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依赖对受众主体意识的消解探析

2016-11-28 02:21李晓媛
人间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受众

李晓媛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依赖对受众主体意识的消解探析

李晓媛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和传播效应的累加性扩大,人类生存的媒介化更为深入和全面。然而事实上现代人人并没有能够真正在心智上成熟自如地驾驭传媒,在现代社会,人与传媒的关系显现了一些新的值得关注的特点。这其中尤其需要关注媒介依赖对人类主体意识的消解这一异化现象,媒介依赖行为已经开始侵入人类大脑,消解并损害人类的主体意识。本文批判地指出媒介依赖是现代人与传媒之间一种消极异态的关系,实际上是现代人对传媒失去了理性的控制后的媒介误用,其后果可能导致媒介对人的精神形成反支配和反控制。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媒介依赖;受众;主体意识

媒介依赖理论(Media Dependency Theory)由德弗勒和鲍尔·基洛(DeFleur & Ball-Rokeach)在 1976 年提出,他们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因此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就越大。”[1]。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是互动的,但同时并非对等互动。德弗勒和基洛奇认为,“由于媒介资源对于受众而言比受众资源对于媒介更为稀有和独特,因而在这一双向依赖关系中,受众对媒介的依赖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强烈。”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使用者依赖新的传播媒体所提供的拟态环境交往、娱乐、工作,在媒介化的状态下生存,对新媒体所生产的信息从最初的轻信到盲从再到极度的沉溺,成为了新媒体下寄养的生命体。传播学大师施拉姆说过,“大众传播媒介是时间的窃贼,而人们却心甘情愿地让这个温情而聪明的窃贼盗走大量弥足珍贵的时间。”[2]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新媒介依赖是指受众因使用新媒介而出现的一些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的症状,这些症状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具体指的是受众过度沉湎于新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新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新媒介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等。[3]

主体意识研究文献颇为丰富,陈爱梅和庞玉清认为,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人的主体性就是指人在与一定对象的关系中所具有的主动态势、能动作用、积极态度和支配地位。在主体与客体构成的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和实践关系等基本关系中,主体都将表现出他的主动性,他不是被动地等待客体的自我呈现,消极地适应客观环境,而是力图根据自己的发展着的需要和能力,主动地发掘客体对自身有价值的属性,提升其审美特性,对客体进行实际的变革与创造,并使之实际地进入自己的生活世界。主体的这种自决、自主、自控的能力内在地依赖于人的主体意识,因为真正具有主体意识的人,才可能实现思想的主动开放性、反思批判性、超越创造性。[4]

一、媒介诱惑:媒介异化的传播方式对人类官能的刺激

(一)视觉化奇观。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作为当代最主要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奇观的大量生产带来了视觉奇观的泛滥。视觉文化正在全面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人”,并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存在的基本事实和重要的文化语境。在现代社会因为“看”的方式发生转变,过去以凝视为主的看的行为转变为以浏览、瞥视为主的观看的行为。奇观是满足于瞬间感受而不是着眼于思辨的,着眼于娱乐而不是着眼于审美的,着眼于狂欢活动而不是着眼于教育的。

凯尔纳从媒介批判的角度对媒体奇观进行了解读,这一视角尤其符合当下新媒体的视觉化传播方式。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综艺节目,在某种程度上说,依托现代媒体技术,图像和视频已成为最重要和最频繁的媒介符号。新媒体利用符号暴力,搏得受众眼球和赢得收视率、点击率,为了其商业利益传播低俗、庸俗的内容,不断刺激、迎合受众的原始需求,不断挑战人类的生理底线。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是人的身体某一部分的延伸。电视是人类视觉的延伸,他同时表示这种视觉延伸可能损害人类在文字印刷时代保存下来的对细节、深度的把握能力,影响人类对事物的整体感知。麦克卢汉这种担忧成为了对当下新媒介环境视觉化传播的科学预见。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在消费时代,人们的接受趣味发生了转型,文化大众口味同日常消费品一样,需要不断地更换,文化口味更换频率加快,最终只能靠视觉做出取舍,因此文化产品首先的努力方向就是实现视觉效果,过去在农业化时代养成的品位、深思的慢节奏文化接受习惯,那种对叙事方式的期待以及对故事逻辑性的追求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看热闹、好看、有趣。媒介向受众狂轰滥炸式地输送视觉化信息,受众也乐此不疲,完全沉浸在媒介营造的视觉乐园中,不知不觉对媒介形成依赖,习惯于媒介视觉化的输送方式,而对文字语言符号的传播方式排斥、抵触和不适应,久而久之便会损害和削弱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而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所以,长此以往,现代媒介无处不在的视觉化传播方式本质上将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二)碎片化传播和媒介的主观性建构。

1.碎片传播:语境与话语的脱离。

从博客到微博,从电影到微电影,从QQ日志到“140字限制”,“剩余字数提醒”等等,这些无不表征着新媒体“短、小、新、快”的传播特点。这种信息技术和信息呈现方式不仅限制了人们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正常表达需求,而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考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这种碎片化、快餐化的传播方式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而且信息时代也带来了信息泛滥,现代社会信息生产传播的速度和数量大大超过了人们对信息的消化和吸收能力。碎片化和快餐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大消解了人们对信息内容的记忆和关注的持久性,当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碎片式的媒介传播方式并形成依赖,慢慢就会满足于短小、简单、直接、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知道”层面,浅尝辄止,模棱两可,而不再追求完整和深度。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逻辑思维,而且消磨人们的耐性,似乎一切都等不及,快节奏使人变得焦躁和情绪化。此外,支离破碎的表达造成话语和语境的脱离,肢解着信息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流言、谣言滋生,这又影响新媒介的公信力,因此,新媒介制造了狂欢,带来了繁荣,不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从长远来看,这种碎片式的传播方式,也是新媒体的一种短视行为。

2.主观建构:贴标签。

媒体的新闻框架会影响受众框架。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使人惊叹,但是新媒体的新闻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却并不与之同步,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便是新媒体对事实的主观建构。

对事实的客观报道是媒体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在新闻报道中明显甚至故意显现报道者对事件的情感态度,会严重影响受众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舆论倾向,其实质是对受众知情权的侵犯。现代商业媒体为博取受众眼球,常常给新闻事件贴标签,以官与民、富与穷、城管与商贩等字眼制作标题,以二元对立的社会矛盾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以争取点击率,甚至不惜扭曲客观事实。新闻媒体是国家社会的瞭望者和晴雨表,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媒介化生存的今天,在人们大事小情都依赖媒介进行选择取舍的情况下,媒介标签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可能不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长此以往,人们难免以媒介的价值标准而是从,丧失判断力。

(三)技术渗透和信息泛滥。

1.速度至上。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对实时信息的推崇,日益培育着人们速度至上的理念。什么都要快,人们的生活目标似乎就是期待着下一个,而忘记了品位当下。各种新鲜技术、游戏、软件层出不穷,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经常面临着还未来得及掌握就被淘汰的技术,新事物无穷无尽,为了与时代同步,为了不被同龄人嘲笑,人们不断更新,对技术和速度的追逐盖过了人们对技术的运用以及真实情感的表达,速度分散着人们的精力,使人们再也不能专注集中于一件完整的事情上,人们只是在盲目地跟随着技术在跑,跑得太快,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2.强制推送。

不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其他客户端,现在大都具备向使用者推送的功能,这种定期强制性的推送技术有助于提高客户对商家的关注度,但是却充塞挤压了受者的大量时间和空间,分流受众用于学习、工作或者休息的时间,使人们全然无知地自顾无暇在毫无意义的推送内容上面。很多客户端推送的内容大都是娱乐方面的消息,真正对人们有价值的内容寥寥无几,而且这些推送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劲爆,不断地刺激人们的猎奇心理,如果没有过硬的自制力,很多人对这些劲爆的内容是不可抗的,长期频繁地接触下,人们的瞳孔不断胀大,直至全然盲目的地步。此外,很多推送消息更像是“引子”,夸张的标题充满诱惑,诱导受者主动进行二次搜索,一探究竟,这种推送方式不仅占据了人们更多的时间,而且中断了人们的思维,涣散人们的注意力,打乱了工作、生活的整个节奏。

除此之外,推送技术还再次证明了新媒体时代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强大,客户端强大的推送技术,不可能不对人们的选择和接触习惯产生影响,比如腾讯视频每周定期向客户推送《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一些娱乐节目的概况,人们可能当时不会立即点击观看,但是在闲暇时间,腾讯视频的推送效果就会显现,人们很有可能搜索观看腾讯视频频繁推荐的节目。

二、主体误用:自我沦陷

(一)妥协:从工具性使用到精神依附。

1.被动寄生:无度的复制模仿,培育惰性,泯灭创造性。

所谓主体意识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是指人类发挥其主体意识,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方式、用新的综合为人类展现新的世界、提示新的理想,以否定性的思维去对待人类的现实,揭示现实所蕴涵的多种可能性;以否定性的思维去检讨各种理论的前提,揭示理论前提的多种可能性;在现实与理论多种可能性的某种交错点上,揭示人与世界之间的新的意义,提示可供人们反省和选择的新的理想。

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数据可观,这本为人们查找搜集资料、全面掌握相关内容提供了便利,但是人们却把学习借鉴变成了复制抄袭,把对媒介的工具性使用变成了对媒介的精神依赖,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资料,不停地轻松愉悦地“拿来”,并轻信、盲从资料上的观点,拾人牙慧,制造信息垃圾。在面对一个问题或者话题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似乎已经习惯了求助维基、百度等在人们看来无所不知的媒介助手,人们对媒介依赖的程度不断攀升,惰性日渐严重,人们失掉了思考能力,人类的能动性、创造性日渐泯灭。

2.心理依赖:幻觉建构与虚拟替代性满足。

现代人已在无形中对媒介形成了深度的心理依赖,媒介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人们把许多事情都通过媒介这一万能的替代物来完成:人们每天刷朋友圈的次数比和身边的朋友面对面说的话都要多;网上购物的便利和接收快递的欣喜取代了实体店的在场感;网络游戏的比赛竞技和通关的快感也替代了在操场上团队合作的大汗淋漓。总之,媒介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结构,许多户外实践活动都被几根手指和一个屏幕所取代,人们满足于媒介建构的幻觉影像和虚拟世界,乐此不疲,无法自拔。

(二)失控:虚拟对真实的横断与颠覆。

1.闲暇时间的超预期延长。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节奏下,人们常常选择在短暂的闲暇时间观看一下娱乐节目放松身心,但是现在的娱乐节目特别是火爆网络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时间长达2个多小时。而且人们常常欲罢不能,一方面是对高压的逃避,另一方面也是难以抵制娱乐搞笑的诱惑,如此,人们常常放纵自己,将闲暇时间超预期的延长,甚至不惜挤压延误工作学习的时间,沉迷于娱乐,自我麻醉,彻底打乱计划,严重影响学习工作效率。

2.信息迷路,涣散注意力。

信息迷路现象与现代媒介的超链接技术和推送技术有关。超链接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资源,使人们可以通过点击链接在页面之间随意跳转。这种技术在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开拓人们的视野、扩散思维之外,也使得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常常迷失自己,疲于在页面之间的跳转,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最初的目标,耽误时间,消耗精力,甚至离题万里,南辕北辙,本是出于学习工作的需要查阅相关资料,结果转为观看娱乐节目或是沉醉游戏,待精疲力竭之时发现天色已晚,只好将任务搁置、拖延,这鲜明是对人们自制能力和约束能力的削弱和消解。相较于超链接,推送技术对人们注意力的分散有过之无不及,它是媒介对人们生活强制干预、强行横断的一种典型代表,不论是对人们有用的新闻信息、对人们工作学习重要的交往讯息还是娱乐节目、低俗恶搞的段子,都是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切断和干扰,推送技术总是诱使人们放下手头的事情,将人们强行拉人推送的内容,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不利于人们精力的集中,持续深入地钻研某事物,长此以往,人们投入于某事物,专心致志于学习工作的能力必将受到损害。

参考文献:

[1]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樊葵著.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于旻生.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媒介依赖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4]陈爱梅 庞玉清.浅论人的主体意识.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6).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14-02

作者简介:李晓媛,女,汉族,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受众
融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计算:途径与挑战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