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
先人的智慧永远令我们仰慕,在那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一件件奇迹。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样东西,那就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素纱襌衣。
素纱襌衣(襌,也写作褝,音dān,是单衣的意思。经常被误写为“禅”),1972年在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当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素纱襌(单)衣时,人们除了惊叹,还是惊叹,世间竟有如此的工艺!素纱襌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è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量呢?仅49克,还不到一两,相当于一只打火机的重量,甚至更轻。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再看那衣裳,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可谓代表了西汉初期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襌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襌衣。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写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现代人咏诵这诗句时,不少人以为诗中对那飘渺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的缭绫描写不过是诗人的艺术夸张。直至闻名于世的马王堆汉墓被发掘,墓中出土了大量丝织品,特别是两件素纱襌衣的出现,才证实了诗人的描写并非凭想象夸张而作,而是依据实物的形象化描写。
纱,是我国古代丝绸中出现得最早的一种,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为40根至50根纱。密度稀疏,孔眼充满织物的表面,因而质地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都不夸张。上乘的纱料,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素纱襌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并非因其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旦数小,丝纤度细。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全称:旦尼儿),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襌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
此件襌衣的组织结构为平纹交织,其透空率一般为75%左右。制织素纱所用原料的纤度较细,表明当时的蚕桑丝品种和生丝品质都很好,缫丝织造技术也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素纱,一般为未经染色的纱织物。这件素纱襌衣总重量49克,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它也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素纱襌衣轻薄而透明,如何穿着呢?请看《诗经·郑风·丰》所写:“衣锦衣,裳锦裳。”多数学者认为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所葬的是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身为贵妇人的她衣着应是欲露华丽外衣纹饰,因此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襌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有着轻柔和飘逸质感的纱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极现女性的柔美。
也有人认为其当时作为内衣穿着,是一种性感内衣。
素纱襌衣,是马王堆汉墓随葬物品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件文物,其质地及纺织技术都让现代人称奇。
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一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竟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紧接着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终于织成了一件重49.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这一研究竟耗费专家们13年的心血!
1983年10月21日晚,犯罪嫌疑人携带作案工具潜入湖南省博物馆,打碎距地3米多高的窗户玻璃后进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厅,盗取了无价之宝素纱襌衣和12件木牍“信期绣”绢手套、锥画双层漆奁等国家珍贵文物共38件。
1983年10月29日晚,一个名叫许反帝的青少年潜入长沙友谊商店偷东西时被捉。接受审讯时,这位面容清秀、稚气未脱的17岁少年出语惊人:“马王堆盗窃案是我一个人干的!”
马王堆被窃文物失而复得,这其中也包括了素纱襌衣。目前博物馆所展示的是高仿真样品。
(责任编辑 张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