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蕾 王娟娟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延安 716000
血小板拮抗剂与阿托伐他汀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贾 蕾 王娟娟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延安 716000
目的 探讨血小板拮抗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2-06—2014-12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n=48)与对照组(n=47)。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颅内外动脉IMT(内膜中层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获得改善,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颅内外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IM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拮抗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提高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改善血脂水平,减小IMT,值得推广。
脑梗死;血小板拮抗剂;阿托伐他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病理基础,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液运行均会受到影响。随着临床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已成为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1]。本文以我院收治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血小板拮抗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纳入标准 (1)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指南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要点[2];(2)头颅CTA检查证实颅内外动脉硬化、狭窄;(3)年龄不超过80岁;(4)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3)合并甲状腺疾患;(4)心源性脑梗死;(5)合并急性感染。
1.3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2-06—2014-12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8)与对照组(n=47)。治疗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3~77(66.3±5.1)岁。23例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糖尿病,16例合并冠心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狭窄程度11%~26%,平均(15.1±2.2)%;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狭窄程度13%~36%,平均(20.1±2.4)%。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45~78(66.4±5.3)岁;22例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冠心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狭窄程度12%~25%,平均(15.0±2.1)%;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狭窄程度14%~35%,平均(20.0±2.3)%。2组年龄、性别、颈动脉颅外段动脉与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狭窄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方法 2组均予以降血压、降血糖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日晚餐时顿服,20 mg/次,疗程6个月。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用法用量同对照组,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疗程6个月。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包括TC、TG、HDL-C、LDL-C等指标。颅内外动脉IMT(内膜中层厚度)使用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颈动脉颅外段动脉、椎动脉颅外段动脉进行测定,IMT 0.8~1.2 mm为内膜增厚,>1.2 mm为斑块形成。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1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获得改善,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颅内外动脉IMT比较 治疗前2组颅内外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IM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颅内外动脉IMT比较±s)
2.3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2例腹胀,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对照组为4.3%(1例腹胀,1例消化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5,P=0.505)。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所产生局部反应,病理过程复杂,包括脂质斑块堆积、脂纹与纤维帽形成等,炎症反应参与全程[3]。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炎症反应发展至一定阶段形成,由致密结缔组织纤维帽及其所覆盖坏死碎片、脂质核所构成[4]。大量研究证实[5-6],脑缺血症状的出现与斑块稳定性之间有明显关系,稳定性斑块不易破裂,因此所引起动脉狭窄也无太大威胁,但不稳定性斑块的破裂会导致动脉中坏死碎片的堆积而引起不同程度脑梗死或血管性痴呆[7]。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血脂水平明显获得更大幅度改善,且患者颅内外动脉(颈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动脉)IMT均大度减小,效果优于对照组,优势明显。阿托伐他汀为甲基戊二酰辅酶A(HMC-CoA)还原酶抑制剂[8],降脂作用较强,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达到降低其血清含量的目的,并诱导细胞表面LDL-C受体数目的增加而加速LDL-C的分解代谢,最终缩小斑块内脂核,斑块表面张力因此增加,稳定性随之升高[9]。临床研究提出[10],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缩小粥样硬化斑块,利于疾病的控制,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血小板拮抗剂目前已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用药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可抑制动脉硬化斑块进展[11],但详细作用机制还不明确。近来有研究提出[12],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与正常人群相比明显更高,而伴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尤甚。血小板活化程度与粥样硬化斑块之间有密切关系,且其稳定性越差,血小板活化程度越高,这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本研究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原因在于阿司匹林为血小板拮抗剂,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进而提高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另外,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药物的联用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性高。
综上所述,血小板拮抗剂联合阿托伐他汀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改善血脂水平,减小IMT,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 沈丽丽.H型高血压病与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狭窄的关系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4):253-255.
[2] 杨小霞,李国前,蔡俊颖,等.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 195-1 196.
[3] 高长征,郭素峡.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2):142-145.
[4] 过云峰,郭素峡,杨颖,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标准剂量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18(6):576-580.
[5] 赵春水.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08(24):109-111.
[6] 周逸,陈曼华,杨锴,等.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类型冠脉斑块作用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5,18(7):1 114-1 116.
[7] 方海滨.阿托伐他汀多途径防治冠心病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0,32(16):2 260-2 262.
[8] 张玲娣,陆明荣,鲁春晓,等.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3):91-92.
[9] 鲍冬香,潘朝辉.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603-604.
[10] 李敬,孟亮,杨帆,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2 970-2 971.
[11] 陈中军,徐帆,胡玮,等.阿托伐他汀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4):45-47.
[12] 尹晴,马亚平,聂涛,等.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34):4 206-4 208.
(收稿2015-10-23)
R743.33
A
1673-5110(2016)19-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