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小学生习作思维的初步思考

2016-11-29 12:59武青
新课程·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表象图式

武青

摘 要:简单探讨了认知结构的定义,认知机制及认知发展对学生习作的影响。

关键词:表象;再现表象;语言;认知结构;图式

新课标对小学三、四年级作文的要求: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一、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学生的作文多是观察事物或实际生活感受的简单习作,但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在习作中产生的很多问题。

1.缺乏写作兴趣。学生平时在生活中没有观察留意周围事物的习惯,缺乏对周围事物的感受与体会,导致习作时无话可说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等,从而使学生对文字表达形成淡漠的态度。

2.思维混乱,文不对题。比如,写春天的作文写到了夏天;顺序混乱,事物发展的顺序有时间、空间、因果顺序,顺序的混乱使整个文章结构混乱;事件描述不清,对事物的认识不清晰,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突然插入其他描述,在整个习作中突然插入和文章不相关的描述等等。

3.词不达意、有话想说却说不具体。应该简写语句的地方过于啰嗦繁杂,应该精写的地方却一笔带过;详略不突出,用词不准确或不恰当等等。

二、从认知角度对写作问题的分析

我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出现的问题:

学生的习作要求通常是对曾经经历过的或者刚刚发生过的事物进行描述,在老师确定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以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现阶段作文通常是“总—分—总”结构,即学生想写的是什么,具体描述你所写的事物,最后写感想或总结。可以看出,学生习作问题通常出现在“分”,即具体描述事物的阶段。学生的习作是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表达,是表象通过某种认知结构的再现,虽然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有问题,但是我们不能说他的认知是错误的,只能说他的最终表达不符合写作的要求。学生的写作通常从表象出发,通过语言以认知结构的方式再现表象,而表象通常是以零散的片段构成的,并不能构成清楚的记忆链条;其次,学生的认知结构薄弱,对事件的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的体会不深,使本来已经零散的表象不能被纳入整体的认识结构;再次,对于所摘抄的材料不能很好地利用,仅仅是描述的机械堆砌。用认知学的语言来说,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无法通过再现表象,并以一定的认知结构把表象通过信号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再现表象、信号化的语言、认知结构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当人们遇到新的事物,在认知过程中会调用原有图式同化刺激(或变化),如果成功,则达到认知上的暂时平衡;如果不能,人们则做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的图式同化新事物,直至达到认知上的平衡。可以看出,认知是一个以角度、深度、广度为维度的、立体的认识事物的框架,并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认知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刺激,而丰富的刺激也促进了同化和顺应作用的不断循环,丰富和发展了图式,达到认知上的暂时平衡,智慧得以发展。

设想的解决方案为多体验是学生增加直觉的好方法,直觉是回忆的入口,是写作的起点。我们说写作是表象的再现,而表象的再现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感官体现和空间时间感,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空间上的远近、高低、宽窄,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等等。比如,要求学生写作大海,如果一个没有去过大海而仅仅凭着电视或文章描述的人怎能感觉到大海的壮阔,又怎能知道海水的苦涩,当然海边空气中那海水淡淡的咸腥味道更不要说了,这种直觉体验是不可替代的。立体的、多方位的直觉体验不仅使回忆更加生动具体,同时对材料的选取也会有的放矢。学生在经过直觉体验的步骤后,头脑中会有一些零散、模糊的记忆片段,这种片段不稳定,时多时少,教师要要求学生把这些零碎的片段尽可能多地记下来。

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的字词比单个字词机械地重复效率高得多。这是因为阅读材料中通过上下文的联系,信息量大,可提供较多的记忆线索。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即在阅读中识字,能把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易于辨析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之间的细微差别,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这就是把识字同认识事物、发展语言和智力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教学经验表明,大量阅读是加快识字进度、巩固提高识字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样,学生学习字词也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学习字词,才能弄懂字词的意思并正确运用。从认知角度看,要理解一个词语,必须构成它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想。联想的事实愈多,理解的意义就愈充实,从而有利于抽象和概括。而阅读正是提供了这种联想和概括的条件。同时,阅读材料是学习写作的范型,是模仿的榜样。模仿是小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学习过程中心理上的需要。阅读不仅是写作的基础,也是训练写作的有效手段。

上述几个设想并不是语文作文教学中出现问题的针对性决方法,甚至有些务虚,但是从理论上说,学生的写作能力基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涉及认知和认知转化,而认知能力的发展对认知刺激的广度、深度和角度都提出了要求,以上三个手段并没有主次,互为辅助,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符合认知科学的要求,从而使得学生认知能力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王首英.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若干想法[J].成功(教育),2013(11).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表象图式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