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本主義是个外来词,它起源于德国。在文艺复时期被广泛应用,指的是天赋人权,人的权利不容侵犯。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口号,用来反对神权的武器。其实,在我国古代,人本主义就已经在儒家思想中出现,孔子就提出过“天地之性人为贵”的说法,他认为在天地之间人最高贵,是万物之灵,是自然与社会的核心。只有人才能实现天赋予的价值,因此,在儒家思想中有了“以人为本”这个思想。孔子学说核心是“仁爱”这个目标只有人才能实现。
[关键词]孔子:孟子:以人为本
一、 孔孟思想中的人本主义
(一)孔孟思想的产生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生活的年代是奴隶制度走向衰亡,封建社会正在萌芽的时期。
我国的西周时代,人们开始摆脱天命说的思想束缚,向理性化过度。之前的殷商朝,人们都以为统治者是受天命而拥有统治权。但西周取代了殷商,让人感受到“天命靡常”,原来天命也是可以改变的。西周建立之后,一方面要奉行自己接受天命这个具有宗教性质的说法,另一方面,西周也害怕“天命靡常”,说不定某一天又有别人来替代西周。因此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概念。这样只要统治者有道德,天就会庇佑,这个提法其实是肯定了以人为本的说法。在强调天命不可违的同时,也肯定了人的后天努力,只要有德,天也会知道,并会保护的。
因此在西周政权刚刚稳固之后,就开始制定了很多法律、伦理条律,作为“德配”的行事规范。这些行事条例都是遵从人们的愿望,以体察民情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的诸侯势力越来越大,渐渐摆脱了西周的统治,开始了兼并。孔子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将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称为“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结果是普通大众深受战争之苦。
孔子的儒家思想,虽然提出了以人为本,但没有否定天命的存在。“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就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统治者只要善于遵从民愿,但不能得罪冒犯鬼神,就是聪明的。在他思想中,鬼神是存在的,但他们的作用是监督“人”的道德规范。
对于“天命”这个具有宗教意义的范畴,孔子认为,命是天安排好的,天可以决定人的命运,但人通过道德的力量可以让上天改变命运的安排。
孔子的学说将人和天进行了分离,肯定了人的自身作用。这种思想的形成决定了东方文明存在的基础和方向。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相比,早了一千多年。
(二)孔孟思想中的人本主义
孔子思想的人本主义主要是“人事”和“事人”主要是人活着的责任和目的。与佛教、基督教不同,这两个宗教都将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堂”。而孔子的人本主义看重的是现在。在回答学生关于鬼神的敬奉时,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学生向他请教关于死的问题时,他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人本主义主要强调要重视生命,珍惜眼下,只有好好活着,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孔子眼里,人的特点就是能够坚守礼义,这里的礼义指的是社会规则。人应该享受的权利是生存权利,作为君主首先要满足普通人民的物质生活。对于当时的奴隶主死后让奴隶殉葬的做法,孔子非常不满。连用人偶做陪葬都侮辱了人的形象,所以他发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诘问。人的权利还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因人施教”就是孔子提出的教育观。在当时,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平民百姓是无权享受的,而在贵族眼里,平民百姓是顽固不化的。孔子不仅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还身体力行开办学校,供平民子弟学习。
在孔子眼里,人还有参政权。他自己就是通过学习,由平民步入仕途,他也鼓励自己的学生积极参政,而他的学生大多也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孔子还重视对人格的尊严,认为每一个人的意志都应该受到尊重。“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提倡的“仁爱”思想,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有博爱精神,爱身边每一个人,不分尊卑。要达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这样的程度。人人平等也是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
孟子是在研究孔子学说的基础上创立自己学说的,在以人为本这个观点上,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但这种人的本性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为了保持这种天性,人就要加强自我修养,在家要做“亲亲”,就是孝顺自己的父母,与兄弟和睦相处,夫妻之间也要互相尊重。对外人要讲究“仁爱”要达到这种修养的目的,就要“反求诸己”“反躬求己”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语言行为,进行换位思考,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还要做到“寡欲养心”减少自己的欲望,才能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才能保持自己的天性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
从人性善这观点出发,孟子将人分成了“大人”和“小人”“大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而小人则是那些丢失了天性,受环境影响变成没有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的缺少道义之人。
二、孔孟人本主义下的生命观
孔子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认为人是天地间最宝贵的万物之灵,只有人才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但他并不认为世上万物皆为人所用,而是提倡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做到“天人合一”。他认为人的权利包括生存、受教育、参政,个人意志应得到他人尊重。
从以人为本这个观念出发,孔子的生命观也是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他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孔子认为有三件事要慎重对待,祭祀、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都与生命有关。古代的祭祀常常用活人当祭品,孔子认为这样很不对;而战争无论胜败,都会夺走很多人的性命,孔子反对战争。因此,他才提倡“和为贵”,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是儒家思想的最终目标。
对于生命的关爱,还表现在自我珍重方面,孔子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明知环境对人不利,就不要冒险前往;“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空手与猛虎相博,涉水渡河,这种人因为用生命来冒险,虽然他们死了自己也不后悔,但这种人不值得深交,一是有勇无谋,另一点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那些遇到事情谨慎对待,深思熟虑完成任务的人,才值得尊敬。
孟子思想中也继承了孔子这种珍惜生命的观点,他认为战争的真相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为了自己的疆土范围扩大,而置多数人性命于不顾,这样的行为都要受到重罚才对。
孟子也主张要自己珍惜生命,他的“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和孔子的“危邦不入”异曲同工,都是表明不做无谓的牺牲。
孟子的生命观是保存生命,目的是为了成就大丈夫。他的“大丈夫”思想指的是具有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不是有很高的地位,不是张仪那样呼风唤雨的,玩弄政局的本领,而是能坚持正道,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
孟子理想中的“大丈夫”的职责是“平治天下”,让社会避免战争,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大丈夫”生命价值的体现。
孔子的思想只提到了生的重要,但孟子的思想还提到了死的选择,他认为在正义和生命之间进行取舍时,应当要“舍生取义”。他的生命观就是重生轻死,重义轻利,人活着就要不断奉献,在正义和私利面前应该选择先义后利。为了正义而死,虽死犹荣。
孔孟思想中的生命观,都认为人应该好好活着,但不能糊里糊涂活着,要为了大众和社会尽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三、孔孟思想人本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人本主义的思想不仅是我国儒家思想所提倡,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所倡导的,发展到今天,人本主义思想已经成为全球化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人本主义思想随着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孔孟思想中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爱”,要爱身边每一个人,这种仁爱思想推而广之,就是希望统治者以人的生命为重,杜绝战争对人的伤害。而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又引申出诚信、恕人的相处之道。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要加强个人修养,做到“反求诸己”“寡欲养心”,如果全社会都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那就是一个和谐社会,而这种大同式的社会正是人们努力追求的。
孔孟的人本主义中不仅“仁爱”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中庸”思想含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庸”在《论语》中虽然没有过多的阐述,但是,“中庸”却是贯穿孔子思想始终的另一线索。中庸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言民少此德,今已久矣。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杨伯峻先生对《论语》中仅出现一次的中庸的解释是:“中庸——这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中折中,无过,也无不及,调和;‘庸,平常。孔子拈出这两个字,就表示他的最高道德标准,其实就是折中的和平常的东西”。中庸并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以“无过不及”的标准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走极端,是中国人的行为尺度,以“中庸”的思想,来维持社会一定的张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中国人内圆外方的最好体现。
儒家思想中,不论是“仁爱,忠恕”,还是“中庸”,目的都是为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进而达到个人的完善。作为中国伦理精神的核心,这一思想根深于中国文明进程的每一阶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它是中国精神文化的基因,无论历史长河怎样发展,其内在的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价值永远不会改变。
以人为本思想不仅仅是针对个人而言,还与家庭伦理相关,在家庭中,孔孟思想都要求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才能使家庭有序,以达到家庭和睦的目的。
因為孔孟思想都看重生命,因此,对于生命来源更加重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惜自己的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我国的传统文明中,“孝”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父母给予了生命,子女就要用“孝”来报答养育之恩,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与人友好相处,如果连父母之恩都不能报答,那这种人在社会上一定是个不知好歹的人。对于人来说,爱惜生命是一种责任,这个责任就包括赡养父母。
孔孟思想中的家庭伦理思想,有助于家庭和睦,而家庭是社会组成单位,只有家庭和睦,才能使社会稳定。从家庭这个小单位中也可以折射出人的自我修养程度,这也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之一,我国古代人们一直按照这个准则来进行道德修养,因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明。
孔孟思想的生命观,将人的生命意义和社会稳定,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因此,我国古代很多仁人志士,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民族尊严,为了自己坚持的气节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正是这种生命观的影响,才使得我国的古老文明在经过无数次异族入侵后,没有出现断裂,也没有像古埃及文明那样湮灭。
在今天,全世界都在追求和平和谐之际,我国的孔孟思想中的人本主义仍然具有生命力,他们提倡的“仁爱”“诚信”“和为贵”,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对全世界各民族都有积极意义。因此,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我们这一代人应当学习孔孟思想,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刘洋.早期儒家的人本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2011.
[2]张鹏.儒家生死观对生命教育的意义[J].教育评论,2011(3).
[3]谭绍江.浅析孟子的生命观[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2).
(收稿日期:2015-12-14)
[作者简介]刘景辉(1972-)男,河北保定人,汉族,硕士,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