没有名字,书名是根据其内容整理者命名的。这两本著作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较全面记载了人体十一条经脉循行路线及所主疾病的文献,对研究经络学说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就这两本著作的经脉循行部分加以比较研究。
1.1 足三阳
1.1.1 足太阳
《足臂本》:足泰(太)阳脉:出外踝窭中,上贯膊(腨),出于却;枝之下腁;其直者贯□,夹脊,□□,上于豆(头);枝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眦,之鼻。《阴阳本》:足巨阳脉:潼(踵)外踝娄(窭)中,出却(郄)中,上穿○(臀),出厌中,夹脊,出于项,□头角,下颜,夹齃(頞),系目内廉。
1.1.2 足少阳脉
《足臂本》:足少阳脉:出于踝前,枝于骨间,上贯膝外廉,出于股外廉,出胁;枝之肩薄(膊);其直者,贯腋,出于项、耳,出(枕),出目外眦。《阴阳本》:[少]阳脉:系于外踝之前廉,上出鱼股之[外,出]□上,[出目前]。
1.1.3 足阳明
《足臂本》:足阳明脉:循胻中,上贯膝中,出股,夹少腹,上出乳内廉,出嗌,夹口以上,之鼻。《阴阳本》:[足]阳明脉:系于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膑,出鱼股□□□□,穿[乳],穿颊,[出目外]廉,环[颜]□。
1.2 足三阴
1.2.1 足少阴
《足臂本》:足少阴脉:出内踝窭中,上贯膞(腨),入却,出股,入腹,循脊内□廉,出肝,入胠,系舌□。《阴阳本》:少阴脉:系于内踝外廉,穿腨,出却[中]央,上穿脊,之□廉,系于肾,夹舌。
1.2.2 足太阴
《足臂本》:足泰(太)阴脉:出大指内廉骨际,出内踝上廉,循胻内[廉],□膝内廉,出股内廉。《阴阳本》:大(太)阴脉:是胃脉也。彼(被)胃,出鱼股阴下廉,腨上廉,出[内]踝之上廉。
1.2.3 足厥阴
《足臂本》:足厥阴脉:循大指间,以上出胻内廉,上[踝]八寸,交泰(太)阴脉,□股内,上入脞间。《阴阳本》:厥阴脉:系于足大指丛[毛]之上,乘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五寸,而[出大(太)阴之后],上出鱼股内廉,触少腹,大眦旁。
1.3 臂二阴
1.3.1 臂太阴
《足臂本》:臂泰(太)阴脉:循筋上廉,以奏(凑)臑内,出腋内廉,之心。《阴阳本》:臂钜(太)阴脉:在手掌中,出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内阴,入心中]。
1.3.2 臂少阴
《足臂本》:臂少阴脉:循筋下廉,出臑内下廉,出腋,奏(凑)胁。《阴阳本》:臂少阴脉:起于臂两骨之间,之下骨上廉,筋之下,[出]臑内阴。
1.4 臂三阳
1.4.1 臂太阳
《足臂本》:臂泰(太)阳脉:出小指,循骨下廉,出臑下廉,出肩外廉,出项□□□[目]外眦。《阴阳本》:肩脉:起于耳后,下肩,出臑外[廉],出□□□□,乘手背。
1.4.2 臂少阳
《足臂本》臂少阳脉:出中指,循臂上骨下廉,奏(凑)耳。《阴阳本》耳脉:起于手背,出臂外两骨之间,[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
1.4.3 臂阳明
《足臂本》:臂阳明脉:出中指间,循骨上廉,出□□上,奏(凑)○(枕),之口。
《阴阳本》:齿脉:起于次指与大指,上出臂上廉,入肘中,乘臑,[穿]颊,入齿中,夹鼻。
2.1 《足臂本》与《阴阳本》是我国发现的最早关于经脉学说的著作
《足臂本》是按照足三阳三阴脉、臂二阴三阳脉的排列顺序,《阴阳本》按照先六阳脉后五阴脉次序排列,全面论述了十一条经脉的循行走向和所主病候,一致的看法是:《足臂本》与《阴阳本》是我国发现的最早关于经脉学说的著作。《足臂本》描述更为古朴,其成书要早于《阴阳本》;马王堆的这两本著作均早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甚至有学者认为《内经》是在其基础上完善、发展起来的。
据考证,马王堆汉墓形成于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墓主人喜好医书,从墓中出土医书15种,原均书名,是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根据其内容命名。具体为:帛书卷一所载医书5种:《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帛书卷二所载医书3种:《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与甲本基本相同)、《导引图》。帛书卷三所载医书3种:《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以上3种各为一卷帛书。竹简医书3种:《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木简医书1种:《杂禁方》1种。
奇怪的是,《内经》中提到医书14种,并无马王堆古墓中的医书。应该说这14种医书均在《内经》成书年代前,后世也再未见到过。更值得注意的是,马王堆墓主喜好医书,在其墓内也为发现这14种医书的任何一种,是这些医书均在墓主人入葬以后,还是有其他因素,当下已无法考据了。
《内经》中提到的十四种医书分别是:《脉经上下篇》(见《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上经》(见《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下经》(见《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素问·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本病》(见《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金匮》(《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揆度》(见《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奇恒》(见《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针论》(见《灵枢·官能第七十三》)、《九针六十篇》(见《灵枢·禁服第四十八》)、《经脉》(见《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经论》(见《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九针之经》(《六经》?)(见《灵枢·口问第二十八》)、《太始天元册文》(见《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大要》(见《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
2.2 两本书中都只记载了11条经脉的循行,缺失手厥阴经脉
这很奇怪,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足臂本》和《阴阳本》成书早,经脉的构建还没有完善,或者说《内经》是在其基础上补充了手厥阴心包经这条经脉。这里就涉及到了经络的发现或形成的一些问题了,十二经脉是不是一条一条逐条发现或补充的呢?这是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内容。
现代的《针灸学》是这样描述经络的形成的:“经络学说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并进一步指出:“经络学说的形成,可能通过以下途径:1)‘针感’等传导的观察;2)腧穴疗效的总结;3)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4)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确实,这些仅仅是一种“可能”,多少是将经络与经络学说混淆起来了。虽然经络是经络学说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均有着极大的不同。
举例说:马王堆古墓中出土的帛书记载了经脉的循行路线,并无对人体的解剖的论述或经脉路线上穴位的记录,治疗方法也仅有灸法的记述。可见针法、穴位等要较灸法、经脉等出现晚,至少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还不够普及。值得注意的是,与《足臂本》和《阴阳本》同时出土的《却谷食气》和《导引图》类似于气功专著,其中也有很多经脉行气的影子。
在阐述解剖知识对经脉系统发现的重要性时,我们常常引用《内经》中的一段文字:“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脉者,血之府也。”“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仔细推敲,经脉似乎就是“血脉”,也就是现代医学所指动脉和静脉等血管系统了,也就将经脉简单化了。再说,气是动态的,血液才是静态的,在尸体上看到的只能是一些看得见的静态的东西。当然,笔者无意苛求古人,上述的这些文字也并不能代表《内经》关于经脉(经络)的全部。
从十一脉到十二脉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经脉的补充和完善,而是不同时期不同学术的表达。马王堆出土医书已经明确三阴三阳,在《阴阳脉死候》一文中有这样的论述:凡三阳,天气也;凡三阴,地气也。既然足部有了三阳和三阴脉,学说的创立者绝不会忽视掉手部的一条阴经,帛书中确立11条经脉是所当时哲学思想的影响的结果。廖育群在其著作《岐黄医道》中认为:十一脉理论的出现,不是一种经脉学说尚不完善的结果,恰恰相反,它可能是按照“天六地五”这种阴奇阳偶的数术观念决定的。《易经·系辞下传》第四章:“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天六地五”是春秋时期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组数字,《国语·周语》:“天六地五,数之常也。五条阴脉和六条阳脉正好符合“天六地五”的术数。
当然,学说是不断发展的,有时也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当“天道十二”占主导时,就会更让人相信“十二”是更符合天道的数字,因此在《灵枢·经别》中就有了这样一段文字的记载:“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这种思想在《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中叶有充分的体现。由此,十一脉学渐渐为十二脉学替代。
为什么十二经脉独独少手厥阴经呢?高也陶在其论文“马王堆出土医书与《黄帝内经》成书上限”中这样解释:“为什么去除手厥阴而不是其他,不是因为手厥包经的不确定,或者当时没有确定,而是因为手为阳,腰以上为阳,为天,厥阴是阴中最弱者,自然抵挡不住强烈的阳而消遁了。”
当然这种解释大多是“猜想”的成分,赵京生在其著作《针灸经典理论阐释(修订本)》中认为,帛书和《内经》中都将小溲病、前阴病归于厥阴脉的病候,在构建十二脉体系时,增加的手厥阴脉,是将手太阴脉移植过来的,并增加了一些病候。
2.3 《足臂本》与《阴阳本》只是经脉的初始概念
首先从经脉的名称来看,《足臂本》和《阴阳本》只是简单称之为“足太阳脉”、“足太阴脉”、“臂巨阴脉”等,并无《内经》中“膀胱足太阳之脉”、“肾足少阴之脉”、“肺手太阴之脉”等经脉与脏腑相关联的名称。在《阴阳本》以齿脉、肩脉、耳脉的名称代替了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两种文本中经脉具体的名称可参见表1。
事实上在帛书中很少论述经脉与脏腑之间联系,两种文本中,只涉及到心、肝、胃、肾四个脏腑。《足臂本》臂泰阴脉“之心”,足少阴脉“出肝”;《阴阳本》臂钜阴脉“入心中”,大(太)阴脉“被胃”, (足)少阴脉“系于肾”。不要说经络脏腑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络属的关系,在描述经脉循行时,大多没有入内脏部位。比如《阴阳本》中耳脉:起于手背,出臂外两骨之间,[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
表1 帛书中经脉名称对照
其次,从经脉循行的起点和止点来看,现代的经络学说形成了“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的起止点和循行路线,循坏往复,如环无端,帛书中却没有这样的规律。
《足臂本》手之阴经起于前臂,手之阳经起于手指;足之阴经起于足趾(足少阳脉“系于内踝外廉”)。《阴阳本》上肢五条经脉有四条起于手部,仅肩脉“起于耳后”,而齿脉有两个起点——“起于次指与大指”;足部六条经脉除大(太)阴脉“彼(被)胃)外,均起于下肢不同部位(具体参见表2)。帛书十一脉手之阴经止于心胸,足之阴经无规律可循;手足阳经除肩脉“乘手背”外,均止于头面(具体见表3)。
再从两种文本的经脉循行方向和经脉的分支来看,《足臂本》描述十一脉均向心性走向,《阴阳本》中除肩脉、太阴脉远心走行外也为向心性走向,没有形成现在经络的循环流注的走向。经络学说标明经脉为主干,其有很多的分支结构,最大的分支就是十五络脉。经脉分支的增加大大加强了脏腑器官之间的联系。然而在帛书中经脉的分支是非常少的,有些主干也就是点到点的简单连线。《足臂本》中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各有两条支脉,而其他九条经脉均无支脉。《阴阳本》中十一条经脉均无支脉。
表2 帛书中经脉起点对照
表3 帛书中经脉止点对照
经络和经络学说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虽然目前经络的实质还没有揭晓,从古文献的描述来看,经络或静脉与脉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本古籍的经脉循行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有些特征性的内容:1)经脉的起点多在四肢端;2)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非常简单,循行方向多为向心性的;3)经脉的分支很少,且与体内脏腑的联系还没有构成;4)各经脉之间没有运行气血的接续关系;等等。它反映的是早期的经络学说的风貌,虽然它们在十一条经脉的命名上还没有完全统一,与现在的经脉循行等概念更是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为我们研究经络提供了最为原始的资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门医派杂病流派工作室建设基金资助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228号文件)
欧阳八四(1964-),男,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及医学流派的研究工作。
2016-01-12
R22
A
1002-2406(2016)05-0098-04
修回日期: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