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角度解读贾谊《吊屈原赋》的修辞艺术

2016-11-28 02:48张文莉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贾谊语用学修辞

[摘要]贾谊乃是汉代做赋较为出名的人,他一生创作佳作无数,每一篇的佳作都极具历史色彩和文化价值。其中《吊屈原赋》是贾谊的一篇抒发自身壮志的文学作品,全文当中贾谊充分地流露出了与屈原的志同道合以及抑郁不得志的心情。贾谊在创作《吊屈原赋》这篇作品的同时采用了大量关于同情以描写,重在写出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之意。贾谊在悲痛吊念屈原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境遇而感到悲伤,文章当中充分地抒发了贾谊的情怀。文章首先对诗赋当中的语用角度进行简单的赏析,然后论述一些语用所要表达的意义,最后简单地论述《吊屈原赋》在艺术上的价值。[关键词]贾谊;《吊屈原赋》;修辞;艺术;语用学

引言:

《吊屈原赋》这篇作品是贾谊在汉武帝时期所创作的作品,贾谊在创作这篇作品的时候正是抑郁不得志,境遇困难的时候。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时候他的心中非常的郁闷,恰巧路过屈原当初被放逐的地方,进而心中有着无限的伤感要释怀。贾谊是一个一心为国之人,但是却不知因何原因被贬,这种遭遇对于贾谊来说似乎与当初的屈原境遇非常相似。屈原在被贬之前在被流放之前对其君主尽职尽忠,然而却遭小人的算计,忠臣不遇明君,在一个黑白颠倒的社会当中遭遇不测。贾谊对于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感觉到自己现在的处境与屈原一模一样。但是贾谊与屈原在思维方式上有着略不相同之处,贾谊认为屈原不应该牺牲自己,以身殉国,像屈原这等才人应该看清楚世俗,而保全自己的性命。另外,屈原看待社会的目光与贾谊还是有着很多区别的,屈原会受不了世俗而选择为国捐躯,然后贾谊则认为自己应该活在没有世俗和小人的社会当中,远浊世而自藏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所以选择了远离世俗。进而贾谊创作了《吊屈原赋》,抒发了贾谊对屈原的惋惜之情,以及对自己现在的遭遇抑郁之情。

1 语用学角度赏析全文

1.1 微言大义,一字褒贬

贾谊在全文当中巧妙地运用了语用学,在用词和用局上都十分的谨慎小心,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大臣们对于皇帝必须要毕恭毕敬,无论是皇帝降何罪,只要是不致于死罪,臣民们都要说谢主隆恩。这种制度自古以来就一直流传着,臣民们对于皇帝的一些做法虽然心中不痛快,但是也万万不能在表面上显示出来。贾谊在《吊屈原赋》当中就巧妙地运用了语用学,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抒发了出来。贾谊在被贬期间,虽然心中不痛快,但是还不能够说出来。他对于汉文帝的草率决定只能服从,为了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情,只能够在诗词赋当中做些文章。在对于汉文帝与屈原的描写当中,贾谊在形容汉文帝的时候用“恭”字来描写,在形容屈原的时候用“敬”字。这两个字在当今的社会看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古代这两个字却是有着天壤之别。“恭”字可以形容对于他人外在恭敬,但并不能够代表内心中是真心的恭敬。然而“敬”字则代表外在与内在的统一,代表着贾谊对屈原是从内心中有着真正的敬意。贾谊对于这两个字眼的描写十分的细腻,重在说明对于汉文帝的不满以及对于屈原的恭敬之情。这两种情感在贾谊的微妙描写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贾谊在创作文章时候的谨慎以及用词准确之处,从中可以看出贾谊是一个聪明的正人君子,能够用准确的描写来突出汉武帝与屈原之间不同之处。这两个字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够从深层次当中流露出贾谊的心中想法。

1.2 正反对举,讽刺激烈

贾谊在创作《吊屈原赋》的时候在语句的运用上十分的讲究,运用了正反对比以及讽刺的语调来表明自己爱憎分明的立场。贾谊在汉文帝统治的时代当中,不能够站出来抒发自己的观点,只能够运用诗词赋来表达自己的境遇,这种写作的手法在古代是经常被运用的。因为这种写作手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屈原在生前就曾经多次运用过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绪。贾谊在创作《吊屈原赋》时多次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例如用鸾鸟、凤凰和猫头鹰作为对比,还运用了一些宝剑与铅刀形成对比等,这些对比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贾谊对于身处汉文帝时代的愤懑之情。贾谊在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同时彰显了汉文帝时代那种颠倒黑白,好坏不分的社会现象,进而更加凸显出了在黑暗的社会当中人性的污浊以及社会上一些有志之士遭贬的现象。贾谊的这种描写手法既是对屈原时代的不满,为屈原惋惜,也是为自己的境遇感到不公,有着浓厚的讽今寓意。

1.3 “兮”字后置,叹咏深惋

在古代的诗词赋当中.人们往往运用“兮”字作为每一个句子前的分句末尾,这种写作手法可以展现出作者创作文章慨叹的状态。然而贾谊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作家有着很大程度的不同,贾谊在修辞的时候常常是将“兮”字放在整个句子的末尾,这样的描写手法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错误的,很多人甚至曾经怀疑过贾谊的用语方式,认为贾谊的用语是不正确的,也有很多人认为贾谊这种描写手法是为了更加深入地突出文章当中主要内容所彰显出的力量。“兮”字后置的这种表达手法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展现出贾谊对于社会的叹息和惋惜之情。贾谊通过对汉武帝的综述以及与屈原的对比,充分地说明了世道的浑浊以及黑白颠倒的社会状态。这种描写手法在语用方面显得十分的明显,在每一句的句尾当中,贾谊都巧妙地采用了这种描写手法,字字句句都渗透出了荡气回肠的悲愤之情。

2 《吊屈原赋》当中语用学所要表达的含义

2.1 繁音促节,愤青锋芒

繁音促节,愤青锋芒,贾谊在《吊屈原赋》这首诗词当中,充分地表达了对于汉武帝所作所为的愤懑以及对屈原冤死而感到不公平。贾谊在描写的过程当中使用了一些激愤的话语,这些话语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个“愤青”的言论方式。贾谊在用语句的时候没有丝毫的避讳,通过对社会世俗的抨击以及对自身的一腔热血却毫无发泄之處的抑郁描写,在全文的章节当中,处处显露出对于社会的不满,每一句话当中都可以彰显出一股十分火热的腔调。贾谊对于汉武帝有着不满却不能够言说出来,对于屈原有着同情之心却不能够抒发心声,只能够通过委婉的诗词赋来表达自己内心当中的郁闷之情。在这篇文章当中贾谊流露出了一种对世俗的愤懑以及对世俗当中得志小人的鄙视。

2.2 用体骚赋,凭吊知音

贾谊在创作《吊屈原赋》这部作品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语用方式,其中既有屈原的“骚体”形式,也有贾谊的“赋”体这两种形式相结合所创作的《吊屈原赋》既有屈原所写文章的浪漫气息和抒情的手法,也有贾谊写文章时的点睛之笔。贾谊在创作诗词赋的时候讲究辞藻的运用和对偶、对比手法的结合,如果細心品读读者可以发现,贾谊在创作这篇《吊屈原赋》的时候将屈原的写作方式和手法与自己的写作手法完美地进行了结合,给人一种惬意的感受。贾谊的这种结合并不是毫无目的的结合。贾谊之所以创作这篇辞赋就是因为吊念屈原由感而发,在途径屈原流放的路上一时兴起而做的诗赋,所以在用词和手法上他与屈原是非常相似的。苏轼曾经评价过贾谊,说贾谊是百年之后的屈原化身。然而屈原是百年之前的贾谊之身,这句简单的评价性话语更多的是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甚多。

3《吊屈原赋》在历史当中的艺术价值

纵观古今,我国曾经有很多的文人志士因为遇到不顺心的境遇而陷入了人生苦闷当中,这些因为被贬而不得志的并不占少数。在数百年之后这些历史上的文人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文学作品和历史价值,但是他们在当初遭受过怎样的境遇,有怎样的悲愤感伤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们后人无法理解和体会的。对于《吊屈原赋》这篇文章来说,作者贾谊巧妙地运用了语用学的方式,从语言和用词当中都巧妙的描写了屈原与自己境遇上的相似,一方面表达对古人屈原的敬重之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现有的境遇,这两者之间十分相似的命运让贾谊对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小人得志等现象都表现出来极大的愤懑。现如今这篇作品已经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我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可以说贾谊的《吊屈原赋》是我国文学史当中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地介绍了贾谊创作的《吊屈原赋》这篇作品以及所抒发的情感。贾谊在整篇文章当中巧妙地运用了语用学的写作手法,在语言和字词的使用上都十分的讲究,既结合了古人屈原的写作习惯也融合了自己的写作技巧,全文深刻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笔者认为这篇著作留给后人以价值是非常大的,可以让后人从中体会到黑暗社会当中小人与世俗的可恶,也可以感受到屈原与贾谊两人内心当中正义之处以是真正的君子。

[参考文献]

[1]李云龙.追伤自喻抒激愤——读贾谊《吊屈原赋》[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3(08):123-130.

[2]张鹏飞.一个古代愤青的绝唱——谈贾谊《吊屈原赋》的语用修辞艺术[J].语文学刊,2010(17).

[3]安海民.《文选》所录贾谊《吊屈原赋》《服鸟鸟赋》讲疏[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4]颜建华.兴怀抒愤的佳作——略说贾谊的《吊屈原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

[5]高胜利.贾谊《吊屈原赋》的文学价值及文化意蕴考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1(02).

[6]颜建华.语短情长,辞清意畅——《吊屈原赋》浅谈[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03):26-28.

[7]李琦.一咏三叹,百年同悲——《吊屈原赋》赏析[J].名作欣赏,2009(16).

[8]景晶.《吊屈原赋》先唐注释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收稿日期:2015-12-19)

[作者简介]张文莉(1977-),女,河北沧州人,硕士,泊头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汉魏六朝文学。

猜你喜欢
贾谊语用学修辞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漫画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模糊语的交际功能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让熟语教学插上“语用学”的翅膀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怀才不遇的贾谊
语用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思考
贾谊谱系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