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娟
摘 要:语文是中学生学习生涯的必修科目之一,在大大小小的考试当中均占据较大分值,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情况下,中学语文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之后,会布置语文作业作为课后复习的主要方式。但中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并不理想。本文将针对中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问题及提高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作业;有效性;问题;对策
有效的中学语文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能够熟练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现阶段中学语文作业不仅缺乏有效性,而且学生的完成度也不尽如人意。为扭转这一困境,本文将从中学语文作业缺乏有效性的表现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中学语文作业缺乏有效性的表现
1.盲目追求“量”
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师仿佛进入了一个教学误区,认为采取“题海战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这是由于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误认为作业的量与学生成绩的提升成正比关系。因此有不少教师盲目追求作业的数量,忽视了作业的质量和有效性,故而学生常常会发现作业之间相互重复,浪费了学生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2.作业缺乏针对性
中学语文作业应在教师备课环节中准备完毕,布置的内容应与教学内容完全贴合。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尤其是作业的随意性较为明显。有不少语文教师是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内临时决定需要布置的作业内容,而且作业形式也主要以抄写课文、生字生词和做练习册为主,缺乏创新,学生对于完成作业的兴趣不大。
3.学生完成度较低
由于中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缺乏深思熟虑,不仅形式较为单一,而且具有极强的统一性,即无论实际学习能力以及语文学习水平如何,学生需要完成的语文作业数量和作业内容完全相同。大多数的语文作业缺乏创新性及趣味性,导致学生在中学语文作业方面完成率较低,完成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4.布置目的不正确
布置中学语文作业的目的本应该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能够熟练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其实只是想借由作业这一形式延长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时间,并以此约束学生的娱乐活动时间,使其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做作业和学习。
二、提升中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对策
1.创新作业形式
中学语文作业需要与学生所学知识内容紧密贴合,这是提升中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但作业形式不需要拘泥于传统的抄写形式,甚至笔头书写形式,教师可以采用实践等其他形式布置语文作业。比如说教师为巩固学生对新课生字生词的掌握和运用,可以由单纯的抄写转变为用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串联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新学的生字生词。这种作业形式不仅避免了纯粹抄写形式固有的枯燥性,反而大大提升了中学语文作业的娱乐性、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有效提升作业完成质量。
2.分级布置作业
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其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往往千差万别,而“一刀切”的布置中学语文作业不仅无法满足语文学习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加重了语文基础较弱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提高中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要求进行分级布置,以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确定作业难度。比如,对于语文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主要是“拔高”,帮助学生提升其语文层次,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难度可适当加大;而针对语文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夯实学习基础,在作业难度上应稍稍降低。
3.控制作业数量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与作业数量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需要放弃“题海战术”,对布置的中学语文作业数量进行有效控制,注重提升语文作业的质量和有效性,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做最少的作业复习和巩固更多的语文知识。譬如,教师可以从题库中挑选具有典型性或历年重大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将其汇总形成一份具有极强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语文试卷,学生通过完成一份语文试卷能够对近期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复习,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中学生的精力与时间,同时也避免造成作业重复,使得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总之,布置中学语文作业应是对课堂教学进行书面总结和回顾,同时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断进行思考,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尽量创新作业模式,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兴趣。针对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语文作业,使中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能够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涛,孜乃白.浅析中学语文作业有效性分析问题与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3):16-21.
[2]杨欣,罗士琰,宋乃庆,朱德全,李森,张辉蓉.关于中学语文作业有效性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6):42-63.
[3]蒋立兵,凌鹏飞,陈佑清.探究我国中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6(8):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